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刚过,河谷地的稻田己经铺成一片翠绿,望塬蹲在田埂边,手指拨开秧苗间的缝隙,目光落在几株刚冒头的稗草上。深蓝色中山装的袖口卷到肘部,露出的小臂上沾着细密的汗珠,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显得格外突出,捏着稗草的根部轻轻一拔,整株杂草就连根带土被拽了出来。
赵强驾驶着一台小型除草机在稻田里穿梭,深蓝色棉工装的裤腿上溅满了泥水,机器的旋转刀片在水面上划出浅浅的波纹,将杂草齐根切断。“望塬叔,这机器除草比人工快十倍,” 他操控着方向杆在秧苗间灵活转向,“就是靠近田埂的地方得手动来,机器太宽容易伤着秧苗。” 车斗里的杂草己经堆了半满,散发着新鲜的草腥味。
望川背着一个采样箱在田埂上行走,深棕色皮夹克的口袋里插着那支金色钢笔,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子,时不时挖起一小块土壤装进密封袋。“这几处稗草密集的地方,土壤氮含量比其他区域高 12%,” 他的镜片反射着阳光,“农业大学的教授说,稗草对氮肥的吸收能力是水稻的 1.5 倍,得针对性调整施肥方案。” 采样箱里的标本袋上都贴着标签,详细记录着采集时间和位置。
周静文带着妇女们在田埂上晾晒草药,靛蓝色粗布褂子的围裙上别着一把小剪刀,正将艾草、菖蒲剪成小段。竹匾里的草药在阳光下舒展,散发出驱蚊的清香,是准备混合到有机肥里的。“这些草药泡在肥料里,既能杀虫又能当养分,” 她翻动着草药,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老辈人说‘端午晒药,驱虫防痨’,这法子比农药安全,种出来的稻米吃着放心。” 旁边的水桶里泡着一些辣蓼草,是用来制作天然除草剂的。
念禾拿着一个放大镜在稻田边观察,深色运动服的口袋里装着一本植物图鉴,正对照着辨认不同的杂草。他蹲在一株异型莎草前,放大镜下的叶片纹路清晰可见,像一张复杂的地图。“爷爷,这草的根是须根,和水稻的根不一样,” 他指着图鉴上的图片,“老师说认识杂草才能更好地除掉它们,就像打仗得先了解敌人一样。”
望塬把拔下来的杂草扔进竹筐,粗糙的手掌在念禾的头上揉了揉:“说得对,每种杂草都有它的性子,稗草要趁小拔,莎草得断它的根,不然过几天又长出来了。” 他指着远处一片长势整齐的稻田,“你爸小时候跟着我除草,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水泡,现在有了机器,省力多了,但这辨草的本事不能丢。”
望梅带着县农业局的技术员走来,夹克衫的手里拿着一份《绿色防控技术手册》,正和技术员讨论着什么。“这生物防治方法真不错,” 她指着手册上的图片,“放养赤眼蜂能防治稻纵卷叶螟,既不用打农药,又能保护生态。” 田埂上的几个蜂巢箱己经安装到位,里面的赤眼蜂正准备破茧而出。
虎子扛着一个工具箱在检修除草机,橘红色反光背心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螺丝刀,正在调整刀片的角度。“这刀片得和水面保持 30 度角,太高了割不干净,太低了容易铲起泥土,” 他转动着调节螺丝,金属摩擦声在田埂上格外清晰,“赵强哥说这机器的刀片磨损得快,我换了个耐磨的材质,能用得更久。”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望塬招呼大家到树荫下歇脚。田埂上的凉棚里,村民们围着竹筐吃饭,粗瓷碗里的糙米饭拌着腌菜,吃得津津有味。周静文端来一盆绿豆汤,里面放了些薄荷叶子,清热解暑。“这绿豆是去年自己种的,” 她给每个人盛汤,“夏天出汗多,喝点绿豆汤补补水分,下午才有劲干活。”
望川打开笔记本电脑,深棕色皮夹克搭在一旁的石头上,屏幕上显示着稻田杂草分布图。“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咱们村的杂草覆盖率比去年降低了 8%,”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机械化除草结合人工拔除,效果比单纯用农药好,还能减少土壤污染。” 他调出一组数据对比,传统除草和现代技术结合的地块,水稻长势明显更好。
念禾的植物图鉴上己经画满了各种杂草的素描,深色运动服的袖子上沾着些草汁。他跑到望川身边,指着其中一幅画:“叔叔,你看我画的稗草生长过程,从发芽到开花都有,老师说可以投稿给农业杂志的少儿专栏。” 画旁边还标注着除草的最佳时间,是他按望塬的指导记录的。
望川接过图鉴,金色钢笔在画旁写下几句评语:“观察细致,记录准确,颇有科研精神。” 他的目光落在念禾认真的脸上,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欣慰的光,“等你再长大些,可以帮我记录试验田的杂草生长数据,咱们爷俩合作搞研究。”
望梅和技术员在查看生物防治的效果,夹克衫的领口别着一个工作证,正清点蜂巢箱里的赤眼蜂数量。“这些蜂己经开始工作了,” 她指着一片稻叶上的虫卵,“你看这被寄生的虫卵,颜色己经变深,说明赤眼蜂成功产卵了,过几天就能孵化出小蜂,继续捕食害虫。” 技术员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病虫害预测模型,能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虫害。
午后的一场小雨来得及时,淅淅沥沥的雨丝落在稻田里,给翠绿的秧苗洗了个澡。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凉棚下避雨,望塬却趁着雨小,抓紧时间拔除田埂边的杂草,深蓝色中山装的肩头被雨水打湿,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这雨能让杂草的根泡软,更好拔,”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干活就得抓住老天爷给的机会,不然等太阳出来,土一硬就难拔了。”
赵强把除草机开到凉棚下,深蓝色棉工装的帽檐上滴着水珠,他拿出一块抹布仔细擦拭机器上的泥水:“这机器怕受潮,得擦干了才行,不然零件容易生锈。” 他的手指在刀片上轻轻拂过,检查是否有磨损,“虎子说得对,机器也得像牲口一样精心伺候,才能干活给力。”
周静文在凉棚里给大家分发姜茶,靛蓝色粗布褂子的口袋里装着一块生姜,是早上特意带来的。“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别淋了雨着凉,” 她把一碗姜茶递给望塬,“这雨下得好,既能除草又能滋润秧苗,真是及时雨。” 凉棚外的雨帘中,秧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向人们点头致谢。
雨停后,天边出现一道淡淡的彩虹,横跨在稻田上空,像一座七彩的桥。望塬走出凉棚,赤脚踩在的田埂上,泥土从脚趾缝里挤出来,带着清新的气息。他望着整片稻田,经过除草的秧苗显得更加精神,株株挺立,像一队队整齐的士兵。
念禾举着手机在彩虹下拍照,深色运动服的裤脚沾满了泥水,镜头里的稻田、彩虹和远处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张照片要设成手机壁纸,” 他兴奋地展示给望塬看,“老师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比城里的风景画还好看。”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稻田里,给翠绿的秧苗镀上了一层金色。望塬背着满满一筐杂草往家走,竹筐的重量压得他的肩膀微微下沉,却迈着稳健的步伐。田埂上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露出的泥土,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环绕着稻田。
望川把今天采集的土壤样本整理好,深棕色皮夹克的口袋里装着一份初步分析报告,上面写着:“建议在稗草密集区减少氮肥使用量,增加钾肥比例,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他的金色钢笔在报告上签下名字,准备明天送到农业站进行进一步检测。
周静文带着妇女们收拾晾晒的草药,靛蓝色粗布褂子的围裙里装着一些刚摘的野草莓,是在田埂边发现的。“这些草莓给孩子们当零嘴,” 她把草莓分给大家,“今天除草累了,吃点甜的解解乏。” 她们把晒干的草药装进麻袋,准备明天和有机肥混合发酵。
念禾的植物图鉴上又多了几种杂草的记录,深色运动服的书包里装着一些杂草标本,是用吸水纸压好的。他趴在灯下写观察日记,其中一段写道:“除草虽然辛苦,但看到稻田变得干干净净,秧苗长得更精神,就觉得很值得。原来种地和做学问一样,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一点马虎。”
深夜的稻田里,青蛙的叫声更加响亮,像在演奏一首丰收的序曲。望塬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漆黑的稻田,那里的秧苗在夜色中静静生长,积蓄着力量。他知道,除草只是种田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后面还有施肥、防虫、灌溉等许多工作要做,但只要精心照料,这些秧苗一定能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的季节。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望塬又来到了稻田边,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他弯下腰,仔细检查着每一株秧苗,拔除那些昨晚冒出来的杂草,动作熟练而认真。远处的田埂上,赵强的除草机己经开始工作,望川拿着记录本在观察数据,周静文带着妇女们在准备肥料,念禾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路过稻田时,还不忘和爷爷打个招呼。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河谷地,稻田里的秧苗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望塬首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稻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勤劳肯干,用心付出,黄土地总会给予丰厚的回报,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真理,也是这片土地永恒的承诺。
每时每刻都很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