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成功,百姓开心,士子让步,下邳城一片欢乐。
许甄这段时间,过得悠闲自在。
天天钓鱼、烧烤,身边要么是典韦、赵云,要么是甄宓、郭女王。
甘梅和糜筠爱摆弄花草,除了买东西,很少出门。
奇怪的是,她俩相处久了像姐妹,气质也像,文雅又漂亮,皮肤白皙。
许甄常抱着她俩睡,因为蔡昭姬和郭女王太瘦了。
日子一长,人越来越多。
荆州的名士都搬来了。
司马徽这位大名人也到了徐州下邳,在郊外搭了木屋,享受山水间的悠闲日子。
襄阳的文人学士们也都追随而来,齐聚徐州。
他们在小沛边上的犊牛山安顿下来,吟诗作画,寄情山水,过着远离尘世、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们手头宽裕,家底殷实,省着点花几年都没问题。
往后,还能自己种田养家。
不过,现在他们多了条生财之道——经商。
很多书籍可以整理成文,卖给往来商队,说不定能大赚一笔。
也不知是哪个商学院的高材生想出这妙招,开辟了多条从徐州到许昌的商路。
许昌权贵众多,商业繁荣,整个城市都热火朝天。
那些隐士们也看出了商机,担心连他们的钱都要被卷走。
隐士们的闲聊、策论、地图,甚至对人才的评价,都能拿来换钱,全凭自愿。
只有徐州来的商队有特权看这些,觉得合适就会买。
这样一来,隐士们也坐不住了。
短短数月,徐州就聚集了近三千文人!
其中还有几十户名士家族,都搬了过来。
渐渐地,原本被视为商贾之地的徐州,成了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一时间,诗歌盛行,各种风格流派层出不穷,让人感觉徐州仿佛另一个世界,踏入徐州地界,就感受不到一丝乱世的气息,庄稼长得格外茂盛。
……
日子一长,
有人不满了。
孙策!
这时,孙策在曲阿发现,自己地盘上的人才流失严重,全都往北跑了,几乎十室九空,连书卷和隐士山都空了。
自己地盘上几乎没剩下什么人才。
连将领都难找。
孙策从庐江来到曲阿,把会稽的兵马调了过来,东边己经安定,九江和豫章也攻下了,江东一片太平。
他镇住了当地士族,让不少士族人才入仕为官,选拔贤能。
可不到半年,问题来了。
孙策和周瑜都觉得,这是个 ** 烦,躲不掉!
麻烦出在寒门士子和士民阶层身上。
他们刚开始时人才匮乏,文官方面有张昭、张纮、顾雍、诸葛瑾这些,诸葛瑾还是徐州琅琊人,来东吴做官才半年,原本是九江招揽来的。
除此之外,没别人了。
谋士、管内政的、太守、县令这些职位,大多由地方士族推举。
孙策很着急,这样下去怕是要被士族牵制,东吴未来恐怕都得听他们的。
他弟弟孙权,十六岁了,开始在东吴各地转悠,拜张昭为师,想结交英雄豪杰,结果什么也没结交到。
认识的人,大都是平庸之辈。
周瑜从军营回来听说这事,一打听就明白了,人才都跑到徐州去了。
许甄办学真是大胆创新,别的诸侯都不敢,曹操却大力支持他,还让儿子曹昂带着青缸剑作为信物推行新政,己经推出了十三条政令,对读书人、农民、工人和商人都有益。
这样一来,穷苦的读书人都高兴了,老百姓也愿意去徐州做官。
毕竟徐州粮食多,税收低,福利好,许甄既施恩又立威,半年就打破了士族的垄断。
这人,真厉害。
周瑜和孙策在曲阿官府里私下聊天,不让别人打扰。
他们关系很好,现在还是单身汉,天天睡一起,晚上偶尔聊聊争霸天下的大事。
“那我现在也学他,行不?”
孙策问。
“不行,”
周瑜摇摇头,“咱这地界士民少,人才也不多。
办学得等后方稳定了再说,不然就是开个私塾。
再说,用许甄那套,咱领地怕是要乱了套,杀再多人都镇不住。”
周瑜苦笑,他们领地的根基就是士族,逼急了可不行。
“那咱现在咋办?”
“往北打,平定江东是大功一件,上书朝廷请封你为大司马。
成了咱就能名正言顺管江东各郡,不成咱就以曹操篡汉为名,发假诏攻打!”
“发假诏?!”
孙策眼睛一亮。
许甄在徐州越来越稳,要是让他继续发展,秋收后粮食一多,徐州就稳了,扬州北边也能沾光。
到时候再想往北打就难了。
荆州那边的刘表稳如泰山,兵力雄厚,士族一条心,猛将众多。
想吞下荆州绝非易事。
孙策虽然和刘表有仇,但他心里清楚,现在的战略抉择很关键。
守着现有的也不错,但要是能有更多收获,他也不会拒绝。
“公瑾,你觉得啥时候动手合适?”
“快了……”
周瑜眼神一凛,英俊的脸庞上满是斗志,“曹操和袁绍,迟早会有一战!到时候整个中原都会乱作一团!”
……
在徐州的下邳,科学院的大门口。
“啥?!”
曹昂正要进学堂,就被许甄拉到科学院门口,说了件怪事,同行的宿卫张辽也听见了。
“合肥?我记得那地方因战乱早变成废墟了。”
“没错,文远,我相信你能重建此城,把周围的百姓聚拢起来,我这儿钱财粮食都管够。”
“为啥是我?大人真这么看重我?”
张文远这人挺实在。
他打仗勇猛,又有大局观念,稍微一想,合肥的大概位置就在脑海中浮现了。
“你放心,作者“1困呼呼”推荐阅读《三国:军师,我真不是万人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许甄瞪大眼睛,拍着张辽的肩膀,笑着说:“你去守合肥,我绝对有信心,全天下你最合适!”
“真的?”
张辽愣住了,能不愣嘛。
这么多年打仗,从没人这么夸过他,还没什么理由。
“你在合肥,一个人都能挡住东吴的孙策!这样我就能安心去打青州的吕布了。”
“啥?!您要……”
张辽猛地一愣,鼻子就酸了。
“大人……”
“诶?”
许甄愣了,咋就哭了呢?
“大人胸襟,文远佩服,您对文远的厚爱,永生难忘!”
“哦,这样啊,”
曹昂也点头。
“我明白了,小叔。”
“明白啥了?”
许甄一头雾水,你俩别自己加戏啊!不就是张辽在逍遥津大展身手嘛!
或者张辽八百人打十万,跟玩儿似的。
曹昂稍停,带着得意的笑,轻声说:“小叔是怕文远将军遇到老东家,被老部下说三道西……小叔真是,用心良苦啊。”
许甄一听,立马心生敬意。
这年代的人想象力都这么丰富吗?!
“咳咳,反正,文远,你把合肥稳住,还能帮我开通一条沿江的运河商路,以后淮扬一带的生意,肯定更兴隆,盐商也能兴盛起来。”
合肥这地界,靠着长江淮河,挖运河最合适不过。
东边张八陵,西边山地,南靠长江,北挨淮河,天生就是做运河生意的好地方。
张辽郑重地点头,“我明白!我一定把合肥守得固若金汤,敌人别想踏进半步!”
他心里激动,热血沸腾,恨不得豁出命去发展合肥。
说到
能给曹操当军师,出主意,让他省心,那可是本事。
“大家看看,孙策想要大司马的位置,我给了他,他就在江东站稳了,名声大噪;我不给,他能怎样?”
荀彧忽然有了想法,“他可能会 * 扰徐州和扬州北边。
逸轩刚做徐州牧半年,还管着扬州。
现在主公守北,逸轩镇南,他要真动手,咱们以后打袁绍就难了。”
“嗯,说得有理。”
曹操站起身,最近日子滋润,身体也胖了,领地形势大好,心情也好了许多。
“嘿嘿……”
曹操一笑,“我有办法了。”
他走到沙盘前,上面放着张扬州地图,连南边地界都有。
这是许甄的白骑,黄忠潜入庐江那边画的。
图虽然不完整,但也够指路了。
黄忠为这事儿忙了仨月,夏天才回来。
“元让,你来看看,让你布防,你怎么选?”
曹操把夏侯惇叫来。
曹仁不在,他去东郡了,夏侯惇就回来了。
曹操常考夏侯惇,不让他闲着。
夏侯惇一看,眼睛就亮了,“这图,真细!哪儿来的?”
他兴奋地问,“多弄几份,咱们打仗就跟在家一样。”
曹操背着手说,“逸轩的设计院弄的。”
一提这个,夏侯惇脸就垮了,又是逸轩……
“咋,不乐意?”
“乐意,咋不乐意,”
夏侯惇勉强一笑,“要是各地图都能画出来就好了。”
曹操瞪了那人一眼,“你真当他手下个个都是超人?这图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花了几十天!哪能随便搞搞!”
“对对,我看看——”
夏侯惇找了找图纸,接着说:“你们看,这儿布防,庐江那边肯定稳得住,离寿春也近,徐州、小沛跟这儿正好是个三角,进可攻寿春,退可守庐江。
这河要是挖通了,还能藏不少兵呢!”
曹操挺高兴,眯着眼,背着手瞅瞅周围的谋士,“咋样?元让这法子行不?”
“真绝啊……夏侯惇将军,沙场老将,这战场经验就是牛,布防得天衣无缝。”
荀彧捻了捻胡子,戏志才蹲地上,细看地图上的小河,突然看到一条横跨江面的路线。
“哈哈,你看,文若都夸你呢!”
曹操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笑得嘴都合不拢。
“这布防,也就你这种老将能想得出,你问问逸轩,他能吗?”
曹操还是满脸笑,松了口气说,“士兵好找,大将难找,你和逸轩都是咱们的关键。”
“逸轩不喜欢战场,不想带兵,只想管内政。
你俩一个管外,一个管内。
元让,还记得春秋的将相和吗?”
曹操这话,也是给夏侯惇提个醒。
夏侯惇要是懂这意思,以后能少很多麻烦。
夏侯惇一听,先愣了愣,然后低头琢磨,心里那点别扭劲儿慢慢没了。
对啊……将相和,就是内外得配合好,别让人钻空子。
自己内部先斗起来,那才叫难受呢。
“嗯,我明白了……孟德,我和逸轩,都是咱们的关键。”
他认真地说。
曹操一听,笑得更欢了,在夏侯惇肩膀上拍了好几下,显然轻松了不少。
“没错,元让将军经验丰富。”
荀彧点点头,眼睛还盯着地图。
他感叹:“这可不只是屯兵,这河挖通,大运河就能连扬州、兖州、徐州,三州的货船都能走了,商业……就火了。”
他这么一说,其他谋士都愣了,凑过去看。
几百里的运河,得花多少钱多少力,还得几年时间。
但仔细瞧瞧……
这事儿能行!
徐州、扬州北、兖州,都靠河流连着。
钟繇小声问:“这地图靠谱不?”
曹操笑道:“靠谱,我派人探过的,绝对没问题。
所以才召集大家商量。
我打算挖运河,筑合肥防线,别让孙策有机会北上。”
“好,太好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R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