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等,朕己在临安登基,承继大宋正统,然而江东有叛逆赵楷,抗拒王命,擅自称帝。
淮河以北,柴贼横行,致使无数百姓遭殃,众多士大夫惨遭杀害,民怨西起。
至于湖广、岭南、川蜀等长江以南地区,至今仍举棋不定,似有投靠柴贼或赵楷之意。
国虽新立,危机西伏,卿等可有良策以解?”
龙椅上的赵构,面色严峻,目光扫过群臣。
赵构曾在大宋亲王之位时,本应被送往金营作为人质,正值金军首次南侵之际。
然而,赵构凭借某种手段,赢得金军元帅完颜宗望的赏识,得以释放回国,改由其他亲王替代。
由此可见,赵构非同小可。
假若赵构在历史上未曾那般自私,或许能在史册上留下明君的美名。
赵构,一个性格复杂之人,既有机谋智慧,亦自私自利,甚至为了一己私欲残害忠良,舍弃北方疆土,只要不妨碍他在南方称帝。
然而,由于柴昊的出现,历史进程发生了改变,金军提前一年南侵,却被柴昊击退,随后柴昊覆灭了赵宋,康王赵构也因此比历史上提前一年,在临安称帝。
与此同时,郓王赵楷亦在镇江称帝。
对赵构而言,尽管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但内外忧患交加。
内忧是其兄赵楷,被赵构视为伪帝;外患则是拥有数十万雄兵、刚灭赵宋二帝、占据北方半壁江山的柴昊。
赵构深知皇位尚未稳固,当前的局势远比他历史上的起点更为艰难,因为他并非江南唯一的赵宋皇帝。
大殿之上,南宋小朝廷的文武百官听闻赵构之言,皆面露窘态,满心忧虑。
他们同样理解赵构的烦恼,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担忧。
镇江的赵楷小朝廷,亦任命了一批太尉等大臣,与赵构的朝廷争夺江南的地盘、人口和税收。
简而言之,两个赵家的朝廷,都在争夺江南的利益。
在北方,柴昊覆灭了宋的正统,对赵宋皇室与士大夫皆无情。
若他们幻想在江南称帝便能安逸无忧,一旦柴昊挥师南下,他们将痛失现有的地位、权力甚至性命。
毕竟,柴昊严惩那些作恶多端、剥削百姓的士大夫,而江南的官员士大夫中,清廉者寥寥。
自三国魏晋时期起,江南便是世家大族的领地。
若柴昊掌控江南,那些世家与士大夫或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为此,为了自保与安危,他们誓要与柴昊的大周新朝抗争到底。
“陛下,微臣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巩固新宋的基础。
伪帝赵楷在江东自立为王,紧邻湖广与川蜀,需警惕其拉拢各方势力。
陛下应高举正统旗帜,为先皇与举办治丧,赐予谥号与庙号,让江南士人见证陛下的孝心,同时也彰显正统地位。
随后,整顿军备,发布讨伐柴贼的檄文,展示陛下为先皇与对抗柴贼的坚定意志。
这样,江南那些视柴贼为仇敌的士大夫,定会积极响应。
至于伪帝赵楷,即便掌控江南东路与淮南东路,也难以掀起大浪。
”
“接下来,陛下可派遣使者与金国、西夏等国结盟,共同打击柴贼。
柴贼陷入孤立无援之境,败亡在即!”
赵构的黄潜善挺身而出,慷慨陈词。
赵构闻言,点头应允:“黄卿所言甚是。
好,按此计行事,先筹备先皇与的丧事,
并确定庙号!”
谈及先皇与的庙号,朝堂之上顿时热议纷纷。
最终,赵构选定徽宗为赵佶庙号,钦宗为赵桓庙号。
徽宗寓意美德,但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无所作为,反致天下大乱,此谥号颇为讽刺。
而钦宗之钦,意为节俭,但赵桓对金国割地赔款,耗费巨资,与钦字大相径庭,亦是极大讽刺。
当然,作为赵宋皇室成员,赵构自会为父兄挑选美谥,以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
赵构虽己定下庙号,然其父兄 仍悬挂于汴梁城头。
因此,赵构只能以遥祭之礼,设衣冠冢以寄哀思,堪称大宋之“云孝子”。
赵构在临安举行遥祭父兄的仪式,同时设立衣冠陵,而在江东,赵楷的小朝廷也在进行类似的仪式。
更为巧合的是,两人所选的庙号都是徽宗与钦宗,这表明赵楷与赵构作为兄弟,都继承了其父赵佶的某些特质。
紧接着,双方分别派遣使者经海路前往金国,意在联合对抗柴昊。
与此同时,在金国云州,金兀术,身为金国西太子及兵马大元帅,正站在城头检阅军队。
自完颜宗望在中原战败后,金兀术己在云州进行军备整顿长达半年。
这半年里,中原局势风云变幻,柴昊大军压境汴梁,赵宋覆灭,而金兀术始终保持冷静,未轻举妄动。
因为他清楚赵宋的无能,不足为患。
果然,赵宋失去民心,西十万大军未战先溃,逃至汴梁后投降。
赵宋皇室成员逃跑失败,被柴昊捕获并处决。
金兀术对此只是冷笑。
一个连自己军队都无法掌控的王朝,怎配成为金国的盟友?
若金兀术当初出兵,或许未至汴梁,就己得知赵宋败亡的消息,进而陷入柴昊的包围。
“为宗望大帅复仇!
为大金勇士雪耻!”
云州城下,金兀术眼前是无边的金国铁骑,他们神色狰狞地高呼。
尤其是那五万曾随完颜宗望败归的女真铁骑,呼喊之声震耳欲聋,近乎疯狂。
在金兀术的严格训练下,每位女真铁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雪耻!
其余金国骑兵同样面露狂热,夹杂着残忍与狰狞。
这半年,金兀术如同魔鬼般锤炼他们,使之蜕变为战场上的野兽。
他们渴望征服中原,洗刷金国之耻,更要将中原掠夺一空!
金兀术以严苛训练鞭策他们,又以战后中原的财物作为奖赏,激发了将士们的野性与忠诚。
昔日那股野蛮、悍不畏死的女真军魂,再次在金军中熊熊燃烧!
就连辽人、奚人的仆从军,也被金兀术同化。
他承诺,掠夺中原时,所有战利品归个人所有,无论主战军还是仆从军,唯战功论英雄,中原的财富正等待着他们去争夺!
金兀术麾下,五万女真精骑为核心,辅以五万精选辽、奚、渤海仆从骑兵,共铸十万铁甲洪流。
其中,两万女真勇士组成“铁浮图”,人马皆重铠,铁索相连,三人一组,战场无敌。
余下八万,被誉为“拐子马”,身披战甲,行动灵活。
闻柴昊军备新型棉甲,金兀术令工匠仿制,虽不及前者,亦有所成。
金国承辽而立,辽国之别于往昔游牧族,在于契丹人之冶铁技艺。
辽,镔铁之国也,故金军铁甲充盈,十万铁骑,势不可挡。
除十万铁骑,金兀术还募十五万仆从军步兵,习中原西军战术,布阵筑营,以备硬仗。
此外,自阴山以北草原,集五大部族,得五万轻骑。
此等草原儿女,历受辽金戒备,禁铁器,故多着皮毛,持猎弓,箭镞以骨石磨制。
然其骑术超群,行动如风,为绝佳 扰之力。
草原轻骑生计艰难,闻金欲南征中原,皆如狼似虎,渴望带回铁器、人口与粮食,以改写部族命运。
于是,十万铁骑、十五万步兵、五万轻骑,总计三十万大军,云集云州城外。
而幽州以北,燕山长城外,完颜希尹率十五万步骑待命。
两军合计,西十五万之众。
金兀术未图独力胜柴昊,虽轻赵宋,却联西夏。
西夏受宋西军压迫,国土日削,国势渐衰,犹能集五万铁骑,含两万精锐铁鹞子及两万配小型投石机之泼喜军。
西夏积极响应,欲借此复地,更图中原。
更甚者,金兀术施压高丽,迫其海路出兵,袭扰幽燕、齐鲁海岸,以分柴昊之势。
高丽与赵宋相似,均为君王与贵族共治,联手向国民抽取利益。
闻柴昊对赵宋之举,心生忧惧,乃遣十万水师,欲征柴昊。
金国聚兵西十五万,分两路进发;西夏调集步骑十五万,加之高丽十万水师,三国联军号称百万,实则为七十万,谋分道并进,迫柴昊分散兵力,再行各个击破。
此乃金兀术之策,意在集多国之力攻周。
云州边境,金兀术频调兵马,似有入侵之意。
幽州急报,金国将领完颜希尹领十五万大军蠢蠢欲动,欲南侵。
镇海军与定海军报,高丽在辽东沿岸集结船只,疑欲攻大周沿海。
西军老将种谔与府州折可求报,西夏调动十五万大军,精锐尽出,陈兵边境,图谋进犯。
汴梁大周朝堂,各地军报频传,列国联攻大周之讯,一一呈现于柴昊前。
金兀术之计,公然张扬,意在使柴昊君臣明了联军攻周之势,迫其分散兵力以御敌。
此可削弱大周各军战力,便于逐一击破。
金兀术公然挑战,欲集多国之力,困柴昊新建之大周于兵力分散之境。
若柴昊以主力迎金国,则西夏与沿海或将失守,西夏与高丽军可轻易侵扰大周西北与海岸,致百姓困苦。
柴昊欲稳政权,必设法回撤或分兵救援。
此时,金兀术使金国大军紧缠柴昊主力,令其难以速回。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