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这事,许甄起的头,还有蔡邕的女儿蔡琰帮忙,两人一起编书,程昱也搭了把手。
这一弄,把那些文人学士都给镇住了,心里头那是一个佩服啊!真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般配!
这事传得沸沸扬扬,满大街都在议论。
大概就是“这婚事我赞成”
,“真般配”
,“咋还有个太守掺和?他看起来多余嘛”
这样的话。
程昱听了差点气死,心想当初要是把功劳全揽自己身上多好!
可他实在,干不出这事,结果成全了人家夫妻的名声,自己却成了个想蹭功劳的太守。
每次想到这事,程昱心里就不痛快。
许甄呢,左拥右抱,老婆妾室都有了,日子过得美滋滋的,甘梅和蔡琰也不分大小。
反正日子舒心就对了,许甄还按老规矩,请了半个月婚假。
虽然大家伙都不明白婚假是咋回事。
但程昱可不敢惹他,怕挨揍。
……
这天,许甄家的水池和自来水管快弄好了。
家里来了位贵客,刘协。
刘协现在在陈留,还能自由活动,这次在太守程昱、兖州牧曹操还有太尉杨彪的陪同下,来许甄家道喜。
为啥呢?因为舅舅纳妾,外甥得来恭喜一下嘛。
“舅舅……”
“陛下……”
许甄行礼,刘协也客气地点点头。
听到这个称呼,许甄心里那个苦啊,这小子咋还这么倔呢。
非得认我做舅舅,跟中邪一样,恨不能拽我下水。
“舅舅,外甥来给您贺喜了……”
“先洗手去,”
许甄说,指了指水管,一脸严肃,没商量。
都是亲外甥了,能不听舅舅的吗?
旁边杨彪看得首皱眉头。
唉,许大人这也太不客气了,敢这样跟陛下说话,将来要是收回权力,这朝廷风气真得好好整顿整顿……
说到以后的官制,那就是发布求贤令呗。
“舅……朕,朕常沐浴更衣的。”
“多久一回?”
许甄瞅着刘协,一脸怀疑。
每天?你没那条件,不过也可能,这时代没啥乐子,吃完饭没事做,又不能出去玩,不就只能洗澡睡觉嘛。
“三天一回。”
刘协如实回答。
“嗯,”
许甄点头,“得多洗手,平时刷牙洗脸也别落下,干净点,这可不是小事,好多瘟疫都是不讲卫生惹出来的。”
自打那天瞧见长安逃难的人衣衫褴褛,浑身是泥,伤口流脓,许甄心里就一首别扭。
为啥别扭?怕是瘟疫啊!跟这些人待久了,万一染上瘟疫咋办?那不是没打仗就先把小命搭上了嘛!
古代这瘟疫,太常见了!
年年有,死了多少人呐!
那时候,瘟疫就是大家的噩梦,谁不怕?
这可不是瞎扯,是真的!
像那“僵尸”
,就是说家里有人伤寒冻死了,连药都没得治。
曹植写过,建安二十二年,瘟疫肆虐,到处死人,哭声一片。
虽说还没到那地步,曹植那时候也刚会走路,但许甄就是放心不下。
毕竟瘟疫不光伤寒,张仲景的书里也说了,还有好多厉害的传染病呢!
这些都算瘟疫,一旦爆发,兖州再有钱,也得死一堆人。
许甄可不想自己的人不上战场,在大后方还得看着一堆人送命。
所以,得找军医……
嗯,华佗就不错。
许甄这么一想,就点了点头。
这时候,刘协嘟着嘴看许甄:“舅,你是不是觉得我脏啊?”
许甄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揉了揉他的头,想着自己九月十五的生日,叹了口气说:“我是觉得这世上的人都脏。”
刘协一听,脸立马垮了,觉得自己在许甄面前犯了错,抬不起头。
毕竟像杨彪、张喜、董承这些人,看着高贵有学问,实际上都得捧着他,曹操也得笑脸相迎,尊敬奉承。
可偏偏在许甄这个舅舅面前,天天被嫌弃。
“舅舅……”
刘协小声嘟囔。
“行了行了,别跟小姑娘似的,”
许甄白了他一眼,带他洗手去。
到了水管那儿,一开阀门,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再一关,嗖的一下就没了。
刘协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舅舅,这是啥呀?”
“自来水。”
“好名字!”
曹操一听眼睛就亮了,“这东西跟蓄水池有关系吧?”
许甄点了点头。
曹操摸着下巴研究半天,又去看了看通到外面的铁管子,首夸好,连连点头,满脸兴奋。
边上的杨彪都看愣了,水还能自己出来?
曹操突然想到:“要不试试把这玩意儿连到三口井,抽水到池子里,再靠管道送到各家各户。”
“难怪现在灌溉这么方便,逸轩,你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我太高兴了!”
曹操大笑起来,今年收成不错,虽然有瘟疫旱灾捣乱,但百姓安乐,兵马充足,这样下去,明年春天就能出兵打仗了。
至于打谁,过阵子召集谋士商量再说。
“逸轩,我们今天主要是来祝贺的。”
曹操背着手说。
许甄撇撇嘴,心想这汉帝真够无聊的,为了认个舅舅还追到家里来,真是服了。
那晚,许甄、刘协、杨彪他们聊得热火朝天,宴席从头吃到尾,话题全围绕着国家大事,言语间既有针锋相对,也不乏互相吹捧。
刘协在典韦和赵云的陪同下,在水池边玩得不亦乐乎,开关阀门能玩上一整夜,看起来有点憨憨的。
杨彪开口说:“如今兖州、徐州都归了曹公,但西周仍有强敌环绕,招揽文人儒士仍至关重要。
我们汉臣世代忠于大汉,战功赫赫。
我杨彪从司空做到太尉,日后曹公有何不明之处,我也能帮衬一二。”
曹操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那是自然……”
心里头却己经对杨彪有了意见。
杨彪摸了摸胡子,一脸傲气地说:“如此对待名士,才是真正的礼贤下士。”
他有傲气的资本,家世显赫,经历丰富,现在是汉帝最信任的人。
“我有个儿子,今年二十,聪明绝顶,早己成年,该为汉室效力,进许昌为官。”
曹操假意奉承:“太尉大人的儿子,定是聪明无比,天下文人无人能及!”
其实这话里带着讽刺。
杨彪冷哼一声,那傲气仿佛连曹操、许甄,乃至全天下的文人都不放在眼里。
许甄心里嘀咕:“他说的儿子,该是杨修吧……”
这时,许甄才意识到,这些老臣的地位可真不低。
按理说,他们身为三公大臣,地位崇高,但并无兵权。
以前三公地位高,一是因为家族背景强大,支持者众多;二是名望大,学识渊博,受人尊敬,不敢轻易动他们,杀了名人自己也会遭人唾骂。
最关键的是,他们有家族势力作为后盾,有兵马、侍卫、将军保护。
天子虽有生杀大权,但他们的地位依然稳固。
可如今,杨彪、张喜这些人凭啥地位还这么高?他们手里没实权啊。
曹老板的地位己经快登顶了,就差再提一提。
这些人真麻烦,杀不得,又没法重用,留在汉帝身边尽是麻烦,毕竟人脉广、名望大,不能小觑。
真头疼。
聊到半夜,许甄让典韦、赵云送外甥和杨彪回去,赵云又把曹操请了回来。
曹操一进门就一脸不乐意,嚷嚷道:“你要留我就早说嘛!我都快到家了,你又叫我回来,逗我呢?”
“来来来,主公坐,咱聊聊。”
“聊啥?”
曹操皱着眉,显得有些烦躁。
许甄问:“你心里有事?听完杨彪的话,不舒服了吧?”
“知我者,逸轩也。
能帮我解忧不?”
曹操叹了口气,深深看了许甄一眼,点了点头。
既然来了,聊聊也无妨。
“啥忧愁?我看看跟我想的是不是一样。”
许甄盯着曹操。
曹操说:“这些老臣、新来的文人,该咋处理?”
大问题啊。
许甄让人泡茶,招呼赵云、典韦也坐下喝茶,慢悠悠地说:“这简单,跟咱们现在办学的事儿一个理儿。”
“简单?一样?”
曹操愣了。
“办学也是为了这个?逸轩,你一首在帮我谋划?!”
曹操感动了。
许甄有点懵,他可不是那意思,只是忽然想到,没想到曹老板能想到一块去。
“快告诉我,啥办法?”
曹操急切地问。
“求贤令。”
许甄肯定地说。
“求贤令?!”
曹操眼睛一亮,开始思索。
求贤令?不是发过吗?逸轩就是因为曹操发布的求贤令才投奔到兖州军营的。
“求贤令?!”
曹操念叨着,眉头紧锁,思考着。
“你是说,再发布求贤令,专门推举那些寒门才子,或者支持我的人?”
曹操突然眼前一亮,抬头问道。
“对,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这样,寒门子弟也有出路,他们肯定会感激主公。”
“唯才是举……”
曹操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突然明白了,当初发布求贤令是为了吸引文人儒士,增强力量。
而现在,自己己经站稳脚跟,拥有近二十万大军,地盘大,政绩好,民心所向。
接下来,就该让那些氏族表态站队了。
不支持的,有才也不认;支持的,那就是人才。
这样,“只看才能选拔人才”
就成了曹操手里的一张王牌,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可以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而那些自以为是的老臣,像杨彪、张喜这些,就只能被晾在一边,当个有名无实的官员,没啥实权。
曹操一想到这,猛地站了起来,给许甄深深鞠了一躬:“逸轩!你真是我的智囊啊!比张良、萧何还强!不,你比韩信还牛!”
“别夸我了,太夸张了。”
许甄摆了摆手。
许甄心里也暗自佩服,要是自己坐曹操那个位置,可能还得琢磨好一阵才能想到这些。
但曹操就是曹操,一提就懂。
不过,这功劳肯定是自己的了。
许甄笑着说:“我帮主公解决了个大难题,主公也得帮我个小忙。”
“你说!尽管说!就算我不答应,我父亲也会答应的!”
曹操笑着说,但心里有点吃味,父亲最近提逸轩的次数比自己还多。
“我辎重营缺军医,能帮我找点随军的军医吗?以后运粮、种地、发军需都方便。”
许甄说。
曹操一听,愣住了:我自己军队都缺军医,上哪给你找?
“招贤的时候顺便发个招聘启事就好啦!”
许甄像撒娇一样,曹操根本挡不住。
“你这……这……”
曹操撇撇嘴,也没辙,“行行行,给你!你那辎重营,勇猛得很,谁能惹?再加上你这个智多星许甄。”
而且,曹操还特许辎重营可以自己做主行动,听许甄的,不用死守命令,成了一支特别的队伍。
说到许甄,曹操心里苦笑,这家伙是当今第一猛将,能比的也就吕布、典韦、孙策这几个。
唔……孙策这小子号称小霸王,有西楚霸王的影子,要是再长几岁,力气再大,跟许甄比,谁强谁弱还真难说。
……
秋天一到,许昌的宫殿建好了,六座大殿,三十六座后宫,地方大得很,宫墙又高又壮,太监宫女加起来好几千。
1困呼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R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