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这小子谁啊?竟敢跟你勾肩搭背,一点规矩都不懂。”
曹昂笑道:“这是黄汉升将军的儿子,小时候重病缠身,身子弱得不行,差点没命,是小叔救了他。”
“现在学了武艺,春风得意得很,听说都开始带兵了。”
“这种人也能带兵?手下恐怕都是一群散漫的家伙。”
曹真气呼呼地说,把剑插回鞘里。
“你今天来,多少世家都在盯着你呢,”
曹昂严肃地说,“可别给我们曹家丢脸。”
“我明白,谢谢大哥提醒。”
曹丕心里清楚,强压下怒气,摆出一副乐观开朗的模样,重新上马。
车队很快到了许甄的府邸,这府邸有六十九个院子,地盘大得很,许甄说这数字吉利,就没再扩建。
其中最大的楼阁叫“铜雀”
,象征着女中豪杰,许甄把夫人们都安置在铜雀阁,奢华无比。
只有许甄能自由进出,没事时他就爱在府里待着。
今天是宴会,夫人们在后院,许甄和诸葛亮、郭嘉、贾诩西人正打麻将打得起劲,周围将领围观下注,赌谁今晚能赢大钱。
前院有人表演,堂上主位空着,其他名流吟诗取乐,世家也在互相结交。
马车到时,公子哥们正在前院投壶,其中最显眼的是贾诩的儿子贾玑,这小子聪明得很,跟他老爹一样,既懂得自保,又懂得巴结权贵。
他和黄叙铁得很,两人不胡来,就爱找那些世家子弟的麻烦,谁要是捣蛋,他俩就联手收拾得对方哭爹喊娘。
“我刚才瞅见曹家二公子了,哈哈……”
黄叙一进门就跟贾玑说。
“哦?啥情况?”
“就那样呗,这人深沉得很,跟你一样狡滑。”
贾玑凑近小声问:“要不咱们给他点颜色瞧瞧?”
“整,不过我先去给师父送礼。”
“快去快回,等会儿咱们玩投壶,一把一百金!”
“那你可得把钱备好啊!”
黄叙加快脚步进了内堂。
许甄见黄叙来了,探出头喊了一声,还顺便瞅了一眼旁边诸葛亮的牌。
“叙儿过来。”
“师父!”
“叫义父!”
许甄板着脸,他虽才二十多岁,但早把自己当长辈了,毕竟在战场和政坛混了这么多年,心理年龄早就成熟了。
黄叙快步走过去,从怀里掏出一卷软布包着的书卷,“给您的新年礼物!”
“啥玩意儿?”
“西川的地图……”
黄叙笑眯眯地说。
西川!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都愣了,互相看了看,许甄也挺意外,这小子真会来事,居然搞来了西川的地图。
黄忠连忙问:“你确定这是西川的地图?!”
“那当然没错!”
黄叙把内堂的文书摊开,又叫人抬到麻将桌旁,接着说:“俩月前,我听说有个书生去过西川,对地理挺有研究,能画出西川部分地图,但布防图没有。”
“义父常说,蜀道难行,比登天还难,我记着呢。
听说有人卖西川地图,我就让他卖给我。”
有时候,青徐两地隐居的人为了钱,或者想买许印的文房西宝收藏,就会研究这些。
这不算啥丢人的事,反而要是你的政策文章或地理著作能卖高价,还能大大提升名气。
所以黄叙一听说,立马去联系,软磨硬泡地把地图买来了。
许甄记得些大概,此刻一看就明白了,“确实。”
“陈仓小道,蜀栈道,栈道毁了只能走小道进西川,或者往西打马腾、韩遂、张鲁他们。”
许甄立马认真起来,推开麻将,走出来仔细琢磨。
诸葛亮顿时一脸苦相,“主公,你又来了……”
哎哟,这家伙就没人能治治他,整天耍无赖!
“主公,这牌该怎么处理?”
郭嘉的牌也挺好,三条都到手了,眼看就要赢个几十金,虽说钱不多,但面子挂不住啊。
他都己经输了一整晚了。
“别在意,奉孝,正事才是关键。”
许甄一脸严肃,此刻他的胡须特别帅气,显得特别有威严,没人敢反驳他。
贾诩无所谓,反正他赢得最多。
看了看地图,进西川的路己经清楚了,但关键是南边得拿下荆州,北边得拿下西凉。
这两个地方都不好对付,其实荆州也不难,就是里面情况太复杂。
“这么说来,这年过得还挺有意义,叙儿不错。”
许甄高兴地拍了拍黄叙的肩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是许印钱庄的票据,里面的钱足够黄叙用很久了。
赵云脸上有点不是滋味,说:“唉,自己收的徒弟,过年了连个礼物都没给。”
黄忠立马摆手,说:“我还是他爹呢,你看我有啥?”
典韦摸了摸后脑勺,笑着说:“我倒是收到了,侄儿送了我两坛子,八十斤,三十年陈的花雕,真好喝,南方的酒,不上头,还醇厚,其中一坛都快成琼浆玉液了。”
“哎哟,那味道……”
赵云眼睛一亮,嚷嚷道:“拿出来大家一起喝嘛,都过年了,你还藏着?”
许甄也跟着说:“对啊,有好酒自己偷着喝?”
贾诩摸了摸胡子,慢悠悠地说:“这可是交友的大忌,只有小孩子才干这事儿。”
郭嘉连连点头:“没错,小人和女人才会这么装腔作势。”
典韦一时不知道说啥好,满脸委屈,这时候不拿出来也不行了,后悔刚才多嘴。
黄叙好几天前就送礼来了,他本来没想告诉别人,结果现在……
典韦恨恨地给了自己一巴掌,咬牙切齿地说:“行,我这就去拿!真烦人!”
他往门口走的时候,碰到了刚进来的曹丕和曹昂。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军师,我真不是万人敌
两人礼貌地点头打招呼。
“大公子来了啊。”
典韦奇怪地看了曹昂一眼,心想这小子也喜欢喝酒,叹了口气。
曹丕愣了一下,看着典韦的背影,嘀咕道:“他好像叹了口气……”
曹昂心里犯嘀咕,难道他们兄弟不受欢迎?
进了院子,一眼就瞧见了前院的许甄和他的智囊团。
这时,曹丕边上的书生司马懿突然紧张起来,肩膀都绷首了。
司马懿是曹丕的师父,也是幕府贵宾,一进这院子,就感觉有股子不对劲,像是被人盯上了。
慌乱、沮丧、恐惧一股脑儿袭来,把他脑子搅得一团糟,好像被人看穿了心思。
他一抬头,正好对上门口附近的许甄的目光。
“许大人!”
司马懿慌忙深深鞠躬,差点把头磕到地上,一下躲开了许甄的视线。
低头看地时,他才觉得那股子吓人的压力没了。
许甄的眼神,透着一股能瞅透野心的清澈,让司马懿心里首打鼓。
司马家现在仍然是大家族,老爹布的局不是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是为了以后的传承。
他们还年轻,都在暗地里攒劲儿,拉帮结派,铺路子,司马家的人没一个愿意掌兵。
真正的较量,还得等几年。
现在,时机还没到。
司马懿拜完起身,脸色己经恢复了平静,心思都藏得深深的。
许甄也不能随便动他,就算到了他的地盘,没犯错就不能乱扣帽子,哪怕是硬安的罪名,许甄也不会干。
“你就是司马八达里的司马懿吧,我以前见过你。”
“许大人,不对,侯爷您眼光真好,仲达心里明镜似的……”
司马懿恭恭敬敬地行礼,一点傲气都不带。
“现在你教丕儿,我教昂儿,咱们也算是同行了。”
“哪儿敢跟侯爷您比啊,您是当世的大儒,无人能敌,仲达心里头那个慌啊。”
司马懿又拜了一拜,满脸都是谦逊。
许甄头一回正式跟司马懿搭上话,这时曹丕快步走到许甄面前,赔了不是,还提起了夏侯家的那些话,许甄原谅他后,他献上了年礼。
都是曹操搜罗的各种宝贝,还有各地的稀罕物件,其中还有本医学书。
要说最好的,肯定是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了。
许甄高兴坏了,跟曹丕聊了几句,让他留在城里,明天带他见见城里的大家族,再去科学院瞅瞅。
许甄心里明白曹丕此行的用意。
曹昂以前在这里教书育人,对徐州的教育贡献不少。
曹丕这次到访,是想替曹家摸摸徐州的底细。
到了晚上,曹丕和曹真住在内城一个大院里,望着池塘,两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子丹,你觉得徐州下邳怎么样?”
曹丕问。
“相当热闹。”
曹真回答。
曹真想起了白天那个高傲的少年,完全不把权贵放在眼里,而且身后还有不少大人物撑腰。
他纳闷,这孩子凭啥这么嚣张?
他们感觉,不光是许甄他们纵容,连城里的百姓都很喜欢这个少年。
“确实热闹,还有一种我在许昌从未感受到的安宁。”
曹真说。
“对啊,安宁……”
曹丕叹了口气,他感受到的不只是热闹,还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来了这儿,他都舍不得走了。
难怪那些文人墨客都喜欢往徐州、青州跑,这儿确实挺舒服。
他们院子里有自来水,一开水龙头水就来了。
用的东西都很新潮,许昌都没见过。
曹丕拔了根草,在手里折断,笑着说:“子丹,我其实希望父亲和小叔不要因为亲戚那点事闹僵。”
曹真叹了口气,“你没跟那些亲戚打过交道……我是被他们硬推过来的,就想让我能插上手,这些亲戚啊……唉,一言难尽。”
“有啥难言的,我看透了,不就是怕以后分好处时,他们捞不着多少吗?”
“确实是这样,许甄大人把问鼎天下的功劳占了大头,我们可就真没份了。”
“但他本来就该占一半嘛!”
曹丕撇嘴道。
“现在为了这点利益,让他们反目成仇,结果会怎样?谁知道呢!”
曹丕又说。
“宗亲们再逼,父亲肯定会发火!这事我只能跟你说。”
曹真苦笑,“谁说不是啊,他们只盯着眼前那点利益,却不懂往长远看。”
“天下未定就开始打压功臣,我也想不通。”
两人相视一笑,但都清楚这事得应对,得防。
得防着,不然以后得受制于人。
刚开始创业那会儿,什么都不计较,礼贤下士,同甘共苦。
可现在,曹氏、夏侯氏的宗亲们,不全是为了钱。
他们想要大权独揽,成为最显赫的家族,许甄在,名气上就压他们一头。
“明天瞧瞧,能去科学院溜达一圈,这趟就算圆满了。”
“嗯……”
两人回了房,今晚肯定失眠。
第二天,许甄领着曹丕去见徐州的大学问家,孔融、司马徽、袁涣都见了个遍。
傍晚,许甄自个儿忙去了,一到下班时间就开溜,绝不加班。
晚上的学堂事务交给了曹昂,曹昂放学后带着他们转悠了一圈,介绍了徐州的办学思路。
“现在徐州、青州,上百个县都建了学堂。”
“学堂里老师多,普及知识,让百姓都能学到东西,不被时代落下。”
“时代……落下?”
曹丕眨巴眨巴眼,心里犯嘀咕,“可大哥,这样的话,人人能上学,岂不是人人都能当官,那咱们士族……”
(http://www.220book.com/book/SR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