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乌衣巷 郑氏绸庄
昔日门庭冷落的绸庄,此刻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暗流涌动。
宋军主力在曹彬带领下仓惶北撤到江北,留下步军战棹都指挥使刘遇率领不足万人的残兵龟缩在几处要害据点,惶惶不可终日。
金陵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权力真空和人心浮动的局面。
绸庄后院一处隐蔽的暖阁内,炭火驱散了冬日的湿寒,却驱不散空气中凝重的气息。
李煜端坐主位,虽只一身半旧青衫,但眉宇间沉淀的威仪与那场“天罚”带来的无形威慑,让整个暖阁的空气都为之沉凝。
下首,坐着数位形容各异、却皆气度不凡的人物。
他们并非江湖豪客,而是隐匿多时、或假意归顺的南唐旧臣!
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李煜身上,充满了探究、激动、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澄心堂‘玉鉴’陆沉,拜见主上!”
一位身着洗得发白儒衫、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者率先起身,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他正是当年李煜安插在澄心堂、代号“玉鉴”的情报中枢!
钱伯通收到的示警,正是他冒死传出!
“老臣无能,‘寒潭’秘点暴露,暗桩折损大半…然核心名册,己按主上当年密令,藏于‘玉鉴’之中,未被宋狗所获!”
他取出一枚看似普通的羊脂玉佩,恭敬奉上。
玉佩内,暗藏玄机。
“旧制诰院侍诏,徐佑之,参见主上!”
另一位身着锦袍、面白微胖、看似富家翁的中年人紧接着起身,他声音洪亮,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宋军北撤,其粮秣转运使张谦,乃老臣当年门生!其仓惶逃窜,留下大批粮秣军械于燕子矶码头!老臣己暗中联络码头力工头目,可将其尽数‘沉江’,或…转运他处!”
他掌管过漕运,人脉深厚。
“江宁织造局掌印太监,冯保…拜见陛下!”
一个声音尖细、面容阴柔的老者颤巍巍跪倒,老泪纵横,
“老奴…老奴忍辱偷生,只为今日!织造局秘库内,尚有未及运走的贡品级火浣布(防火布)千匹、精炼火油百桶!皆可为复国之资!”
他掌握着宫廷物资的秘密储备。
一位位旧臣起身,自报家门,献上隐匿多年的资源和人脉。
有掌管过金陵城防图副本的致仕老将;
有暗中联络了江南数大盐商、掌握着庞大财源的皇商遗脉;
甚至还有一位在宋廷新设的“市舶司”中担任副使的能吏,带来了沿海走私通道的秘密!
暖阁内,气氛越来越炽热!
压抑多时的复国火种,被这场惊天动地的“水龙之变”和主君归来的消息彻底点燃!
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希望的光芒。
李煜接过“玉鉴”陆沉奉上的玉佩,指尖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润与其中隐藏的冰冷名册。
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或苍老、或激动、或沉凝的面孔,心中激荡。
这些人,这些资源,如同散落的星辰,在漫长的黑暗岁月中寂灭。
如今,终被他以雷霆手段,重新聚拢于这面残破却永不倒下的唐旌之下!
“诸位爱卿,”
李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帝王归位的沉凝与力量,
“忍辱负重,忠义可昭!今日星聚,非为叙旧,乃为…重燃唐旌!”
他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剑,首指窗外金陵城阴霾的天空,
“宋军虽溃,余烬未熄。曹彬败走,必有后招。赵大赵二,更不会放弃江南膏腴之地!”
“然,此‘水龙’一怒,己断其爪牙,丧其军心!更向天下昭示——”
“天命,在唐!”
“诸位所献,皆乃复国基石!自今日起,各司其职!”
“陆沉,重建‘澄心堂’暗网,并入雨燕符,以旧名册为基,吸纳忠义,渗透宋廷!首要,查明徐铉下落!”
“徐佑之,燕子矶粮秣军械,尽数转运至‘三川榷场’!以商队为掩护,建立秘密储运点!”
“冯保,火浣布、火油,乃守城利器,秘密运入旧宫…‘瑶光殿’遗址地宫封存!待用之时!”
“……”
一道道指令清晰而果断,如同精准的齿轮,将散落的资源迅速咬合,构建起复国机器的雏形。
旧臣们肃然领命,眼中再无迷茫,只有被点燃的斗志和找到主心骨的归属感。
暖阁外,细雪又起。
郑云霓抱着一卷新绘的机关图,兴冲冲地跑来,却在门口被石勇拦住。
她踮起脚,透过门缝,看到暖阁内李煜那挺拔如山的背影,和环绕着他、那些眼中重新燃起火焰的旧臣们。
少女的杏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崇拜光芒。
而暖阁角落,被安置在软椅上的屈灵均,脸色依旧苍白。
她木木地看着主位上那个光芒万丈的男人,看着他运筹帷幄、聚拢人心的帝王气度。
心蛊反噬的剧痛犹在,但此刻,一种更复杂、更灼热的情感,悄然压过了那反噬的痛楚与失败的羞耻。
她宽袖中的手,按在心口,那里,同心玉扣冰冷依旧,却仿佛被那人的光芒,隔着衣料,微微灼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SY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