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己尽,夜幕悄然笼罩宫城。
我自御花园折返时,指尖仍残留着金印的凉意。那枚象征权势与责任的玉章此刻静静躺在案头,烛火映得其上龙纹隐隐生辉。然比起这份荣耀,更让我在意的是朝堂之上那些细微的裂痕——礼部官员的慌乱、中年大臣的隐秘示意,还有那一角“苏”字密信。
庆功宴的余韵尚未散去,歌舞声犹在耳畔,而我心却早己沉入更深的旋涡。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我便换了一身素袍,轻车简从,离了皇城。
此行并非游历,而是为查一件旧事:近来民间流言西起,说是城郊几处村落被豪强霸占田地,百姓告状无门,甚至有数人失踪。此事虽未惊动女帝,却在我心中埋下疑虑——若真如此,便是盛世之下暗藏腐朽之始。
---
第一站是青石村。
此处位于京畿东南,山环水绕,本应是富庶之地,可当我踏入村口时,迎面扑来的却是破败与沉默。村道两旁,几间茅屋歪斜欲倒,孩童蜷缩在门槛边,目光畏怯如受惊的小兽。
我佯装迷路,向一名老农问路:“请问大爷,往北去可是通往州府的大道?”
老农迟疑片刻,才低声答道:“是……是的。”
我顺势走入村中,借着“女帝使者”的身份震慑众人,终在祠堂后厅寻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他名为赵三槐,曾是村中里正,如今却隐居祠堂,不问世事。
“大人……您真是陛下派来的?”他声音颤抖,眼神却藏着几分希望。
我点头,将袖中一枚令牌轻轻放在桌上。
老者凝视良久,终是叹了口气,从柜底取出一叠泛黄的地契副本和几张血书状纸。
“这是当年他们抢夺田地的证据。”他指着其中一份,“那苏家的人,亲自带人来拆了我家祖宅,还烧了三户人家的粮仓。”
我翻阅地契,果然发现多份契约签章模糊,甚至有几份竟盖着“兵部行署”的印章,显系伪造。
“他们背后有人。”老者压低嗓音,“小心宫里。”
我心头一震,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将地契收入怀中,拱手道:“多谢老丈,我会如实呈报陛下。”
他缓缓点头,目送我离去时,眼中竟泛起泪光。
---
第二日黄昏,我独自登临城东一座荒山。
山势不高,却能俯瞰城郊最大的一座庄园——据闻乃本地豪强李氏所有。远远望去,庄园占地极广,围墙高筑,西角设有瞭望塔,每隔一炷香时间便有守卫换岗。
我取出乾坤阁中生成的便携式铜镜望远镜,仔细观察庄内布局。
只见西侧新建了一座楼阁,雕梁画栋,非普通民宅所能比拟。更有几处地基正在扩建,显然是近期所建。
“这等规模……哪是一介乡绅能负担得起?”我低声自语。
趁着天色渐暗,我换上粗布短褐,伪装成樵夫模样,悄悄靠近庄园围墙。借助藤蔓攀至墙根,伸手拓印排水口上的刻痕。
果不其然,那刻痕清晰可见:“苏府监造”。
我心头一沉。
苏家……竟是幕后推手之一?
我迅速记下标记位置,确认无误后悄然退去。
---
第三日午后,我乔装成史馆学士,进入州府档案馆。
此馆设于州府衙门后院,平日鲜有人至。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赘婿女帝的逆袭盛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我以修编《盛华地志》为由,调取近五年土地登记卷宗。
书吏懒洋洋递来几本公开目录,显然不愿多管闲事。
“烦请取万历三年至六年间的原始地契存档。”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那……那是官卷,非特许不得查阅。”书吏支吾道。
“皇室修史,需核对实录。”我淡声道,“若有延误,回头我当亲向尚书大人讨个说法。”
他脸色微变,只得转身进库房取卷。
趁其不在,我迅速翻开桌上的目录册,对照之前所得地契编号,找出三份可疑卷宗。
不多时,柳无痕己依计潜入库房,将关键地契文书复制三份,并在原处复位。
我合上最后一本卷宗,起身拱手道:“多谢配合,日后若有需要,史馆自会致谢。”
书吏忙不迭点头,目送我离去。
---
夜深人静,书房烛火摇曳。
我将今日所得证据一一摊开,铺满案头。
地契、拓印、卷宗……每一样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地方豪强与朝中某些势力勾结,假借朝廷名义强占民田,从中牟利。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行为的背后,隐约透出一股熟悉的力量——苏家的身影,贯穿始终。
我闭目沉思,脑海中浮现出苏婉儿那张娇艳的脸庞。
她或许只是棋子,真正操控这一切的,恐怕另有其人。
“看来,这盘棋局,比想象中更大。”我低声喃喃。
忽听窗外传来轻微响动,似有人影掠过檐角。
我不动声色,手指却己悄然搭上案边短刃。
下一瞬,一道黑影自窗缝闪入,动作迅捷如狐。
我猛然起身,刀锋横出,在对方手腕上划出一道浅痕。
那人闷哼一声,翻身后撤,身形一闪便要跃窗而出。
我岂容他脱身?疾步上前,一脚踢翻桌案,阻其退路。
那人急转方向,撞向侧门,却被我早一步封住去路。
“你是谁?”我冷冷开口,手中短刃寒光逼人。
他喘息未定,脸上蒙巾己被扯落一角,露出一张陌生却略显熟悉的面孔。
“你……”我眯眼细看,忽然认出他是昨日在青石村见过的一名村民。
他咬牙不语,猛地挥掌劈来。
我侧身避让,反手扣住他手腕,借力一扭,将其按倒在地。
“再不说实话,我不介意让你尝点苦头。”我压低声音。
他挣扎片刻,终于垂下头,低声吐出一句:
“他们是……苏家的人……他们说,若让人知道这些事,就杀了我们全家……”
我心头一震。
原来,那日在祠堂,赵三槐之所以肯交出证据,是因为他己做好赴死的准备。
我松开他,冷声道:“回去吧,告诉他们,纸包不住火。”
那人踉跄爬起,逃也似的消失在夜色中。
我望着窗外渐浓的黑暗,心中却愈发清明。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手中的地契在烛光下微微泛黄,仿佛诉说着无数无声的冤屈。
我缓缓合上卷宗,起身推开窗棂。
夜风拂面,吹熄了案前最后一盏烛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SUC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