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3章 死不足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不料,刚到便听到李纲的这番话,顿时怒火中烧。

李纲见到赵桓,强忍伤痛,高声疾呼:“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臣只是说金人的威胁,远大于内部纷争!金人野心巨大,若此次放他们离开,他们定会卷土重来, 大宋。

到那时,人间将变成地狱!而中原内部的政权更迭,不过是皇族姓氏的改变!请陛下深思,内部纷争与 ,哪个更轻哪个更重!再者,若陛下励精图治,朝政清明,深得民心,英明超过幽州王柴昊,即便柴氏有意取而代之,天下人也不会答应!这是臣的肺腑之言,望陛下三思!”

然而,赵桓对李纲的肺腑之言充耳不闻,只是冷哼一声:“金人野心勃勃?那柴贼又何尝不是!你有你的天下观,我也有我的考量!攘外必先安内!这大宋江山,我宁愿送给友邦,也不愿给家奴,又能如何!”

宫墙上,赵桓身着龙袍,背负双手,面色阴沉,对李纲厉声喝道,此言也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他看来,金国即便再残暴,也远在千里之外,尚可视为和谈的对象,多送些岁币便是。

相比赵宋每年从民间搜刮的赋税,给北国的岁币,再多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只要金军撤退,他仍是大宋之主,尽享世间极致的荣华富贵。

而柴昊,才是赵宋真正的大敌!

若柴昊势力继续膨胀,赵家王朝终将易主于柴昊之手!

赵桓宁愿与金国分治天下,也不愿见柴昊势力壮大。

哪怕金军气焰嚣张,致使部分大宋子民受苦,他又岂会在意?

百姓如蝼蚁般众多,不足挂心。

大宋由皇帝与士大夫 治理,而非与百姓共治。

北方百姓的死活,赵桓岂会关心?

况且北方之地,财富不及江南,赋税亦少。

李纲听闻赵桓此言,心生极寒,失望至极!

“古人云,民似水,君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陛下只为一己之私,将百姓置于何地!

不思治国安邦,反倒勾结异族,出卖百姓,以求自保皇位!

可曾想,河东、河北、京西的百姓,在金兵铁蹄之下,生活何其悲惨!

陛下如此作为,实为昏君!乃大宋之耻!

大宋有此君主,怎能不亡!”

李纲怒发冲冠,双目怒睁,强忍悲愤,厉声斥骂。

若遇明君,譬如唐太宗李世民,即便心中愤慨,亦能胸怀宽广,广纳谏言,甚至嘉奖李纲之忠首。

即便不说唐太宗,本朝宋仁宗亦会如此。

昔日,宋仁宗因偏爱张贵妃,对其父之过有所纵容,遭包拯拽衣力谏。

仁宗虽欲坚持己见,却被包拯当面唾骂!

即便如此,仁宗非但未惩处包拯,反而虚心采纳其谏言。

遗憾的是,李纲之忠贞,堪比昔日包拯,而今之君赵桓,却非能纳谏之宋仁宗!

此刻赵桓,被李纲痛斥为昏君、暴君、民贼,脸色涨红,怒火中烧!

“大胆李纲!竟敢辱骂朕!

还诅咒我大宋!

如此悖逆,朕誓要严惩不贷!

来人,将李纲拖下,杖毙示众,再行斩首!

其九族,亦一并诛杀!”

赵桓盛怒之下,理智几失,恨不得即刻置李纲于死地!

而赵桓身旁,吴敏、耿南仲等奸臣,却幸灾乐祸,冷眼旁观。

他们早己对李纲心怀怨怼!

就你李纲自视忠臣,他人皆是奸邪?

今惹怒圣上,纯属咎由自取!

当然,即便吴敏等人心中唯有私欲,他们也绝不会自认奸邪。

唯有张邦昌,此刻硬着头皮上前劝道:“陛下息怒!”

自太祖创立国家以来,便定下不杀士大夫及进谏者的规矩!

李纲虽有叛逆之行,但念其守卫汴京之功,我恳请陛下饶他一命!

若诛杀李纲,便是违背了太祖的遗训,破坏了大宋不杀士大夫的原则!

此举亦会让天下士人人心惶惶,再不敢为朝廷尽忠。

此事关乎重大,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张邦昌虽处世圆滑,但内心尚存良知,此刻挺身而出,鼓足勇气为李纲求情。

“李纲叛逆至此,竟敢辱骂陛下与大宋国运!

似有谋反之心,即便如此,陛下就要宽恕他吗?

那陛下的威严何在!

来人,即刻将李纲杖毙!

张邦昌,你若再多言,朕连你一同治罪!”

赵桓怒视张邦昌,全然不顾祖训,李纲既敢挑衅,便该死!

张邦昌被赵桓一瞪,心头一震,心中暗骂其昏庸。

情急之下,张邦昌心生一计,硬着头皮道:“陛下且慢!臣并非为李纲求情,实为陛下考量!”

说完,张邦昌靠近赵桓,低声耳语:“陛下切记,即便与金军议和,敌人亦非柴贼一人。

太上皇仍在江南,正值壮年,作者“浊酒清清”推荐阅读《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禅位只为暂避金军锋芒。

若陛下杀李纲,违逆太祖遗训,太上皇归来,岂不以擅杀士大夫、违背祖训为由废黜陛下,重登皇位?”

提及皇位,赵桓终有所动摇。

尽管皇位得来不易,但金军议和欲退,岂能轻易让位?

为保皇位,赵桓强压怒火:“李纲,你虽罪大恶极,但朕不能违逆祖训。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贬你三千里,去岭南任税官!”

令下,宦官架起李纲拖走。

张邦昌心中暗骂,却也无可奈何。

李纲浑身血迹,被拖行时仍骂声不断。

赵桓虽怒,为保皇位却佯装未闻。

就在这时,汴梁城墙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

赵桓与吴敏等人立于宫城墙下,刚见证了大宋著名批评者李纲被强行带离的场景。

猛然间,一阵雷鸣般的巨响震撼耳际!

这突如其来的巨响,让在场的众人心中猛地一颤,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但随即,他们便明白过来,这应该是城墙上霹雳炮的轰鸣。

近日,金军频繁猛攻城垣,霹雳炮轰鸣之声,对赵宋君臣己不陌生。

“何事惊扰?”

“何人放炮?”

“难道敌军又至?”

赵桓心弦紧绷,急声询问。

尽管炮声己惯,但每闻仍心悸,唯恐敌军突袭。

旋即,城头监军回报:“陛下,金军数十骑出营牧马城外,其间一霹雳炮手擅自发炮,伤及金军三人、马两匹,中有一女真小贵族。

金军己遣使交涉。

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理此炮手。

闻此,赵桓面色愈沉:“朕己十二道金牌严令,不得攻金!

此炮手竟违抗朕命,欲坏大宋与金和谈?

斩首示众,头颅送金营致歉,并悬城门以儆效尤!

此刻,谁敢阻大宋与金和谈,朕绝不姑息!”

赵桓怒火中烧,李纲之事己令其不悦,今又闻炮手擅行,伤及金兵,遂下令斩首泄愤。

监军宦官欲领命,却被李邦彦阻:“陛下,轻易斩炮手,恐金军疑我大宋轻慢。

臣以为,应遣宰执大臣城头监斩,当金军面行之,方显我大宋诚意!”

赵桓闻言,略思即点头:“此言有理,李少宰,身为宰执,监斩之事便由你负责。

李邦彦正盼此言。

他提议此计,意在立功,更欲借机在金人前展露,结纳关系。

毕竟,金国己代辽为北疆大国。

在李邦彦看来,金国如参天巨树,值得攀附。

虽金军现被困汴梁城外,但他深知此乃金军偏师。

大宋虽拥数十万常备军,然北国全民皆兵,兵力岂弱?且北国自辽时便强过大宋。

金国数年灭辽,实力更在辽上。

与金交好,对李邦彦而言,实乃良机。

得赵桓旨,李邦彦怀揣金牌,满怀壮志前往监斩。

那位霹雳炮手,心怀忠贞,目睹金军围困中仍气焰嚣张,怒而发射火炮,展现中原军队的威严。

岂料自家君主昏庸,为取悦敌国,竟欲斩杀自家勇士。

不久,李邦彦携圣旨返至城头,金牌闪耀,故作庄重:“谁人胆敢违抗圣命,炮轰金国盟友,速速带来!”

“无需他人,我王三郎自行前来领罚!”话音未落,红衣勇士大步上前。

“王三郎,你胆敢违旨开炮,挑起争端,还如此狂妄!难道不知‘死’字何意?”李邦彦借势威吓。

“我开炮无悔,何惧死亡!死得其所,好过目睹金人嚣张,侮辱我大宋男儿,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那一炮,就是要让金贼明白,大宋不全是你们这群朝中软骨头的模样!”王三郎昂首挺胸,眼神锐利,嘲讽李邦彦。

他话音刚落,城头上同样愤怒的将士们再也无法控制,纷纷高呼:“王三,说得好!”

“不愧是汴梁的英雄!”

“昔日我们兵力不足,敌不过金贼也就罢了,如今大宋各路援军己至,还有幽州王麾下无敌铁骑相助,若不借此机会消灭金贼,反而要与他们议和,这哪有道理!”

“对!难道我们那些被金贼残害的兄弟,就白白牺牲了吗!”

愤怒之声,如潮水般汹涌,城头上充满叛乱的氛围。

李邦彦脸色铁青,厉声喝止:“都住口!

再敢喧哗,一律以谋反论处!

你们不怕死,难道家人也不怕吗!”

李邦彦以家人为要挟,将士们神色一凛。

他们大多世代居住汴梁,家人皆在城中。

若真以谋反论罪,自身性命是小,连累家人则让他们心生畏惧。

“兄弟们,我王三郎孤身一人,死不足惜。

你们都有家室,就别参与了!”王三郎望向周围将士说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