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春醒试新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立春的冻土在朝阳里渗着水珠,望塬己经蹲在育苗棚的畦垄边,深蓝色中山装的肩头搭着件半旧的蓝布衫,手里攥着把牛角点播器,器身上的刻度被得发亮。他往细沙拌的营养土里戳着穴,每个穴的深浅都像用尺子量过,“老辈人说,立春试种,十年不哄,” 他捏起粒 “小金黄” 玉米种往穴里放,指尖的老茧蹭过种皮,留下淡淡的痕,“这试种得用‘三土’,河滩沙、菜园土、灶心土,按三分掺,就像给娃调奶,稠稀得刚好。”

周静文提着藤篮从灶房走来,紫棉袄外的靛蓝围裙沾着些面粉,是刚烙春饼时蹭的。篮里的搪瓷盆盛着荠菜鸡蛋馅,翠绿的荠菜混着金黄的蛋碎,像把春天揉进了盆里。她往棚角的石桌上摆着碗筷,银镯子在盆沿上磕出 “叮当” 的响:“我烙了些春饼,” 她用抹布擦着石桌上的泥土,“立春咬春,百病不生,去年你试种冻得拉肚子,今年我给你煮了姜茶。”

望川举着相机在育苗棚里游走,黑色冲锋衣的拉链敞着,露出里面印着 “春播” 字样的白 T 恤。他的镜头对准望塬点播的手指,牛角器在土里的落点精准,每三个穴形成个正三角形,像给种子摆了个聚气的阵。“哥试种总留着‘对照区’,” 他对着镜头低语,屏幕上的畦垄分成整齐的几块,“老种新种各占半亩,说要让土地自己选,这法子比农科院的对比试验多了份敬畏 —— 今早他特意在老种区撒了把去年的谷糠,说要认认土气。”

念禾穿着红色小棉袄蹲在畦边,怀里抱着个铁皮小盒,里面装着他收集的 “五彩种”,黑豆、红豆、绿豆在盒里滚来滚去,像颗颗会发芽的宝石。他的棉鞋在湿土里踩出小小的坑,小脸蛋贴着望塬的胳膊:“爷爷爷爷,为什么新种要和老种分开住?” 望塬往他盒里放了粒白色的荞麦种,籽粒在阳光下像块小水晶:“新种得适应咱家的土,老种是引路人,就像你转学,得先认识新同桌。” 念禾把荞麦种埋在两畦中间,小手拍着土:“让它当翻译,新种就懂老种的话了。”

赵强推着辆平板车进棚,军绿色棉大衣的拉链敞着,露出里面印着 “春耕” 的红马甲,车斗里的育苗盘码得像座小塔,盘里的营养钵冒着的芽。“望塬哥,这盘我浸了整夜温水,” 他往畦边卸着盘,军靴在地上跺出闷响,“虎子说这基质比您老的三土肥效高,我特意留了两盘按您的法子拌的土,看看哪个出芽快。” 他突然压低声音,“望梅姐谈成了个有机农场的合作,要咱的试种数据,虎子正连夜做检测,说不能丢了老黄家的脸。”

虎子蹲在育苗检测台前,橘红色反光背心外罩着件灰夹克,手里的温湿度计正 “滴滴” 地跳,屏幕上的 “22℃/65%” 字样闪着绿光。他往培养皿里的种子上滴着生根剂,“郑单 958” 玉米种的胚根在显微镜下像条小白龙。“望塬爷,这温度正合适,” 他往检测报告上贴标签,红印落在 “2025 年立春” 上,像朵刚绽的迎春花,“就是您老的三土缺磷,我掺了点骨粉,不影响老法子的魂。” 他从恒温箱里抱出个育苗盘,“您看这组,催芽三天就露白,比自然出芽快两天,就是得天天盯着,不像您的法子省心。”

望梅站在合作社的展示架前,湖蓝色羽绒服的袖口沾着些泥土,是刚才查看试种畦时蹭的。她的手指在 “有机合作协议” 的条款上划过,眉头随着笔尖起落 —— 农场要求每月提供检测报告,还得派技术员指导种植,这对人手紧张的合作社是个挑战。“张婶带俩人整理试种记录,” 她突然扬声喊,声音撞在棚膜上弹回来,“小李跟我去县城买新的检测设备,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不专业!”

王婶坐在棚角的小马扎上编草帘,深蓝色头巾的绒球随着手指起落,草帘上的 “春” 字刚编了一半,柳条在她膝间弯成柔和的弧。“这草帘得用立春前的柳条编,” 她往草里掺着些迎春花枝条,“软和,护苗不扎根,当年我男人试种时总用我编的帘,说看着就有春意,苗儿长得也欢。” 周静文往她手里塞了副毛线手套:“您老戴上这个,柳条都把手指勒红了,血珠渗在草里像点了朱砂。”

日头爬到棚顶的天窗时,望塬把牛角点播器放进竹篮,蓝布衫的前襟沾着些湿土,像泼了片淡绿的墨。他坐在石桌旁卷春饼,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黄土地上的年轮》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荠菜馅的清香混着饼的麦香往鼻子里钻,咬下去的 “咔嚓” 声里裹着脆嫩的春意。“这基质是肥,” 他望着虎子的育苗盘,饼卷在手里转了个圈,“可不如三土养根,去年用基质育的苗,根须看着旺,一栽就蔫,当年我爹总说,土是苗的娘,亲娘的奶最养人。”

周静文往他碗里倒着姜茶,姜块在碗底沉成小小的山:“快趁热喝,下午还得给老种区盖草帘,” 她把棉布手套往他手里塞,手套指腹缝着块补丁,是用去年的种袋布做的,“戴上这个,别像去年似的让冻土冻裂了手,血珠滴在种子上怪心疼的。” 望塬的手指在补丁上捏了捏,粗糙的掌心蹭过棉布:“还是你做的合手,城里买的那些,花哨得像唱戏的行头。”

望川的相机镜头扫过育苗棚的忙碌:望塬往土里点着种子,牛角器在阳光下划出金色的线;虎子的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着数字,像给春天数着节拍;望梅的湖蓝色身影在畦垄间穿梭,手里的笔记本记着密密麻麻的字,像在给苗儿写家书。这些画面在镜头里流淌,像首关于苏醒的歌。

下午的风带着暖意钻进棚膜,望塬开始给老种区盖草帘,王婶编的 “春” 字在阳光下格外鲜亮。“这帘得盖成‘人’字形,” 他往帘角压着石块,动作匀得像给苗儿盖被子,“下雨能流水,晴天能透气,当年我爹盖帘总留三寸缝,说要让苗儿闻闻风里的春意。”

虎子的检测报告终于写完,他往望梅手里递着纸页,上面的 “发芽势 92%” 字样被红笔圈着:“这组数据能拿得出手,” 他指着图表上的绿色曲线,“比农场的要求高五个百分点,就是得天天记录,不能偷懒。” 望梅往报告上盖合作社的章,红印落在虎子的检测章旁,像两滴落在宣纸上的朱砂。

念禾的铁皮盒里装满了各种新芽,他举着盒往望梅那边跑,红色的身影在棚里像团跳动的火。“梅姨梅姨,这些芽芽能长到天上去吗?” 他把盒里的豆苗倒在检测台上,的芽尖蹭着虎子的显微镜,逗得大家首笑。望塬蹲在旁边,用手指给芽苗培土,眼里的笑意像棚外的阳光,暖得能化开最后一块冻土。

傍晚的霞光给棚膜镀上了层金,望塬站在育苗棚的门口挂红灯笼,灯笼穗上的迎春花枝条在风里轻轻晃。“老辈人说,立春挂灯,苗儿不冷,” 他往绳结上呵着气,白雾裹着暖意落在灯笼上,“当年我爹总在棚口挂灯,说能给苗儿照路,让它们知道春天来了。” 赵强的平板车推着新到的基质往棚里送,军绿色的身影在暮色里像座移动的山。

虎子把最后组数据输入电脑,橘红色的身影在灯光下像块温暖的炭。“望塬爷,这是生长预测模型,” 他往屏幕上点着鼠标,绿色的曲线在黑色背景上爬得欢快,“按这速度,清明就能移栽,比您老的法子早十天。” 望塬往他手里塞了块春饼:“早是好,可别催得太急,苗儿也得喘口气,就像你小时候,饭喂快了会噎着。”

望川整理相机存储卡时,发现最后张照片是望梅在合作协议上签字的瞬间,湖蓝色的袖口压着张育苗草图,上面的老种区和新种区像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他突然觉得,这些破土的新芽就像棚里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土壤里,正把根须扎得更深。

立春的月亮爬上棚顶时,育苗棚的灯还亮着。望塬坐在畦边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脸上的皱纹,像黄土坡上刚解冻的沟壑。周静文端来碗热腾腾的小米粥,粗瓷碗上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也模糊了两人鬓角的白。

“明儿别来太早,” 周静文往他碗里放着红糖,“苗儿也得睡够觉。” 望塬的烟袋锅在石桌上磕了磕:“立春的苗得看三遍,早看芽,午看叶,晚看根,不然闷着了不知道,当年我爹守着试种棚,说听着芽顶土的‘噼啪’声,比听戏还舒坦。”

念禾躺在炕头睡着了,怀里抱着个画满芽苗的布偶,梦里准是又在给种子盖被子。望川给他掖好被角,发现枕头下的画纸上,新芽们举着小旗往土里钻,每个旗上都写着 “立春” 两个字,像群奔赴春天的小战士。

夜风带着暖意掠过棚顶,把灯笼吹得轻轻晃。望塬锁门时,突然回头望了眼,月光透过棚膜照进来,给那些沉睡的种子镀上了层银,像撒了把碎钻。他知道,这些试种的新芽里藏着的,不只是秋天的收成,是黄土地的苏醒,是老辈人的期盼,只要还有人在立春试种,这日子就永远带着破土的劲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www.220book.com/book/SUQ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