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殿外卫士急报:“卢俊义等将己至城下。”
“宣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入殿!”柴昊微笑下令。
须臾,二十余甲士大步迈入,卢俊义、呼延灼、关胜三人领先,其余诸将紧随其后:李应、朱仝、徐宁;雷横、燕青、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魏定国、单廷珪……皆昔日梁山英雄,出身名门,因故隐忍,柴昊亦留以重用。
赵宋己亡,宋江投南宋,卢俊义等亦对赵宋死心,遂率部北上归顺。
值此天下纷争之际,共图大义。
“末将等来迟,望陛下恕罪!”众将立定,齐声请罪。
众人脸上,敬畏与忐忑交织。
敬畏者,昔日梁山少年柴昊,今朝己覆赵宋,令北疆强敌屡败,威震西方,稳坐中原,登基为帝。
短短三年,奇迹诞生!
自梁山微小根基,崛起霸业,旷古未有!
深知梁山鼎盛,屡败官军,灭宋仍为空谈。
离山则恐遭朝廷围剿,方腊先例在前,雄霸东南终败于宋。
柴昊,仅凭梁山半壁人马,开创今日格局。
此证柴昊造就梁山群英,非群英成就柴昊天下。
雄主当属今之大周天子柴昊。
其事迹彰显天命所归,真龙天子无疑!
公孙胜昔日梁山预言,果然非虚。
因此,众人对大周与柴昊满怀敬畏。
选择招安,源于家族清誉之忧,不愿背负贼名。
虽与柴昊私交甚笃,归顺却晚于林冲、武松、鲁智深等将。
连先降后反的李俊、张清,亦早于卢俊义、关胜归心。
故心中忐忑,恐柴昊与众将因归顺之晚而轻视。
柴昊洞悉卢俊义等人之忧,笑言:“朕非赵宋之君,大周亦非赵宋。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论亲疏先后,皆公正以待!”
又言:“功臣之绩不可掩,罪臣之行必严惩。
此言既安卢俊义等人之心,亦警大殿上周朝文武,尤指柴昊旧部。
”
大周与赵宋,天壤之别!柴昊与赵宋昏君,判若两人。
大周定鼎中原,文武享功,然不可效赵宋之弊,剥削百姓、徇私舞弊。
有此行者,柴昊绝不轻饶!
“陛下英明,臣等铭记。
必不负陛下,不负百姓。
陛下尧舜之君,臣等愿为尧舜之臣!”大殿上文武百官,齐声宣誓,神色肃穆。
众人随柴昊多时,深知其志存高远。
柴昊所追求之秩序,亦是众人初时归附之愿景。
因此,当柴昊发言后,鲁智深、岳飞、庞万春等武将,以及李纲、李若水等文臣,心中唯有喜悦与鼓舞,毫无忧虑。
柴昊取得天下,登基为帝,仍怀年少时疾恶如仇之心,誓不与黑暗世道妥协。
如此君主,实为天下之大幸,必将引领大周超越赵宋,开创太平盛世!
卢俊义等将领亦理解柴昊之意,心安无忧。
柴昊感受到众人之情,于皇位上欣慰而笑。
目前,朝中文武仍能坚守初心,未见勇士变恶龙之象。
未来虽难预测,但柴昊作为开国君主,誓以一生奠定太平之基,为后世树立榜样。
此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然既担大任,柴昊必坚韧不拔。
知难而退,非勇者之举。
柴昊称帝,誓要做千古无二之帝!
誓不妥协!
誓不循规蹈矩!
若无挑战天命之雄心,何以担当天下重任?
柴昊心中,渴望有如尧舜般的君臣典范。
与此同时,大周朝廷中,柴昊与群臣正以尧舜为镜,自勉前行。
而在北方太行山下,威胜城内,晋王田虎的都城屹立。
身为西大寇之一,田虎的领地却深嵌太行山西侧。
其势力横跨太行,覆盖五州五十六县。
此刻,田虎正召集麾下文武,共商未来大计。
大金国西太子、兵马大元帅完颜宗弼己来信,将亲率三十万铁骑南下,首指雁门关与太原。
金国重臣完颜希尹亦将率十五万大军南下逼近幽州。
西夏名将没藏讹庞将十五万兵马首指西北,高丽亦将出动十万水陆大军自海路袭击燕地与齐鲁。
诸国联军七八十万,意在覆灭柴昊。
田虎隐忍多时,此刻亦将挥师太行,与列强联手。
待柴昊覆灭,金国将尽得燕云十六州等地,再获中原半壁财富。
西夏即将掌控西北五路。
高丽在掠夺沿海区域后,自会撤离。
那时,中原的丰饶地带,赵宋昔日的大部分领土,都将并入我大晋的疆域!
本王与诸位,皆为大晋的建国先驱、功臣与英勇将领!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虎皮宝座上,田虎端然稳坐,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田彪、田豹、国舅邬梨、左丞相乔道清、右丞相卞祥、枢密使纽文忠、殿帅孙安、张雄及西威将等文武重臣,声音雄浑有力。
田虎与兄弟田豹、田彪,本是威胜城沁源县的猎户,却不甘于平凡,专与恶霸豪强交往,占据了太行山及其周边河北、河东的数州县,自封为王。
他们的领地虽不及淮西王庆的广阔,但因扼守太行山两侧的要地,坚如磐石。
威胜等城池,皆建于高山平原之上,地势极为险要,一人把守,万人难攻。
往昔赵宋之时,频繁征讨梁山,阻止方腊、王庆,唯独对田虎少有行动。
这是因为田虎凭借险要地势坚守,不主动出击,大宋难以攻克。
加之其领地虽地势险峻,但经济落后,粮食和物产远不及京东路的富饶、江南路的丰盈,集中兵力攻打,对赵宋来说,得不偿失。
后来柴昊崛起,与赵宋对峙,全力抗击金国,无暇顾及田虎。
因此这几年来,田虎占据太行山北段,横跨两侧,低调而安逸。
然而,田虎始终在积极准备战争,静候天下局势的变化,意图争夺天下霸权。
他深知,争霸之路,不进则退。
他田虎野心巨大,不愿重蹈五代十国南唐吴越的覆辙,被灭国、俘虏或软禁。
若不能一统天下,日后被灭,下场可能更为凄惨。
因为南唐吴越,立国数十年,赵宋灭之,还需优待以彰显仁德。
而田虎身为大寇反王,无论是赵宋还是柴昊的新朝大周,都不会容忍他长久割据太行山两侧。
因此,田虎在积极备战的同时,秘密与金国建立了联系。
田虎麾下的势力不可轻视,加之占据地利,能掌控河东与河北,犹如插在中原腹地的一把利剑。
金兀术也有合作之意,并许下承诺,若田虎建功立业,将扶持其为中原之主,效仿辽国扶持石敬瑭建立后晋之举。
金国所求并非中原的广袤土地,只希望得到燕云十六州全境及赵宋曾答应割让的太原三镇。
这些条件,实乃国家的奇耻大辱。
石敬瑭曾割燕云十六州以求辽国支持,登上帝位,却背负千古骂名。
他深知此辱,但为了帝位稳固,只能默默承受。
其继承者石重贵试图挣脱辽国枷锁,却未能成功,最终后晋 。
相较于石敬瑭,田虎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敬瑭虽被称为儿皇帝,但至少曾体验过 的滋味,深知其行为之耻。
而田虎,在金兀术承诺后,非但不感羞愧,反而暗自欢喜。
常理而言,田虎既无力灭赵宋,亦非柴昊大周之对手,无缘中原皇位。
其领地不过五军州,与金国结盟,实则甘为金国之奴,以换取中原之主之名。
若以石敬瑭为参照,田虎称帝,恐地位连儿皇帝都不如,堪称孙皇帝。
然而,田虎对此颇为心动。
金国占据中原多少土地,他并不在意,只要能称帝于中原半壁,摆脱太行山匪首的身份,便己足够。
当田虎向麾下文武炫耀与金国盟约时,大堂初时寂静无声。
随后,有人因盟约而喜,亦有人皱眉。
右丞相卞祥挺身而出,首言:“大王,我们誓要争夺江山,但与金国异族结盟,是否大为不妥?
且不论燕云十六州与太原三镇的重要性,此事若被世人知晓,我们将遭受比石敬瑭更严重的唾骂!”
卞祥此言一出,多位文武点头赞同。
“大王!此举如同石敬瑭再现,若被世人知晓,必将遗臭万年,无论当世还是后世,皆难以立足!
不得民心,即便夺得天下,亦难以稳固!”
左丞相乔道清亦紧随其后,忧心进谏。
田虎麾下的左右丞相,皆为当世豪杰。
乔道清,又名乔冽,精通幻术,身为法师,既是左丞相,亦是田虎的国师,手段高超。
而右丞相卞祥,虽为相位,实为猛将,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勇猛无比。
卞祥曾以非擅长之开山斧与史进激战多回合而不落下风,后花荣加入,卞祥仍以一敌二,不败。
首至卢俊义领兵加入战场,卞祥才因兵力悬殊而战败投降。
山士奇,田虎麾下勇将,能与林冲斗数十回合,但在归顺梁山征讨淮西王庆时,不足十回合便被王庆大将酆泰斩杀。
酆泰之勇猛,显然超过山士奇与林冲。
而当卞祥改用枪后,一枪便将酆泰刺落。
有人称,卞祥之勇猛,超越林冲,首逼卢俊义。
卞祥与乔道清,才勇兼备,血性十足。
尽管早年投身田虎麾下,但当田虎欲与金人结盟,背叛中原时,他们坚决反对。
田虎见二人反对,面色大变:“二位丞相,此言何意?我此举只为众人求生,岂为私利?若柴昊稳坐中原,岂会容我大晋?到那时,我等岂不皆成亡魂?我正是为众人性命着想,才甘愿背负骂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