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厨餐厅”的木质招牌在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门楣上挂着两串红灯笼,一串绣着“卤”字,一串写着“炒”字,随风轻轻摇曳。这是段云飞和王坤合开的第三家店,也是他们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家——一楼做堂食,二楼设了个开放式研发室,玻璃墙上写着西个烫金大字:“味通古今”。
“段哥,‘新老味道’主题月的海报挂好了!”王坤穿着亮黄色的厨师服,手里拿着一卷海报跑进来,额头上带着薄汗。他的厨师服上绣着一把锅铲,和段云飞那件绣着铁锅的形成呼应。
段云飞正在检查刚卤好的猪耳朵,指尖按压着肉皮,感受着恰到好处的弹性:“怎么样?设计得还行吗?”
“绝了!”王坤展开海报,左边是段云飞站在老卤锅前的黑白照片,右边是他拿着分子料理工具的彩色照,中间用箭头连接,写着“一口锅,两双手,炒出百年味”。“昨天刚挂出去,预订电话就打爆了。”
段云飞笑了笑,把卤猪耳朵切成均匀的薄片,码在青花瓷盘里:“今天的‘镇店双拼’准备好了?”
“早好了!”王坤指向旁边的灶台,“你的‘古法卤三样’(猪耳、鸭舌、藕片),我的‘创新炒双鲜’(黑松露炒虾仁、芝士焗花菜),保证让客人眼前一亮。”
正说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从研发室跑出来,穿着粉色的迷你厨师服,脖子上挂着个“试吃员”的牌子。“爸爸,王叔叔,我可以试菜了吗?”念念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和铅笔——那是段云飞给她准备的“试菜笔记”。
“当然可以,我们的小评委。”段云飞笑着递给她一小碟卤猪耳。
念念拿起小叉子,叉起一块放进嘴里,小眉头先是皱了皱,随即舒展开来,拿起铅笔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什么。“怎么样?”王坤凑过去看,只见本子上画着一个笑脸,旁边写着“8分,少了一丢丢陈皮香”。
王坤惊讶地看向段云飞:“你还真加了陈皮?”
“就放了一点点,增香提鲜的。”段云飞点点头,心里却暗自惊叹——这丫头的味觉,真是越来越敏锐了。
主题月第一天,餐厅里就坐满了人。一楼大厅被分成了“老味道区”和“新味道区”,前者摆着八仙桌和青花瓷碗,后者是圆桌和西式餐盘。
“给我来份‘古法卤拼盘’,要最老的那种味道!”张奶奶拄着拐杖,被服务员扶到“老味道区”,“我跟你爸打小就吃这个,可别给我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张奶奶放心,还是当年的老卤汁。”段云飞笑着给她端上拼盘。
另一边的“新味道区”,几个年轻人正对着王坤的“液氮冰淇淋卤味杯”拍照。冰淇淋的甜凉中和了卤味的醇厚,冰火两重天的口感让他们惊呼连连:“这是什么神仙搭配!”
然而,矛盾很快就显现出来。
“小伙子,你这炒虾仁放了什么啊?腥气烘烘的!”一位老爷爷对着王坤的黑松露炒虾仁皱眉头,“还是旁边的卤味实在。”
“老板,这卤味也太咸了吧?能不能搞点清淡的?”一个穿汉服的小姑娘小声抱怨,“还是王师傅的芝士花菜好吃。”
王坤在灶台后听到这些话,有点沮丧:“段哥,要不我把创新菜收了?看来大家还是不认。”
段云飞正在给卤锅撇浮沫,闻言头也不抬:“急什么?新衣服还得穿几天才合身呢。”他关掉火,擦了擦手,“你去准备几份‘双味拼盘’——半份古法卤味,半份创新热菜,让服务员推荐给客人试试。”
“双味拼盘?”王坤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让年轻人尝尝老味道,让老人家试试新花样。”
念念坐在研发室的小桌子前,正一本正经地试吃新研发的“榴莲卤鸭”。这是王坤突发奇想的创意,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的果肉和卤汁混合,本以为能碰撞出新奇的味道。
念念咬了一小口,小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小脸憋得通红,“呸”地吐在纸巾里:“臭臭的,不好吃。”她拿起小本子,在“榴莲卤鸭”后面画了个大大的叉,旁边写着:“像坏掉的鸡蛋,不要卖。”
段云飞和王坤对视一眼,都笑了。王坤拿起勺子尝了尝,确实有点违和:“得,这道菜pass。还是我们念念眼光毒。”
【系统提示:检测到试吃反馈,“榴莲卤鸭”市场接受度预测低于30%,建议下架。】
【解锁“味觉模拟仪”功能:可提前预判菜品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反响,需消耗1000厨神币/次。】
“看来创新也不能太天马行空。”段云飞笑着揉了揉念念的头发,“得扎根在大家能接受的味道里。”
萧倩倩拿着一叠菜单走进来,菜单设计得很特别——左边是竖排的老菜谱,印着“民国二十三年卤猪耳配方”“1980年家常炒青菜做法”;右边是横排的新做法,配着彩色图片。“你们看我设计的‘古今菜单’怎么样?”
段云飞接过来一看,眼睛亮了:“这主意绝了!左边印老菜谱,让客人知道传统的根;右边印新做法,让大家看到创新的枝。”
“我试了下,点单率提高了不少。”萧倩倩笑着说,“有个00后小姑娘,本来只点了王坤的‘芝士焗花菜’,看到左边印着‘奶奶的炒花菜’做法,特意加了一份传统清炒的。”
果然,“双味拼盘”和“古今菜单”推出后,餐厅的氛围变得更和谐了。年轻情侣会笑着分食一份卤猪耳,老爷爷也会好奇地用叉子叉起一块芝士焗花菜,虽然表情有点微妙,但都会认真吃完。
有次,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吃完“古法卤三样”,颤巍巍地走到段云飞面前:“小伙子,你这卤味,跟二十年前老周记面馆的味道一模一样。”
段云飞心里一暖:“您认识我爸?”
“认识!怎么不认识!”老爷爷眼睛一亮,“段振国的卤味,那是我们这条街的招牌!可惜后来……”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拍了拍段云飞的肩膀,“好小子,没给你爸丢人。”
而另一边,王坤的创新菜也收获了不少好评。一个年轻的美食博主对着“黑松露炒虾仁”拍个不停:“这道菜把中式的火候和西式的调味结合得太妙了!虾仁的鲜甜和黑松露的醇厚,在嘴里像跳华尔兹。”
研发室里,段云飞正在教念念认香料。他把陈皮、八角、香叶等摆成一排,念念拿起一片陈皮,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这是陈皮,爸爸卤牛肉的时候会放,能去腥味,还带点甜。”
“答对了!”段云飞奖励她一颗话梅糖,“那这个呢?”他拿起一片迷迭香。
念念皱着小眉头闻了闻:“像……像奶奶花园里的草,但比草香。”
王坤在旁边听得首咋舌:“这孩子,真是块好料子!我女儿甜甜现在还只会说‘好吃’和‘不好吃’呢。”
【系统提示:念念试菜精准度提升至90%,可分辨不同产地香料的细微差异。】
有天晚上关店后,段云飞、王坤和萧倩倩坐在研发室里,看着今天的顾客反馈表。“传统菜好评率85%,创新菜70%,双味拼盘92%。”萧倩倩念着数据,“看来大家还是喜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
段云飞翻着手里的本子,上面记满了念念的试菜意见:“‘新老味道’不是对立的,创新要守住传统的魂,传统也要学着创新的形。”他指着本子上“榴莲卤鸭”后面的叉,“就像这个,脱离了大众对卤鸭的基本认知,再创新也没用。”
王坤点点头:“明天我试试用苹果汁代替榴莲,做个‘果香卤鸭’,应该能行。”
段云飞把本子合上,封面上写着西个稚嫩的字:“小厨神点评录”。这是他特意给念念的试菜意见集的名字,里面不仅有叉和勾,还有她画的各种表情符号——笑脸代表好吃,哭脸代表不好吃,疑惑的表情代表“有点怪,但可以再改改”。
“这个‘小厨神点评录’,以后就是我们的研发宝典了。”段云飞笑着说。
【系统提示:传统与创新成功融合,获得“味通古今”称号,菜品在各年龄段顾客中接受度+20%。】
夜色渐深,“双厨餐厅”的灯还亮着。研发室里,段云飞正在给老卤锅添香料,王坤在调试新的酱汁配方,萧倩倩在整理明天的采购单,念念则趴在桌子上,用彩笔给“小厨神点评录”画封面——画的是一口会飞的锅,锅里装着一半卤味,一半炒菜,旁边站着三个小人,手牵着手,笑得很开心。
新老味道的碰撞,没有谁胜谁负,只有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就像段云飞和王坤,一个守着老卤锅,一个玩转新工具,却能在一口锅里炒出默契;就像念念,既爱爸爸做的传统卤味,也能接受王叔叔的创新菜,用最纯粹的味觉,评判着味道的好坏。
【系统提示:“双厨餐厅”口碑指数突破9.5,成为本市必吃榜榜首。】
段云飞看着系统提示,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满足。他知道,所谓的“味通古今”,不是做出多么惊世骇俗的菜,而是让每一代人都能在餐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让老的不觉得被遗忘,让新的不觉得被排斥。
而那本“小厨神点评录”,会继续记录下去,记录着新老味道的每一次碰撞,每一次融合,也记录着一个小女孩,在味道的世界里,慢慢长大的故事。餐厅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映在街道上,像一个温暖的承诺,预示着这里的味道,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动人。
激活厨神系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激活厨神系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SUN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