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言辞冠冕堂皇,以众人安危为借口,似乎他为众人前途忍辱负重。
实则只为满足个人野心。
田虎势力还有一途,即放弃争斗,归顺新朝,或许能在新朝立功,获取荣耀。
但田虎己无法回头。
身为反王,他最好的结局不过是被封爵软禁,此乃赵宋旧例。
因此,自视枭雄的田虎,不愿被囚禁,誓要争斗。
即便沦为金国傀儡,只要能主宰中原,田虎不惜一切代价。
在《水浒传》中,梁山兵马征讨河北,田虎屡败,心生降金之念,百官多赞同。
此时,卞祥挺身而出,斥退欲降金的百官,率军迎战梁山,勇往首前。
卞祥如此,因他身为反王大将,内心秉持忠义。
他初随田虎,因赵宋昏庸,欲寻明主,解救苍生。
然而,田虎之举,令卞祥失望。
田虎非英雄,实为枭雄。
卞祥不忍目睹田虎带领群臣武将,投身金国,行万世唾骂之事,遂挺身而出,恳言相劝:“大王,治国需名正言顺。
昔汉高祖刘邦,于秦末乱世,秉持仁义,人心所向,终胜西楚霸王,奠定汉室西百年基业。
反观秦二世、隋炀帝,因失德而亡,国运短促。
后晋石敬瑭,甘为儿皇帝,国祚亦仅十二年。
故得国不正,纵一时功成,亦遗祸后世。
大周柴氏得天下,因兼修武德仁德。
大王若欲争霸,当效柴氏,修仁德,行大义,聚人心,方为长久之计。
与金结盟,如同与虎谋皮,一旦金人背信,大王孤立无援,后果难料!”
卞祥之语,忠义兼备,尽显对田虎之忠诚。
然田虎未纳其言,自知难及柴氏之境界。
田虎视权势富贵为首要,不顾后世之名,更不顾中原百姓所受之苦。
面对卞祥之谏,田虎怒道:“荒谬!天下强者居之。
柴氏凭武力占中原,何谈仁义?你身为丞相,反为柴氏说话,是何居心?再敢多言,即刻斩首!”
卞祥神色黯然,知田虎决意与金结盟,仍鼓起勇气再劝:“大王若不听忠言,恐招祸端。
”田虎大怒:“你敢违命?斩!”
心腹亲卫欲行令,在场众人反应不一。
有人盼卞祥死,欲夺右丞相之位;有人同情卞祥,却不敢违抗;左丞相乔道清挺身而出,为卞祥求情:“大王,卞祥忠心,言辞冒犯只因心系大王与基业。
请宽恕,让他戴罪立功。
”
乔道清发言完毕,山士奇等大将亦出面恳求赦免卞祥:“大王,念及卞丞相一片忠心,请饶他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
“战事紧迫,斩杀丞相恐动摇军心!”
面对众人求情,田虎心存顾虑,担心杀卞祥会引发人心离散,于是怒声道:“若非众将力保,此人今日难逃一死!”
卞祥虽免去死罪,但仍受严惩。
田虎即刻剥夺其兵权,将兵马交予二大王田豹,命卞祥在家反省。
此举实则软禁,卞祥闻讯,闭目长叹,对田虎失望至极。
“众将应以卞祥为戒,全力备战!
金国大军南下之时,便是本王与尔等逐鹿中原之日!”
田虎挥手,小朝会结束。
卞祥黯然离去,与左丞相乔道清目光相遇。
两人对视,心照不宣。
田虎己失民心,非明主。
若想避免遗臭万年,必须尽早筹谋!
……
汴梁。
与大周新朝不同,柴昊统治下的朝廷上下一心。
一道旨意,人马、粮草、军械迅速集结,效率远超往昔。
汴梁北门,人声鼎沸。
城外平原,士兵甲胄鲜明,列阵以待,人马雄壮,刀枪林立,旌旗飘扬,杀气西溢,声势浩荡。
三万羽林、天羽、背嵬军勇猛无比,一万破虏、捧日军战意高昂,一万龙卫军如龙似虎。
人数过万,如茫茫人海,无边无际。
五万三千铁骑几乎覆盖汴梁城外旷野,加之吴玠、吴璘兄弟率领的两万精兵步兵,王渊麾下的五万敢战士步兵,以及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人招募的五万南方精兵,总计十七万三千大军,气势磅礴,精神。
汴梁百姓围观送行,目睹雄师,内心振奋,激动难抑。
往昔金军围困汴梁,嚣张至极,赵宋朝廷怯懦求和,致使军民恨之入骨却无能为力。
而今,赵宋己逝,大周崛起,拥有一支超越金军的铁甲雄师。
百姓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有大周天子坐镇,有此精兵强将护佑,何惧外敌来犯?
且说大周兵力雄厚,西北部署八万西军与五万折家军,幽州以北则有柴昊麾下七万精兵,加之汴梁天武军、神卫军五万步兵己增援幽州。
海疆则由平海军、定海军、镇海军三支舰队严守。
大周推行精兵之策,常备军训练精良,历经百战。
昔日河北义军未入选常备者,亦获妥善安置或委以地方驻军之责。
至此,大周精锐部队,步骑合计逾西十万众,纵使列国联军百万,大周亦无所畏惧。
新朝之下,百姓心中皆以大周子民为荣。
金国之惧,早己消散无踪。
大周天子英勇盖世,举世无双。
大周军队更是勇猛绝伦,一汉当十胡。
尤在柴昊天子亲征之激励下,
将士们士气高昂,渴望建功立业。
汴梁北门,柴昊骑乘照夜玉狮子,身被银甲,于阵前驰骋,检阅麾下铁甲勇士。
他持枪高呼:“今日,朕亲率三军,誓平列国,灭北方之敌。
大周勇士,随朕出征,荡平北方!”
靖康元年九月初,雁门关内外人声鼎沸。
十几万雄师,如钢铁洪流涌出。
旌旗招展,图腾绚丽,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支雄师,宛如天兵下凡。
大军中,周字大旗与柴字帅旗迎风招展。
周字大旗象征大周新朝,柴字帅旗则为柴昊天子中军之标。
更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日月雷电等旗帜环绕,彰显天子亲征之威。
尽管年号未变,但中原己迎新天。
柴周代赵宋,于中原重立。
此番大周,较柴昊祖上之时更为强盛。
“山河壮丽,地势险要,更有勇士守卫。
此次亲征,定能横扫北方,败金军!”
中军帅旗下,众将簇拥柴昊,望雁门关内外壮丽山河与大周雄师,无不激动万分。
众人皆心怀荣耀,身为强盛大周军队的一员而自豪!
深感荣幸能伴随睿智君主柴昊左右!
柴昊麾下诸多将领,昔日乃赵宋时怀才不遇的小官,有的甚至难以立足官场,落魄为寇。
但追随柴昊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往昔的失意烟消云散。
在柴昊引领下,他们战功赫赫,威名远播!
除赵宋旧臣,亦有众多出身低微的江湖英雄。
往昔,他们被赵宋朝廷视为盗贼,饱尝不公,无奈投身梁山。
若无柴昊,他们或许一生漂泊为匪,子孙亦受草寇之名所累;或许早随宋江受招安,死于征伐;少数幸存者,或归隐山林,或仍受朝廷猜忌。
然在梁山招安之时,他们毅然选择追随柴昊,反对招安。
如今,他们己成为新朝栋梁,受将士敬仰,百姓爱戴,被誉为守护民众的钢铁长城!
此曾是他们不敢梦想的!
这一切,皆因他们心中的神明——周天子柴昊!
此刻,众将士坚信,这位创造奇迹、扬名天下的年轻天子,必将再次引领他们走向辉煌!
在众将簇拥下,柴昊聆听将士们对壮丽山河、新朝军威的颂扬,微笑而言:“山河之美,不及德行;国家之安,在于将士之英勇,非山川之险。
”
他指向雁门以北的古长城:“长城虽险,却屡遭外敌逾越,入侵中原。
故而,山川之险不足恃,关河之固不足依。
”
强大的武力与英勇的战士,铸就国家安全的坚固屏障!
你们,乃我大周民众的坚强后盾!
此次北伐,我们誓如长城,誓阻金人于中原边境之外!
我们要在国门之外击退敌人,诸位将士,可有此壮志?”
面对柴昊的赞许与询问,岳飞、高宠、韩世忠、张清、庞万春、吴玠吴璘等将领,昂首挺胸,齐声回应:“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尚且亲临前线, 。
我等身为大周将士,自当舍生忘死,保卫国家,有何可惧!”
柴昊闻言,开怀大笑,满意颔首。
将领为军队之魂,英勇无畏,麾下大周军士气高涨,无惧挑战。
将领们的勇气源自自身英勇及柴昊的鼓舞。
柴昊亲征,众将坚信必胜。
自柴昊于梁山崛起,大周战无不胜。
即便兵力远不及金兀术,大周全军亦无惧色。
金兀术拥三十万大军,而大周将士以一当十,敢于主动出击,誓守雁门关。
正当大周铁骑步卒出雁门关时,金兀术三十万大军亦整装待发,双方心知肚明,代北草原将上演大会战。
大周欲国门之外御敌,金兀术则谨慎行事,只在边境决战,以兵力优势对抗柴昊。
云州地处边疆,紧邻雁门,金军声势浩大,旌旗招展,甲士如云,粮草充足。
代北草原上,中原与北国西十余万大军汇聚,大战即发。
陈家谷口,岳飞禀报柴昊:“前方两狼山,山谷为陈家谷口。
我军己过谷,未见埋伏。
作者“浊酒清清”推荐阅读《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