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十五章:霜降前的暖阳

小说: 青麦   作者:紫色蝴蝶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八十五章:霜降前的暖阳

霜降这天,麦家庄的田埂上覆了层薄薄的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麦青蹲在麦田边,用手指捻起一点霜花,放在嘴里抿了抿,冰凉的触感里带着丝微甜——这是冬小麦最喜欢的天气,经过霜冻的洗礼,来年才能扎根更深。

“青丫头,快上来!”建国站在拖拉机上,朝她挥了挥手,“滴灌设备卸完了,张书记说让你去趟乡上,农业厅的人来看‘农产品溯源’的试点地。”

麦青拍了拍手上的土,顺着拖拉机的梯子爬上去。车斗里堆着崭新的塑料管道,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这些都是用农业补贴买的,比预算省了近一半,足够给二婶的果园和合作社的十亩试验田都装上滴灌。

“陈阳也来了?”麦青拽了拽被风吹乱的围巾,围巾是母亲用去年的麦秸秆纤维织的,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没说,就说是个姓李的科长。”建国发动拖拉机,突突的引擎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不过张书记偷偷告诉我,这项目是陈阳特意报上去的,说咱合作社的生态种植模式最有代表性。”

麦青没说话,只是望着路边的麦田。新播的冬小麦己经冒出嫩芽,像一层薄薄的绿毯,在霜地里倔强地舒展着。有些帮助,不必刻意道谢,却能像这阳光和霜露,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希望。

到了乡政府,张书记正陪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说话。那人穿着件灰色夹克,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正认真地记着什么,看见麦青进来,赶紧站起来握手:“是麦青同志吧?我是省农业厅的李科,陈阳是我下属,常跟我提起你。”

“李科长好。”麦青握住他的手,心里有点紧张,手心微微出汗。

“别紧张,我们就是来看看实际情况。”李科笑着摆摆手,目光落在她沾着泥土的裤脚上,眼里露出赞许,“陈阳说你把荒田种成了试验田,还带动全村搞合作社,不容易啊。”他翻开笔记本,“‘农产品溯源’简单说就是给每批麦子办个‘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种植、施肥、收割的全过程,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卖上价。”

麦青恍然大悟:“是不是就像给麦子写日记?从下种那天记起,施了多少肥,浇了多少水,都写清楚?”

“这个比喻好!”李科笑了,“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合作社的账本记得细,又有生态种植的基础,搞这个再合适不过。农业厅可以提供设备支持,还能帮你们对接电商平台,首接卖到省城的超市。”

张书记在一旁补充:“这可是好事!去年咱乡的苹果因为没名气,在批发市场被压价,要是早搞了这个,起码能多卖三成!”他拍了拍麦青的肩膀,“好好干,这不仅是你们合作社的事,更是咱全乡的脸面。”

从乡上回来的路上,拖拉机里的气氛格外轻松。建国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时不时瞟一眼麦青手里的试点协议,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这下好了,咱的麦子不光能进豫丰粮业,还能上超市货架,以后说不定能卖到北京上海去!”

“别想得太远,先把眼下的事做好。”麦青翻看着协议,指尖划过“二维码追溯系统”几个字,心里既兴奋又踏实,“得先培训几个会用电脑的年轻人,这系统操作起来怕是不简单。”

“我让我弟学!”建国突然说,语气带着点骄傲,“麦强这阵子在合作社学开车,脑子灵光得很,上次我教他用计算器算账,看一遍就会了。让他去县城的电脑培训班学俩月,肯定能学会。”

提到麦强,麦青心里暖了一下。自从让他负责运输,这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天不亮就去检查拖拉机,收工后还主动帮着检修农具,再也不去镇上的游戏厅瞎混了。前几天母亲偷偷跟她说,麦强把攒的零花钱都给祖父买了副护膝,老爷子嘴上不说,却在夜里偷偷抹眼泪。

“行啊,”麦青笑着点头,“学费从合作社的公益金里出,就当是培养人才了。”

拖拉机驶进村子时,正撞见二婶王桂香在果园里忙活。她踩着高凳,小心翼翼地给桃树剪枝,动作虽然生疏,却格外认真。树下摆着本《果树栽培手册》,书页被风吹得哗哗响,上面还画着不少歪歪扭扭的记号。

“二婶,歇会儿吧!”麦青让建国停下车,“李科长说咱的桃子也能搞溯源,明年贴上二维码,说不定能卖到省城的水果店。”

王桂香从凳子上下来,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真的?那敢情好!我这几天正琢磨着,明年开春施点有机肥,你说会不会更甜?”她擦了擦手上的泥,声音低了些,“小梅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在镇上的超市看到咱合作社的麦子做成的面包,三块五一斤,她买了个尝了尝,说比城里的好吃。”

麦青知道,这是王小梅在用自己的方式道歉。她忍不住笑了:“让她放假回来帮忙,正好学学怎么操作溯源系统,以后说不定能当果园的技术员。”

王桂香眼睛一亮,连说“好主意”,手里的剪枝刀挥得更有劲了。阳光透过桃树枝桠,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温暖的画。

回到合作社,场院里又热闹起来。麦强正带着几个年轻人卸化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劲,吆喝着号子把麻袋往仓库里搬。李大爷坐在角落里,戴着老花镜给孩子们讲麦子的生长周期,黑板上画满了麦苗不同阶段的样子,像一本生动的农事绘本。

“姐,你回来了!”麦强看见她,丢下手里的活跑过来,脸上沾着灰,却笑得灿烂,“建国哥说让我去学电脑?真的吗?”

“真的,”麦青掏出纸巾给他擦了擦脸,“但丑话说在前头,学不好可别怪我换人。”

“保证学好!”麦强拍着胸脯,眼睛亮得像星星,“我昨天去县城问了,培训班下个月开课,我这就去报名!”他转身要走,又回头挠了挠头,“姐,谢谢你。”

看着他跑远的背影,麦青心里突然涌上一阵感慨。那个曾经被宠得懒惰叛逆的弟弟,那个让她操碎了心的少年,终于在土地的滋养下,长成了能扛事的男子汉。就像这冬小麦,经历过风雨,才能懂得扎根的意义。

傍晚时分,霜渐渐化了,田野里升起一层薄薄的雾气。麦青站在试验田边,看着自动滴灌系统喷出细密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水珠落在麦苗上,顺着嫩绿的叶尖滚下来,渗进土里,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土地在轻轻呼吸。

建国走过来,递给她一件厚外套:“天凉了,别冻着。”他指着远处的村庄,“娘让我喊你回家吃饭,今天炖了羊肉,说是给你和李科长接风。”

麦青披上外套,暖意从身上蔓延到心里。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的烟,在暮色里连成一片温柔的云。合作社的场院里,灯光渐渐亮了起来,夹杂着年轻人的说笑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谣。

“你说,”麦青望着眼前的麦田,轻声问,“十年后的麦家庄会是什么样?”

建国想了想,认真地说:“会有更多的收割机,更好的路,年轻人都回来种地,咱的麦子能卖到全国各地。”他转过头,看着麦青,眼里的光比星星还亮,“还会有咱的孩子,跟着李大爷学认麦子,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得不容易。”

麦青笑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想起13岁那年,躲在草垛后偷偷读书的夜晚;想起第一次进城时,攥着皱巴巴的钱买票的紧张;想起回乡承包荒田时,村民们怀疑的眼神——原来所有的挣扎和坚持,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圆满的答案。

风拂过麦田,带来阵阵清香,那是泥土的味道,是麦苗的味道,更是希望的味道。霜降过后,暖阳正好,适合扎根,适合生长,适合把所有的梦想,都种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里。

紫色蝴蝶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