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返青的麦苗与松动的偏见
惊蛰刚过,豫东平原的风还带着寒意,可麦青的田里己经起了热闹的春意。返青的麦苗蹿到了半尺高,绿油油的铺展开来,比周围的田地高出一大截,像是给黄土地镶了道翡翠边。
麦青蹲在田埂上数分蘖,指尖抚过的麦秆——每株都分出了西五个杈,比农技手册里说的最优标准还多一个。她忍不住笑出声,眼角的笑纹里还沾着晨露,映着朝阳亮闪闪的。
"数啥呢,这么高兴?"李大爷背着粪筐走来,筐里装着发酵好的羊粪,是他托放羊的老伙计攒的,"我瞅着这麦子比去年壮实多了,看来你那秸秆还田的法子真管用。"
麦青首起身,膝盖压出的红印还没消。"您看这分蘖,比普通麦子多俩呢。"她指着麦根处冒出的新芽,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照这势头,亩产肯定能超千斤。"
"好,好啊。"李大爷往麦根上撒羊粪,手抖得厉害,却撒得匀匀的,"我就说你是块种地的料,比那些只知道喝酒吹牛的后生强多了。"
正说着,村口传来一阵喧哗。麦青抬头望去,只见村支书带着几个戴草帽的人往这边走,为首的是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胸前别着支钢笔,看着像个干部。
"那不是乡农技站的张站长吗?"李大爷眯起眼,"他咋来了?"
麦青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去年承包地时,村支书刁难她多交承包费,还是建国托了张站长的远房表弟才摆平。难不成这事又要翻出来?
"青丫头,张站长特意来看看你的试验田。"村支书满脸堆笑,跟上次刁难她时判若两人,"我早说过,咱村麦青是个有本事的,种的麦子就是不一样。"
张站长没理会村支书的奉承,蹲下身拨开麦苗仔细看,手指捏着麦秆捻了捻,又扒开根部的土闻了闻。"秸秆还田的深度够,肥力也足。"他忽然开口,声音洪亮,"分蘖数达标,抗病性看着也不错——你这管理水平,比好多专业户都强。"
麦青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评价,脸一下子红了:"我就是照着书上的法子种的,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不懂能种出这样的麦子?"张站长笑了,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我听说你用荒田试种优质麦,特意来取取经。现在全乡都在推广良种,就缺你这样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这话让跟来的村民们炸了锅。三爷爷蹲在田埂上抽着旱烟,烟锅子敲得石头邦邦响:"我就说这丫头片子能成,你们还不信。"旁边有人接话:"可不是嘛,去年谁说她瞎折腾来着?"
二婶王桂香挤到前面,手里还挎着刚摘的菠菜:"张站长您不知道,青丫头可勤快了,天不亮就往地里跑,比伺候亲爹妈还上心。"她这话半是奉承半是真心,眼神落在绿油油的麦苗上,带着点羡慕。
麦青没接话,只是给张站长指认不同生长阶段的麦苗,哪里是拔节期,哪里要注意控旺,说得条理分明。张站长听得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偶尔抬头问两句专业问题,麦青都答得上来——这些都是她熬了无数个夜晚,在农技书上啃下来的。
临走时,张站长拍着麦青的肩膀说:"乡农技站下个月办培训班,我给你留个名额,去学学新的种植技术。费用乡里出,你就专心去学。"
麦青愣了愣,赶紧道谢。她知道这样的培训机会多难得,多少种粮大户挤破头都想去。
张站长走后,村民们还围着麦田不肯散。有人蹲在田埂上比划着自家的地,有人凑过来问麦种在哪买的,连最固执的三爷爷都叹着气说:"看来这科学种田是真行,赶明儿我也让我家小子学学。"
麦青心里暖烘烘的。她想起去年刚承包这地时,村民们背后的指指点点;想起二婶说"丫头片子种不出好庄稼";想起祖父骂她"读傻了"......那些冰冷的目光和刻薄的话,此刻都被返青的麦苗烘得暖了,化了。
晌午回家,刚到院门口就听见祖父在堂屋里说话,嗓门比往常高了八度:"我就说我孙女有出息!乡干部都来看她的麦子了,你们当初中还笑话她?"
麦青推门进去,只见祖父正给几个串门的老头递烟,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朵菊花。见她进来,他赶紧站起来:"快,给你三大爷他们倒水。"
母亲从灶房探出头,给她使了个眼色,嘴角藏着笑。麦青知道,祖父这是彻底认可她了——这个一辈子重男轻女的老头,终于被她种出的麦子打动了。
下午去地里时,建国推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给你送点新到的复合肥。"他把麻袋卸下来,额角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张站长刚才去我店里了,说你这麦子种得好,让我多给你留意点好肥料。"
麦青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蓝布褂子,看着他手背上被麻袋绳勒出的红印,心里忽然软软的。"建国哥,你歇会儿,我给你晾了绿豆汤。"
两人坐在田埂上喝绿豆汤,搪瓷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风拂过麦田,绿油油的麦浪滚起涟漪,带着股清甜的香气——那是返青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
"张站长说,等麦子收了,要在全乡推广你的种植方法。"建国挠挠头,"到时候你就是咱乡的名人了。"
麦青摇摇头:"我不想当名人,就想让大家都种出好麦子,多赚点钱。"她望着远处荒芜的田地,那些被年轻人抛下的土地,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黄,"我想让出去打工的人都回来,让土地重新热闹起来。"
建国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说:"不管你想做啥,我都帮你。"
麦青抬头时,正撞上他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实实在在的支持,像这脚下的土地,沉默却可靠。她忽然想起小时候,他帮她背书包去学校;想起高中时,他偷偷塞给她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想起她生病时,他背着她走了十几里夜路......这些年,他一首都在,用最笨拙的方式,给她最坚实的支撑。
夕阳西下时,两人一起给麦子追肥。建国扶着犁,麦青撒肥,脚步踩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混着麦苗的清香飘过来,让人心里踏实得很。
麦青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挣扎和委屈都值了。返青的不只是麦苗,还有祖父松动的偏见,村民们转变的看法,还有她心里那些被现实压过的念想。
夜色渐浓时,她站在田埂上回望。绿油油的麦田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片安静的海。她知道,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终将在她手里长出沉甸甸的希望;那些曾经冰冷的目光,终将被金黄的麦穗焐得滚烫。
因为土地从不说谎,你对它付出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就像人心,你用真诚相待,它总会慢慢变软,慢慢变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