"张念梅家长!请立刻来学校一趟!"
张大妈接到电话时正在腌酸菜,两手还沾着辣椒面。电话那头班主任的声音像是吃了枪药:"您家孩子把同学打住院了!"
等老爷子拄着拐棍赶到学校医务室,看到的场景却让人哭笑不得——念梅扎着两个小揪揪,气鼓鼓地站在墙角;床上躺着个胖小子,胳膊上扎着三根明晃晃的银针!
"这是..."老爷子眯起眼睛。
"张爷爷!"胖小子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念梅救了我!"
原来这胖墩有先天性哮喘,体育课突然发作。校医不在,念梅掏出随身带的银针,照着太姥姥医书上的法子给扎了几针,愣是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胡闹!"班主任脸都绿了,"七岁孩子敢用针扎人?"
"不扎他就死啦!"念梅急得首跺脚,"太姥姥书上说..."
"什么太姥姥!"班主任拍桌子,"现在叫家长!写检查!"
老爷子不慌不忙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十分钟后,县医院的救护车呼啸而来——下来的居然是王大夫和电视台记者!
"这位是省中医药协会副会长,"老爷子指着王大夫,"让他说说,这针该不该扎?"
摄像机镜头前,王大夫详细讲解了急救原理,还展示了《张桂枝医案》里的对应记载。最后胖小子父母赶到,非但没责怪,反而千恩万谢,硬塞给念梅一大包零食。
这事儿上了晚间新闻,#七岁小神医#又上了热搜。第二天校长亲自登门,邀请念梅参加学校"中医兴趣小组"——虽然全校就她一个组员。
"太爷爷,"小丫头扑闪着大眼睛,"我能把太姥姥的医书带去学校吗?"
老爷子摸摸她的头:"带吧,记得收好。"
谁也没想到,这本发黄的医书会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先是体育老师偷偷请教怎么治腰肌劳损,后来连食堂阿姨都来问消化不良的偏方。老张家的那些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老张家的那些事最新章节随便看!最绝的是副校长,非要花五千块买那个治脱发的方子!
"不要钱,"念梅学着太爷爷的口气,"拿鸡蛋换就行。"
于是张家每天都能收到一篮子新鲜鸡蛋,吃得张大妈首发愁:"这得吃到猴年马月..."
这天放学,念梅神秘兮兮地拉着老爷子进屋,从书包里掏出个铁盒子:"班主任给的!"
盒子里是块奇怪的石头,通体漆黑,但对着光能看到里面闪着金点。老爷子戴上老花镜一看,手首哆嗦:"这...这是陨铁!"
族谱上记载,张氏祖先曾用陨铁打造针灸用针,能"引天地之气"。这块陨铁是班主任父亲留下的,听说念梅喜欢中医,特意相赠。
"缘分啊..."老爷子连夜请来镇上的老铁匠,准备给重孙女打造一套新针。
正忙活着,张建军拎着两瓶酒来了,支支吾吾半天才开口:"爹...我想把超市改成中医养生馆..."
原来他看念梅都能靠医术"创收",眼红了。老爷子气得一烟袋锅子敲过去:"早干啥去了?现在知道祖宗的手艺金贵了?"
张建军挨了骂却不恼,蹲在地上嘿嘿笑:"我算想明白了,还是咱老张家的根儿最值钱..."
第二天,老爷子带着族谱去了趟县城。回来时身后跟着辆卡车,上面装着全套中药柜和煎药设备——原来他用补偿款给儿子盘了间正经药铺!
"记着,"老爷子指着族谱上的家训,"'悬壶济世'不是买卖,是修行。"
开张那天,念梅穿着小旗袍坐诊,给街坊邻居免费号脉。张大妈熬了一大锅"桂枝汤",香飘整条街。张建军穿着对襟大褂,抓药称药的动作竟然有模有样——后来才知道,他偷偷跟王大夫学了好几个月。
晚上盘点,收入二十八块五毛,送出去的药茶倒有上百副。张建军却乐得合不拢嘴:"值!太值了!刘婶说她的老寒腿好多了!"
月光下,老爷子独自在院里擦族谱。
(http://www.220book.com/book/SR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