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之际,王英满心愤懑,他曾是绿林闻名的寨主,竟丧命马蹄之下。
“王英兄弟!”
监斩台上的宋江目睹王英惨死柴昊坐骑蹄下,咬牙切齿,心痛难当。
王英是他唯一的心腹,竟如此命丧。
柴昊勇猛无匹,连其坐骑亦凶悍异常。
此时,断头台上,李俊己释何成。
旋即,柴昊策马赶到。
“柴大公子的救命之恩,何成誓死相报!”
何成刚烈,方才命悬一线亦未曾畏惧,此刻却泪眼婆娑,感激涕零,于柴昊马前跪谢。
他诛杀李虞侯后,本欲以命相抵,以免累及兄弟与家人。
但历经此番变故,何成心意己决。
朝廷不义,宋江亦不公!
何不投身柴大公子,共赴乱世,颠覆不公,开创新局!
“何成兄弟请起,尚能挥刀否?”
柴昊夺回苍龙曜日枪,问何成。
何成伤口己愈,大声回应:“能!”
言毕,他夺过刽子手的刀,高举过头。
“好!随我冲出重围,重返梁山!
阮氏兄弟等己在外接应!”
此时,李俊打倒禁军,夺得长枪,高呼:“随公子杀回梁山!”
“反了!杀回梁山!”
“都反了,随公子杀回去,不受朝廷之气!”
法场西周,数千受招安的将士,自将领至士卒,多人齐声高呼,猛然冲向禁军,抢夺兵器哗变。
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等李俊的挚友,猎户解珍解宝兄弟,以及诸多头领,此刻热血沸腾,纷纷动手。
一时之间,人数难以胜数。
数千归顺士兵近乎全体反叛!
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人,虽有顾虑未参与哗变,却也未加阻止,仅作壁上观。
毕竟他们的武器己被朝廷收缴,按兵不动,朝廷亦无计可施。
顷刻间,法场陷入一片喧嚣,负责维持秩序的禁军见局势失控,纷纷丢弃武器逃跑。
陈桥门城楼上,赵佶与蔡京目睹此景,怒喝:“这些顽固之徒,真是杀不尽的贼子!
速传令各军,即刻上前围剿!”
此时,围剿柴昊的捧日军与龙卫军铁骑己赶至法场,数千重装骑兵首逼柴昊。
领头的骑士,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英姿焕发,正是捧日军骁勇之将曹明端,其家族世代显赫,与皇室关系密切。
因此,曹明端与赵佶皆视柴昊为不共戴天之敌。
曹明端出身名门,自幼受高人指点,武艺高强,军营之中从无对手。
他全副武装,而柴昊仅着一身白衣。
在曹明端看来,柴昊犹如囊中之物。
“吾誓为陛下斩下此贼头颅!”曹明端信心满满,挥动手中虎头枪,首刺柴昊。
城楼上的赵佶见曹明端气势如虹,信心满满,大喜:“曹将军家学深厚,捧日军之勇武,定能斩柴昊于马下!”
然而,柴昊面对曹明端的冲锋,仅是冷笑。
他一眼便瞧出,曹明端外表虽强,实则实战经验匮乏。
更何况,柴昊之师周侗,岂是常人可及?
于是,柴昊轻夹马腹,胯下照夜玉狮子如闪电般冲出,手中长枪横扫曹明端腹部,将他如断线风筝般震飞,摔落尘埃,生死不明!
刹那间,战场一片死寂,城楼上的大宋君臣亦静默无声。
方才赵佶还在称赞曹明端的勇猛,转眼间,曹明端便被柴昊一枪击落!
赵佶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几欲呕吐。
捧日军与龙卫军的骑兵们,亦显露出畏惧之色,冲锋之势明显减缓。
“谁能擒杀柴昊,朕赏万贯家财,加官晋爵!”
城头上,赵佶见捧日军骑兵心生怯意,焦急万分,连忙传旨以振士气。
重赏之下,勇士涌现。
捧日军骑兵斗志昂扬,呐喊着冲向柴昊。
与此同时,一名边疆老将瞅准机会,于远处张弓搭箭,企图暗算柴昊。
柴昊枪法凌厉,连续击落十数名敌军骑兵,面前豁然开朗。
他身形一侧,轻松躲过从侧面飞来的暗箭。
冷冷地望向射箭之人,柴昊随即举起长枪,奋力投掷,那长枪化作一道疾影,瞬间穿透老将身躯,将其牢牢钉在地上,痛苦挣扎。
战场上瞬间一片死寂。
片刻之间,柴昊于万马军中,一枪刺死一员猛将,连斩十数骑,更远在远处,一枪毙命一员老将,所向披靡。
他的白袍依旧洁白无瑕,未染丝毫血迹。
如此英勇,令人胆寒。
即便柴昊此刻手无兵刃,捧日军骑兵也不敢轻易挑战。
一袭白衣穿梭于万军之中,何人敢与之争雄!
此刻,柴昊立于战场 ,周围的捧日军与龙卫军铁骑竟纷纷退缩。
望着此景,柴昊不禁叹息。
北宋末年,大宋中枢禁军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
眼前的捧日军与龙卫军,身为天子亲军,本应是最为精锐之师。
然而,这些铁骑虽身披重甲,威风凛凛,却如此胆怯。
除了少数边疆历练之士,多数人皆是外强中干!
外表华丽,却未经战火洗礼,一见血光便胆怯退缩!
尤其是上西军,如曹明端这等勋贵之后,要么傲慢自大,要么贪生怕死。
这样的军队,竟对柴昊一人心生畏惧。
难怪昔日金国十万铁骑,携灭辽之威逼近汴梁,宋军未敢血战便轻易投降!
不仅汴梁中枢禁军如此,大宋除西军外,其余军队大抵相仿。
金军南侵时,仅十三骑便击溃河北一县两千步弓手。
非宋军不能战,实乃朝廷昏聩,奸臣当道,人人自保,不愿捐躯!
汴梁中枢禁军中,虽有王进、林冲等高手,柴昊不信无其他能人异士。
然正首之士如王进、林冲皆受排挤,其余皆趋炎附势之徒。
故柴昊不敢大意,周围骑兵退缩之际,他亦未肆意杀戮。
汴梁内外,上西军与禁军合计十数万之众,若陷绝境,以督战队迫其死战,人数足以压倒柴昊。
城楼上,赵佶目睹此景,怒道:“朕的上西军,怎成无用之辈!”
此时,柴昊背后,一勇士策马而出,高喝:“反贼柴昊,休得猖狂!董平在此!”
赵佶远见,心生欣慰,问左右:“大宋尚有忠臣良将,此人何人?”
童贯答:“此乃董平,双枪无敌,曾任东平府兵马都监。
后因梁山宋江攻府,董平力战不敌,遂降梁山,位列马军五虎将,人称董一撞!”
赵佶听后大喜:“他曾为朝廷都监,暂投梁山无妨。
此将勇猛,且精通双枪,定能擒柴昊!待其功成,朕必重用之!”
城下,董平双枪挥舞,骏马飞驰,首指柴昊,欲借此机会立功,得赵佶赏识。
董平认为此乃天赐良机,柴昊手无寸铁,正是虚弱之时。
即便柴昊武艺高强,但在董平眼中,无兵器犹如无牙之虎,不足为惧。
柴昊见董平突袭,淡然以对,心中早有定论。
董平此人,虽号双枪将,实则品行低劣。
在东平府时,觊觎太守之女,屡遭拒绝。
梁山攻府,董平借机提亲被拒,心怀怨恨。
降梁山后,不仅引贼入城,更杀害太守全家,强占其女,此行径令人发指。
此刻,董平再度被功名引诱,于梁山受抚将领中,唯他不与柴昊结怨,却置梁山情义于不顾,自告奋勇欲取柴昊性命,其卑劣面目,暴露无遗。
柴昊素来轻视董平为人,早有除之之心。
董平此番自投罗网,正中柴昊下怀,欲借此为程太守一家雪恨!
正当筹谋之时,董平己挥动双枪,逼近柴昊。
枪影如龙,交织间,一枪瞄向柴昊眉宇,一枪刺向柴昊下腹,意图令柴昊首尾难应。
这两枪凌厉至极,一旦中招,柴昊必死无疑!
董平面露残忍而自得之笑,只待此击建功,斩柴昊之首,以扬己名,超越柴昊,成为陛下宠臣!
未料,董平突觉双臂持枪一沉。
只见柴昊非但未中枪,反而双手分别握住了董平双枪枪尖。
如两座坚峰,令董平之枪动弹不得!
董平竭力挣扎,欲夺回长枪,反刺柴昊。
却猛然觉得身形一轻,整个人凌空而起。
原来柴昊亦发力,拽着双枪,将董平举至头顶!
紧接着,柴昊双手一放,董平手执双枪,笔首下坠,欲反击却力不从心,瞬间咽喉被柴昊单手扼住。
随后,柴昊一用力,将董平连人带枪甩出十余步远。
董平重重坠地,大口鲜血夹杂着内脏碎片喷涌而出!
柴昊这一摔,竟令董平内脏俱碎,只剩出气,进气全无!
此刻,望着地上抽搐的董平。
陈桥门内外,瞬间再次陷入寂静!
无论大宋君臣、汴梁禁军,还是远处围观的百姓,皆面露震惊之色,久久难以平息!
先前董平出场,双枪在手,马蹄轰鸣,何其威风?
除梁山众将外,汴梁上下几乎皆认为,这位双枪将出马,面对无兵器的柴昊,胜券在握!
梁山众将深知柴昊之能,虽不认为董平能取其性命,但也料想无兵器的柴昊恐将不利。
毕竟,董平曾列梁山马军五虎将,身为常打头阵的董一撞,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亦是高手之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柴昊竟赤手空拳对战双枪将董平,拽住其双枪,高举过头,单手便将其摔死!
董平,这位优势尽显、武艺超群的将领,竟未能抵挡柴昊一击!
此景之下,即便是见识过柴昊实力的梁山将领也惊愕万分,对其实力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