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李桂芝听到李老三的腹诽一定很无语,但更多的是感动。
可真是她的好大儿!
李桂芝接受了李老三的孝敬,将碗往他那边递过去,李老三将两个肥厚的鱼片放在李桂芝碗里头。
他们一家子围在火塘旁边还有个小矮几,方便放碗筷,也方便孩子们吃饭。
大人还可以捧着饭碗对着火堆吃饭,小孩是怕烫捧着手软,忽而放在小矮几上歇一歇。
其次火塘中央只有一个铁架圈子固定住火塘中央的陶锅,他们也怕孩子们会碰到,若是碰倒了浪费还是其次,就怕烫到人。
所以每次吃锅子都会在旁边放两个小矮几,由大人们负责涮锅子。
李桂芝就坐在那小矮几边上,又靠着火塘,暖乎乎的,又不用手捧着饭碗,惬意得很。
她用筷子夹起那鱼片放在蘸碟上蘸了攒,随后放进嘴里吃,只需要轻轻一抿,里头鱼肉就化开了似的,将鱼刺吐出来,整个鱼片就下肚了。
味道极为鲜美,有鱼片的鲜甜,配上蘸碟并上一点点葱花芫荽,吃着更下饭。
她吃完一个鱼片就吃一口米饭。
今儿个米饭一如既往都是糙米饭,配着红薯焖的米饭。
李桂芝动筷后,其他人也开始动筷子,不时闲聊几句。
“这鱼锅子好吃。”
“老三这手艺越来越可以了。”
“爹,我想喝汤!”
钰姐儿捧着自己的小饭碗看向李老三,李老三伸手拿过来,舀了一碗汤后,放在钰姐儿面前:“小心烫,徽儿要吗?”
钰姐儿道了声谢,徽哥儿则对点点头,把自己的碗往李老三那边推了推。
李老三给他打了一碗放在他面前,也叮嘱了一句,随后问大家有谁要喝汤的。
问过后就锦姐儿和苏凤要了一碗汤之外没人要喝。
李桂芝让李老三给圭儿装了点汤泡饭吃。
李老二也回来,毕竟己经快腊月底了,衙门也休假呢!
所以木匠们皆放了假,等正月十五过后继续。
故而一家子团聚。
李老二帮自己儿子剔了两片鱼肉后这才自己吃起饭来。
李老大则一边吃,不时喝一口小酒。
这酒是自己家里用高粱酿的,他们家八月份种下了一小块地高粱,就是用来酿酒的,种的不多,如今腊月初就收获了。
李老大会自己酿些米酒,就酿了二十斤,好过年那阵子喝。
高粱产量也不高,种一小块地后能够李老二酿二十斤酒,剩余的也够吃几顿。
把高粱籽绞下来后,那高粱秸秆也没扔,会用来编成扫把,可好用了呢!
李桂芝在高粱收完后都会用那些秸秆拿来编成扫把,有大有小,编得很多以便足够一年使用。
因为高粱扫把用久了会秃,所以年年都得编,不过这东西好用又耐用,编小点能放在床边放鸡毛掸子除尘用,编大些则能用来扫地,编长一点的绑上竹竿,除夕的时候还能用来扫屋顶那些蜘蛛网。
所以九越当地虽然没有规定要种高粱,但村里人家家户户都会种一些。
当地很多人都用这个来做扫把,等烂了也不浪费,晒干了能当柴火用,再不济拿去沤肥也可以。
反正都是宝。
至于高粱秆子,则是割了下来晒干了给牛吃。
不过这东西对于李老大来说最大用就是酿酒喝。
往年他没敢这么奢侈用来酿酒,今年敢是因为家里米够吃。
反正跟大米饭比起来,高粱对于李桂芝一家来说就没那么好吃了。
所以就让李老大拿来酿酒了。
高粱酒没那么好喝,再加上又是土家酿的,度数也没那么高。
不过即便如此,李老大他们也不敢多喝,也就小酌一杯暖暖身子。
这么冷的天围炉喝酒,惬意!
李承忠瞧见那些鱼片都吃完了,问大家要不要继续烫鱼片,得了肯定答复,把剩下的都倒进去了,熟了之后捞出来放盘子上你一筷我一筷的分了吃。
苏凤瞧着里头鱼肉吃得差不多,便拿起身后放在篮子里的青菜道:“烫点青菜吧,都要吃什么?”
吃锅子青菜品种自然不少,这个月豌豆煎都能掐好几茬了,苏凤这才去掐了好些回来,路过菜地又从菜地擦了点菠菜茼蒿生菜鸡毛菜,一篮子的青菜。
“放点豌豆吧!我就馋这一口。”王秀华喝了口汤道。
“成,那我先放些豌豆尖,茼蒿呢?”苏凤又问。
钰姐儿举起小手道:“娘,先吃豌豆尖!”
苏凤瞅见其他人没意见,便把豌豆尖都下进去了:“那吃完再放点别的。”
大家都没意见,听着门外北风呼啸,缩在屋子里烤着火吃着锅子,火光跳跃印在一家老小脸上,显得脸红彤彤的,看着也暖乎乎的。
门外,落下了小雨,滴滴答答打在老宅子新换的灰瓦上,雨水顺着瓦片凹出就到地上,下了雨之后,气温更冷了,好在屋子里的人穿上了棉袄,又烤着火,门窗也合上了,就留着一条缝出来,不算太冷。
李桂芝听着外边呼啸的风声,自己屋顶滴滴答答交响乐似的雨滴声,算了算日子问:“过两天到腊月廿六了,村里也该有人杀猪了,老大你们几个去帮忙时买上二十斤猪肉回来,再要些猪小肠,今年咱们弄点腊肠腊肉,还有肉粽子还得包呢。”
李桂芝一边吃一边嘱咐着,李老大他们纷纷应了下来。
村里杀猪需要的人手多,烧水的,摁猪的,刮猪毛杀猪分肉的,都是活呢。
村里有养猪的人家到了腊月二十六这日就会杀猪,提前跟村里的汉子说了,免得到那天因为通知不到位人手不够。
李老大几个是去李族长家里杀猪,李族长的大儿子早两天前就跟他们说了。
当地村里杀猪是按照宗族杀的,过年过节时找人帮忙也是多找族人比较多,李族长找李老大他们也不算意外,往年也是如此。
当日要杀的猪不单单是李族长家里养的,还有其他养有猪的李氏族人的猪也会拉过来一块杀,人多力量大。
不过就是要分组,李老大几个负责杀李族长家那边的,归那一组。
李族长家里比较大的帮忙能给的东西比较多。
往年李老大几个可得不到这伙计,都是分到别人家的,得的东西也少。
因是同一个祠堂的,大家都是意思意思给点猪肉下水什么的,是不会给钱的,主打一个人情世道。
往年家中银子不多,过年时荤腥大头就靠分给的这点肉,再自己掏钱买上三两斤肉就算是好年了。
今年李桂芝底气足,大手一挥就是二十斤肉还加一副猪小肠,想到这大家己经开始数着日子期盼杀猪日快些到来了。
就在李桂芝一家想着杀猪日快点来的时候,终于将西十台织布机拉回去的徐坊主和徐表哥己经迫不及待让人开始试了。
古城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