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那无声的凝视感如同附骨之疽,即使离开了那布满隐藏“佛眼”的森严殿宇,周野仍感觉背脊残留着一丝冰冷的触感,仿佛那些镶嵌着微型传感器的瞳孔依旧在黑暗中追随着他的一举一动。陈老拐沉默地走在一旁,脸上的皱纹似乎比平日更深了些,那串油亮的佛珠在他指间缓慢转动,每一次拨动都像是在计算着与危险的距离。寺院里的香火气息愈发浓郁了,不再是单一的甜腻,而是混杂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于高频运转设备散发出的微弱臭氧味,这味道被檀香巧妙地掩盖着,却逃不过他们这类人高度警觉的感官。线索己经指向了下一个关键环节——那些被收集的海量数据,尤其是可能被“佛眼”间接测绘的脑波信息,最终流向何处?答案,极有可能就隐藏在那看似最寻常、也最核心的寺院日常——香火系统之中。
他们沿着青石板路,看似漫无目的地闲逛,实则目标明确地朝着香火最鼎盛的区域靠近。越是靠近大雄宝殿及几个主要配殿,空气中那股无形的“数据稠密感”就越是明显。香烟不再是袅娜飘散,而是在空中交织成一片片淡蓝色的、几乎肉眼可见的氤氲,它们盘旋、汇聚,仿佛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指令,最终都隐隐流向寺院后方那片被标记为“僧寮重地、游客止步”的区域。周野放慢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沿途每一个香炉,无论是殿前巨大的青铜鼎,还是廊下小巧的石制香插,里面的香灰都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灰白色,过于均匀,缺乏天然燃烧后应有的层次感。他假装系鞋带,快速用指尖捻起一点掉落在地的香灰,指腹传来的触感并非纯粹的草木灰烬的绵软,而是带着一种极细微的、类似金属氧化物的颗粒感。
“去客堂看看,”周野低声对陈老拐说,“那里是接待香客、处理‘供奉’的主要地方。”客堂通常设有专门的功德箱,也是香火钱最首接的汇集点。
客堂位于寺院西侧,是一座相对宽敞明亮的厅堂,里面摆放着几张仿古桌椅,墙上挂着“佛光普照”、“有求必应”等匾额。几名知客僧正忙碌着,有的在为香客解答疑惑,有的在登记供奉信息,还有的在引导香客进行“高级”的祈福仪式。厅堂一角,摆放着几个不同规格的功德箱,最大的一个甚至需要两人合抱,箱体黝黑,非木非铁,表面刻满了繁复的莲花纹路。
周野和陈老拐走进客堂,立刻有一名面容和善的中年知客僧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两位施主面生,是第一次来本寺吗?可有需要贫僧效劳之处?”
周野再次搬出捐资重塑金身的说辞,表示想再深入了解寺院的渊源和祈福流程。知客僧热情地引他们到一旁坐下,奉上清茶,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周野一边敷衍地应和着,注意力却完全集中在那些正在“捐献”香火钱的香客身上。
他观察到一个极其诡异的模式。无论是投入小额钞票的普通香客,还是像之前在偏殿见到那样提着整包现金的“豪客”,他们在将钱投入功德箱的瞬间,神情都会发生一种微妙的变化。那不是完成布施后的释然或喜悦,而是一种更接近于……“连接”或“上传”完成的恍惚感。他们的眼神会短暂失焦,身体微微放松,仿佛卸下了某种重担,又像是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精神放空。更让周野心惊的是,当这些香客靠近功德箱时,箱体表面那些莲花纹路的凹陷处,会闪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幽蓝色的微光,光芒的亮度与持续时间,似乎与香客投入钱财的多少、或者与其自身的精神状态,存在着某种正相关。
这绝不是简单的心理作用!周野几乎可以肯定,这功德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的终端!香火钱,在这里不仅仅是货币,更可能是一种“信物”,一种“权限”,或者……一种“支付”给系统的“代价”,用以交换某种精神层面的“服务”——比如,短暂的记忆屏蔽、愉悦感的注入,或者仅仅是那种被佛光笼罩的安心错觉。而这个过程,伴随着香客脑波的被读取、被记录,甚至是被“修改”。
就在这时,一位衣着华贵、面色憔悴的中年妇女在一位僧人的引导下,来到了那个最大的功德箱前。她手中捧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祈求。僧人低声对她说了几句什么,妇女连连点头,然后将信封郑重地投入箱口。在信封滑入箱内的刹那,妇女身体猛地一颤,双眼翻白,整个人如同触电般僵首了大约两秒钟,随后,一股难以形容的、极度放松和愉悦的表情在她脸上荡漾开来,之前的焦虑和憔悴仿佛被一扫而空,她甚至满足地轻轻叹息了一声。而那个功德箱表面的莲花纹路,在那瞬间亮起了明显清晰了许多的蓝色流光,如同血管中注入了新的血液。
周野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景象,与他之前了解的、利用特定频率脑波刺激或记忆干预技术达到的效果何其相似!这慈航净苑,是在进行一场规模庞大的、以香火钱为门槛的、实时的神经调控“交易”!那些袅袅香烟,不仅是数据流的载体,更像是某种神经信号的放大器或者导引索,而功德箱,就是进行处理和反馈的终端接口!
“施主,您似乎对这些祈福仪式很感兴趣?”知客僧注意到了周野的专注,微笑着问道,“本寺的祈福,因缘而生,诚心则灵,确有不可思议之效。方才那位女施主,便是为家中病重的老父祈福,求得心安。”
周野收回目光,换上感慨的表情:“真是佛法无边。只是不知,这祈福的具体原理是?为何需要如此……诚心的供奉?”他刻意在“诚心”二字上稍作停顿。
知客僧笑容不变,眼神却深邃了几分:“佛法玄妙,不可说,不可说。供奉在于诚,在于舍,舍去俗物,方能得清净心。心净,则佛力加持,业障消除。此中奥妙,非言语可道尽,需亲身践行,方能体悟。” 这番话滴水不漏,将科技手段完全包裹在宗教术语之中。
周野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得到实质答案,便转而称赞寺院香火灵验,并表示会认真考虑捐赠事宜。他起身告辞,与陈老拐一同离开了客堂。
走出客堂,外面天色愈发阴沉,山雾浓得化不开,仿佛要将整座寺院吞噬。周野站在廊下,看着庭院中缭绕不散的香烟,那些淡蓝色的氤氲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祥和的象征,而是无数意识被抽取、被引导、被交易的具象化洪流。香火脑波——这并非比喻,而是正在发生的、冰冷残酷的现实。每一个虔诚叩拜的信徒,他们的祈祷、他们的记忆碎片、他们的情绪波动,都化作了这庞大“佛狱”系统的养料和数据源。
“终端确认了,”陈老拐的声音干涩,“钱是钥匙,也是代价。箱子……是处理器。”
周野点头,他的目光越过层层殿宇,投向寺院后方那片被严格限制进入的区域。香烟的流向,数据的最终归宿,都在那里。“处理器收集的信息,需要汇聚,需要存储,需要被更高级的‘意识’所调用。”他想起了提纲中的“佛珠串流”和“轮回算法”。住持那串从不离手的佛珠,以及方青瓷可能隐藏在此、利用佛门理论完善的记忆覆盖技术,才是这一切的核心。
香火只是表象,脑波才是目标。这弥漫全寺的袅袅青烟,编织成的是一张捕捉人类意识的巨网。他们刚刚窥见了这张网的一个关键节点,而网的中央,那只潜伏的蜘蛛,尚未露出它真正的面目。下一步,必须想办法接近核心,接近那掌握着“佛珠串流”的住持,或者,找到那个可能正在“菩提树下”计算着“轮回算法”的方青瓷。危机如同这山间的浓雾,越来越重,而真相的轮廓,也在迷雾中渐渐显现出它狰狞的一角。
(http://www.220book.com/book/SXH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