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的头天夜里,研究中心的煤油灯亮到后半夜。
丫蛋趴在灶台上给念桂收拾行李,把晒干的金线莲叶子塞进布包里,
每片叶子都用红绳捆着——石头画本上说"金线莲泡茶防晕车",
可她偷偷在每包茶叶里都夹了张画,画的是研究中心的药圃,
角落里总有个戴红领巾的小人冲火车挥手。
"丫头,把这包袱给你姐。"张建国的声音从里屋传来,腰上还贴着昨晚刚换的膏药。
他手里的蓝布包袱鼓鼓囊囊的,丫蛋伸手一摸,硬邦邦的像块砖头,"这里面是...?"
"别问。"张建国突然把包袱塞给念桂,转身就往猪圈走,
瘸腿在泥地上划出歪歪扭扭的印子。丫蛋看见包袱角露出半截红布,
里面包着的东西方方正正的,倒像是李老三砖窑厂的新砖。
鸡叫头遍时,院门外突然传来"突突突"的响声。李老三骑着辆三轮车来了,
车斗里铺着稻草,上面躺着个红漆木箱——是他连夜用砖窑厂的边角料打的,
箱子锁扣上还挂着串铜钱,说是"辟邪"。
"三叔,你咋把嫁妆箱子都搬来了?"念桂的脸唰地红了。
这箱子是李老三当年准备给石头娶媳妇用的,去年埋石头时,
他把箱子里的新被褥全烧了,现在箱子角还留着焦痕。
"烧了正好,装你的书本。"李老三挠着头笑,耳朵尖红得像庙里的关公像,"
俺在箱子底钉了块铁板,小偷撬不开。"他突然压低声音,
往念桂兜里塞了个油纸包,"这是俺偷偷攒的,你在省城别委屈自个儿。"
油纸包上还沾着砖窑的煤灰,念桂捏了捏,里面是一沓皱巴巴的零钱,
最大面额是十块的。她想起去年冬天李老三为了给石头买画纸,
每天中午啃冷馒头,心里突然像塞了团湿棉花,堵得喘不过气。
村口的拖拉机突突地往镇上开时,全村人都来送行了。
王奶奶塞给念桂一篮子煮鸡蛋,每个鸡蛋上都画着笑脸;
砖窑厂的老王头扛来袋新米,说"省城的米没有家乡的香";
连平时最抠门的赵婶都剪了块红布,让念桂缝在书包上"讨吉利"。
"都回去吧!"念桂站在拖拉机上挥手,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下掉。
丫蛋突然追着拖拉机跑,手里举着个玻璃罐,罐子里装着药圃的土:
"姐!带上这个!石头哥说土能生根!"
火车站的红皮火车像条长虫趴在铁轨上,烟囱里冒着白汽。
念桂抱着李老三给的红漆木箱,突然发现箱子底不对劲——比普通箱子沉得多
。她趁人不注意撬开底板,里面赫然躺着块金砖似的东西,
裹着的红布里露出三个大字:"金边莲"。
"这犟种!"念桂的眼泪砸在金砖上。那是用卖金边莲的钱打的纯金摆件,
李老三在背面刻了行小字:"老张家的根"。箱子夹层里还塞着张纸条,
是老张头的笔迹:"太姥姥说,人走得再远,根不能断"。
火车开动时,念桂突然看见站台上有个熟悉的身影。
李老三背着老张头,正往车窗这边挪,老爷子手里举着个红布包,被风吹得哗哗响。
"丫头!接着!"老张头突然把布包扔过来,里面滚出个玉镯子——
太姥姥传下来的那个,去年冬天张建国要去当铺的那个。
"太爷爷!"念桂趴在车窗上哭,玉镯子在掌心暖烘烘的。火车越开越快,
站台越来越小,她看见丫蛋举着石头的画本追着火车跑,
画本上的金线莲在风中哗啦啦地响,像在唱支没词的歌。
车厢里的煤油灯昏昏黄黄的,念桂打开丫蛋塞的草药包,突然掉出张画。
画上的红皮火车冒着烟,车窗里坐着个扎辫子的姑娘,手里捧着金边莲,
车顶上趴着个戴红领巾的小人,正往研究中心的方向飞——小人的背上,
画着对石头一样的翅膀。
"姐姐,到了省城要给金线莲浇水哦。
"画的背面用铅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旁边画着个笑脸,嘴角缺了块,
像丫蛋掉的那颗门牙。
(http://www.220book.com/book/SR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