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章:证明的重量

小说: 青麦   作者:紫色蝴蝶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麦

麦青把奥数竞赛的奖金递到母亲手里时,李秀莲的手像秋风中的落叶般抖个不停。那是几张崭新的十元纸币,用红绳捆着,在昏暗的堂屋里泛着柔和的光泽。

“青儿,这钱你留着自己用,娘有钱。”她把钱往麦青怀里推,眼眶红得像熟透的山楂,说话时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比谁都清楚这五百块钱的分量——那是女儿多少个夜晚在煤油灯下熬出来的,是啃完一摞摞习题册换来的,是手指被冻裂了还握着笔写出来的。

“娘,你拿着吧。”麦青把钱重新塞进母亲的蓝布口袋,指尖触到她口袋里硬硬的药瓶,那是治腿疼的膏药。“我下个月就能领助学金了,够用。你把这钱给爷,让他先还点债,剩下的……给麦强买几本课本,让他跟着村里的扫盲班补补课。”

提到麦强,李秀莲叹了口气,用围裙擦了擦手:“这孩子,自从从广东回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闷在屋里不说话,也不去找活干。那天我看见他对着墙角的蜘蛛网发呆,发了整整一下午。”

“他还小,心里的坎得慢慢过。”麦青轻声说,心里却像压着块棉花,闷闷的。麦强回来快一个月了,除了吃饭,几乎不出房门,问他话也只是摇头或点头,那双眼眸里的惶恐,像生了根似的。

开学前一天,麦青揣着五块钱去县城买文具。路过县一中门口的宣传栏时,被一张粉红色的通知吸引了目光。那是张用毛笔写的通知,标题格外醒目——“关于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的通知”,下面的字迹工工整整:“凡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可申请每学期五十元助学金,需由村委会开具贫困证明,于九月底前交至县教育局。”

麦青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像有只小鹿在胸腔里撞来撞去。她知道村里有好几个孩子因为家里穷,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大柱家的三丫,算术比谁都快,却因为要给弟弟攒学费,十三岁就去镇上的砖窑厂捡砖渣;石头家的二娃,画画特别好,课本上的空白处全是他画的小鸡小狗,去年秋天却跟着父亲去外地打工了。要是能申请到这五十块钱,他们或许就能重返校园。

她赶紧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从铅笔盒里拿出那支用了半截的铅笔,蹲在宣传栏前一笔一划地抄起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纸上,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在描绘一个闪闪发光的希望。

抄完通知,她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快步往回走。路过建国的农资店时,看见他正背着半袋化肥往店里搬,蓝色的劳动布褂子被汗水浸透,贴在宽厚的后背上,领口处还沾着几点泥渍。

“建国哥。”麦青站在门口喊了一声。

建国猛地回过头,脸上还挂着汗珠,看见是她,赶紧用袖子擦了擦脸,露出憨厚的笑容:“青儿?你咋来了?明天就开学了吧?”

“嗯,我想跟你说个事。”麦青从怀里掏出笔记本,翻开那页抄着通知的纸递给他,“你看这个,能不能帮村里的孩子申请一下?”

建国接过笔记本,他只在村小读过三年书,识字不多,便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皱着眉头琢磨半天。“这是好事啊!”他念完,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点燃了两盏灯,“大柱家的三丫,还有石头家的二娃,不都因为没钱辍学了吗?五十块钱,够交学费还能买两本课本,他们就能上学了!”

“可需要村委会开证明,我怕村支书不给开。”麦青咬了咬嘴唇,村支书那人她知道,眼皮子浅,没好处的事向来推三阻西,上次麦老栓去求他借钱,他就找借口说村里账上没钱,转头却给自家侄子买了辆新自行车。

“我去说!”建国拍着胸脯,胸膛“咚咚”响,“我跟支书沾点远房亲戚,他多少得给我点面子。再说了,这是为村里的孩子积德,他没理由不同意。”他把笔记本还给麦青,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红,“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就去找他!”

看着建国笃定的样子,麦青心里像落了场及时雨,踏实多了。她知道建国的性子,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办到。去年村里修水渠,他义务出工二十多天,每天天不亮就去挖沟,手掌磨出了血泡也没叫一声苦。

第二天,麦青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去学校报到。刚走进教室放下书包,就被班主任赵老师叫住了:“麦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她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自己暑假作业没写完,捏着衣角跟在赵老师身后。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墨香,赵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印着表格的纸,递到她面前,脸上的笑容像绽开的菊花。

“青儿,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赵老师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你的奥数竞赛拿了全县第一,学校研究决定,再给你追加两百块奖金,还推荐你参加下个月在省城举行的‘希望工程’表彰大会。”

“省城?”麦青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手里的书包带差点滑掉。她只在墙上的挂历见过省城的照片,那高耸的楼房,川流不息的汽车,离麦家庄像是隔着千山万水,她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能去那里。

“是啊,到时候省里的领导会给你们颁奖,还能见到好多像你一样的优秀学生。”赵老师笑得眼角都起了皱纹,“这可是咱县一中建校以来头一回有学生去省城领奖,你给咱学校争光了!”

麦青看着手里的表格,上面印着“优秀学生代表登记表”几个字,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甜丝丝的,又有点沉甸甸的。她想起三丫那双总是盯着她课本的眼睛,想起二娃在地上用树枝画画的专注模样,想起母亲在砖窑厂搬砖时一瘸一拐的背影,想起祖父为了借钱喝醉后沙哑的叹息。她的荣誉,好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是用多少人的牺牲换来的。

“老师,我能不能不去?”她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为啥不去?”赵老师愣住了,手里的红钢笔差点掉在桌上,“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去省城见世面,对你以后有大好处!”

“我想把这个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麦青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含着两汪清泉,“我们村还有好多孩子没学上,要是能把这个名额换成助学金,或许能帮到他们。五十块钱,就能让一个孩子读半年书呢。”

赵老师看着她,突然沉默了。办公室里很安静,能听见窗外的蝉鸣声,还有远处教室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麦青的肩膀,声音里带着点哽咽:“青儿,你比老师想的更懂事。行,我去跟校长说说,看看能不能为你们村多争取几个助学金名额。”

走出办公室,秋日的阳光照在走廊上,暖洋洋的,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麦青捏着那张表格,心里突然亮堂起来,像打开了一扇窗。她以前总以为,读书是为了自己走出农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现在她明白了,读书的意义不止这些,更在于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不用像麦强那样,十五岁就被生活逼着去陌生的城市闯荡。

她想起麦家庄那片一望无际的麦田,春天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灿灿的;想起那些在田埂上奔跑的孩子,他们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想起建国哥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时的憨厚模样。或许,她的战场不仅仅在奥数竞赛的考场,更在麦家庄的土地上,在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里。

就像那张需要村委会盖章的贫困证明,它的重量,从来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它承载着一个农村女孩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村庄的未来,像一粒埋在土里的种子,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长出参天大树。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