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4章 三十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啊,是钱大人来了,我这将这骨头拿去放呢。”她把攒起来的骨头晒干后放在后院一个小角落,免得那些骨头坏了生虫。

如今堪堪攒了一小筐,没办法,条件不允许,她想积攒起来也难啊!

村里人吃肉恨不得把骨头炖烂了一块吃下去,再不济喂狗,哪能给她攒起来?

这一小点还是她这些时日攒起来的,多亏了她时不时买些骨头回来炖汤不然还真难攒。

钱县令很疑惑:“这东西攒起来做什么?”

喂狗吗?

钱县令跟大黑对上了眼神,看向它的眼中写满了“没想到你个子小小还这么能吃?”

大黑看见骨头就跑不动道了,虽然它狗窝也有一根大骨头给它磨牙,可是眼前这一小篮骨头对它也有诱惑力啊!

李桂芝不怕钱县令知道,大大方方道:“我听闻农书里头有烧骨头当肥料的法子,只是跟我想实验的不太一样,我想攒起来弄一个试试,听闻用那种的肥种出来的庄稼收成能翻三至五成。”

一听到这个,钱县令就支棱起来了,他倒是听说农书有用骨粉做农肥的。

将骨头蒸煮后取出来晒干捣碎碾成骨粉,又或者用火煅烧过后碾烂成骨粉,随后种植前撒在土壤里耕耘,这样也有用。

但骨粉对大豆最有用,所以时下农人种植大豆时会用骨灰蘸拌豆种种植大豆,或者施肥时将骨粉均匀撒在地里头翻土,这样种植的大豆长得好一些。

骨粉目前都是用来种大豆多,故而骨头家家户户都积攒些,倒是到底量少。

不过官府有收集,所以骨粉还是不缺的。

听到能翻五成的时候,钱县令顿时瞪大眼睛:“当真?骨粉你倒不必担忧,官府有的是呢!”

官府的骨头来源于屠宰场的骨头,总之只要官府出面,这种不成问题。

李桂芝原先是不清楚这种内幕的,还寻思说屠宰场节俭,连骨头都分干净,感情是官府有收回啊。

于是李桂芝放下手里头的骨头,跟钱县令道:“是这样的,我从原先那个肥田法子发现,将一些粪便加之一些骨粉再加之草木灰,跟少量生石灰搅拌混合后加水等其发酵七日,随后翻堆晒干储存起来,待播种前将其得当撒入田中翻耕入土,待追肥时又将其与适当的水拌了再拿去浇灌,会比如今的农肥更厉害些。”

李桂芝细细的跟钱县令说了,钱县令一边听一边问仔细,师爷就在旁边猛记,手都快写酸了。

等把这东西听明白后,钱县令道:“我回去就让人着手尝试,若是成功了,便送你一些。”

李桂芝闻言喜上眉梢忙感谢:“那多谢大人了。”

等说完这事,钱县令这才看向地上晒的谷子。

在烈阳下晒了西五天的稻谷干得差不多可以入库了。

今儿个就可以装入粮仓。

钱县令一行人跟李桂芝又谈了一会,把那骨肥法子问明白后,日头己经没那么毒辣了,也到了收谷子的时候了。

今儿个,李桂芝家谷子己经晒好了,晒了西五天的谷子水分己经去干,摸上去还是很,空气中满是谷尘的味道。

同一时间,村里了此起彼伏传来收稻谷的声音,木铲子将谷子推向中间堆成谷堆,随后用高粱做成的干净扫把把余下的谷粒扫到谷堆上边,这样就可以用深口的簸箕铲进细麻袋里,系好麻袋口再放进专门存放稻谷的粮仓或者米缸之中。

农家人为了防止老鼠啃食麻袋,一般会定制一个大大的方形谷仓,上边有沉沉的木盖,将一袋袋稻谷存放在里头,再盖上木盖,盖严实就成了,这样保证了谷子不受潮,也不会被老鼠啃坏。

平时若是要吃米的时候,将一袋拿出来,去拿去碓房舂米,这样就能吃到大米了。

当然,这是要收费的,一般舂一石米要收取一升米的费用,价格还算可以。

但是一般人宁愿自己在家舂米也不浪费那个钱就是了。

碓房便是时下的碾米店,一般是一个村落或者乡镇都有一个,这是民营的价格没那么昂贵,官府有自己专门的碾米坊。

达官贵人更不必说了,他们有雇佣人舂米。

只有寻常百姓若是吃的糙米不多,大部分是自己在家舂米。

时下舂米的工具有石臼,水碓和砻谷机。

石臼一般是平常百姓家里自己备着,水碓就是碾米坊的了,因为要靠水推动,这东西必须家有余钱才能拥有。

当然也可以选择砻谷机,这东西有大有小,小的也可以买回来自己垄米,不过价格也是昂贵,不如石臼实惠。

而且一台砻谷机价格都够寻常百姓去碓坊碾好几次米了。

不过得益于李楏是木匠,李桂芝家里有一台小型的,平日里吃米就是靠那台砻谷机,不然单靠家里几个人用石臼舂米可不够一家老小吃。

垄谷机垄好谷子后要放入鼓风机将多余的谷壳吹走,这才能吃。

当然,时下所有舂米工具舂出来的米肯定不如后世拿着精米那么白,大多数浅黄色还带着一层薄薄的米衣,口感自然也比不过洁白的精米。

就算是达官贵人吃的精米也不如后世的大米白,因为时下大米可没有进行抛光处理。

人多力量大,钱县令在旁边也没闲着,帮忙抓着麻袋口,好让其他人用簸箕将稻谷铲进袋子里,故而尘土飞扬的,他那衣服上也沾满了一片黄色的谷灰。

收完稻谷的人都灰头土脸的,若不及时洗澡浑身还痒痒的。

不过农家人都习惯了,倒是适应,反而是钱县令适应不了,感觉浑身哪哪都痒得不行。

师爷欲言又止。

李桂芝连忙让他去洗个澡换身衣裳。

钱县令没办法只能借了李老大一身衣裳去洗了个澡出来才好许多。

而此时,李桂芝院子里头己经堆满一袋袋稻谷。

她那没用土肥的五亩良田也争气,在李家人精心伺候下每亩都有二石的粮食收成,那一共就是十石稻谷。

而用了肥的两亩良田都有三石半的收成,剩余那三亩下等田,除了野草坡那亩田只有二石半的收成之外,另外两亩都有三石稻谷。

算下来李桂芝十亩水田一共竟然能有三十石稻谷!

这还是晒干后的数量,己经足以令人咂舌侧目。

换成后世斤数,李桂芝家稻谷一共有西千五百斤左右。

三十石装了六十左右麻袋,除去税收交的两个麻袋稻谷,她还能有五十八个麻袋。

钱县令换好衣服出来,师爷己经将数据记好了,还让衙役将那两麻袋拿走,这是顺便把粮税收了。

至于其他人的,他们过两天再来,如今先将李桂芝家的交上去,上头要的急。

李桂芝本想留他们下来一同吃个晚餐,但听他们说公务要紧,便不强求了。

等衙役们带着李桂芝家那两袋粮税离开,方才过来帮忙的乡亲邻里都围了过来。

“他婶子!你家十亩水稻收成有三十石啊!”

“三十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