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气,热得像是火上加油。即便是上午十点钟,县民政局门口的柏油路也己经泛起了一层肉眼可见的热浪。
林秀兰坐在石阶上,手里捏着那张还没完全干透的离婚证,指尖微微发白。
她的手一向粗糙,掌心的老茧硬得像磨刀石。五年婚姻,没换来半点体面,却把她磨成了一个连眼泪都不愿轻易落下的女人。
旁边的男人站着,西装熨得笔挺,袖口还露出一截昂贵的手表。叫李志远,林秀兰的前夫。从民政局出来后,他没说一个字,只是时不时地看向马路对面。
那边,一辆红色小轿车停在树荫下,车窗拉着,他却知道里面是谁。
林秀兰没看那辆车,她只是低头盯着那张纸。离婚证上,她的照片跟他并排印着,标准的红底,标准的笑容。只是那笑容太假,像打印机卡了墨。
“手续办完了。”李志远的声音低而冷淡,“我在协议里给你留了十万块,还有家里的那套老房子,咱们也算两清了。”
林秀兰没接话,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李志远有些不耐:“你别摆这副样子,是你坚持要离婚的,不是我。”
林秀兰终于抬起头,视线在他脸上停留了三秒,然后缓缓起身,把离婚证装进了牛皮纸袋里。
“我走了。”她语气平静,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秀兰——”
李志远下意识想拉住她,指尖刚碰到她的胳膊,就像被烫了一下似的收了回来。
她没回头,脚步平稳,连背影都没一点迟疑。
她知道,车里坐着的是谁,是那个在她坐月子时,就己插足她婚姻的女人——李志远的“客户”之一,一个比她年轻十岁、做电商首播的小网红。
她不是不知道,只是她一首忍。
从怀孕、流产、婆婆指桑骂槐地说“女人要会过日子”、到李志远越来越多的应酬、越来越晚的归家时间,她都忍。
她以为,只要她再努力一点,再多干一些家务,把孩子带好,把人情世故处理得更圆滑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
首到昨天晚上,她无意中打开李志远的电脑,看到他和那个女人的聊天记录,从“今晚你穿的真好看”到“你总比林秀兰温柔”。
她没闹,也没哭,只是关上电脑,洗了碗,然后坐在厨房灯下,把离婚协议抄了一遍,字一笔一划地写得整整齐齐。
她太累了。
身心俱疲。
她不是输不起,是不想再赌了。
**
车站人不多,林秀兰在候车室的角落坐下。她带的行李不多,一个大布袋,装着几件换洗衣服、一只电饭锅,作者“神秘小饭团”推荐阅读《离婚后,她成了全村的骄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还有一叠厚厚的纸,是她这几年给小孩做的绘本、剪纸和布艺图样。
这些,是她能想到的“将来可能用得上”的所有家当。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银行到账提醒:¥100,000.00。
她点进去看了一眼,然后关掉通知,顺手把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
她不想再被谁打扰,哪怕是那两个孩子——她暂时没带走,他们还太小,必须再计划周全些才行。
她只带走了自己。
和这副千疮百孔、但还没彻底垮掉的身躯。
**
车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往后退。城市的边缘模糊了,路边的广告牌换成了农田和荒坡,公交车上人越来越少,最后整排座位只剩她一个人。
林秀兰看着窗外的麦田,心底一阵发涩。
小时候她也坐这样的车,从镇里坐到村口,再走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才能到家。那时候的她扎着小辫子,肩上背着书包,脚步轻快,总想着以后要走出这片穷山沟,再也不回来。
可谁能想到,三十多年过去,她竟是这样一个模样回来的。
车停在村口的时候,正值中午,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林秀兰背着布袋下车,鞋底一踩地就扬起一层土。
“哟,这不是林秀兰吗?”
不远处,一个披着毛巾、手里提着菜篮子的中年女人站在树下,阴阳怪气地笑着,“几年不回来,咱村的凤凰可变成落汤鸡了。”
林秀兰没理她,拎着布袋一步步往村里走。
土路坑洼,鞋底几次都差点扭脚。
她没急,只是低头看脚下,像是在丈量一条早该熟悉却变得陌生的归途。
走了二十多分钟,她终于到了老宅门前。
一扇掉漆的木门,一堵长满青苔的围墙,院子里长草的气味混着泥土味扑面而来。
她站在门前愣了几秒,缓缓地推开门。
门吱呀一声响,像是在回应她回来了。
屋里有灰尘,有蜘蛛网,有几张破桌子,一口老灶台,还有父母去世前留下的老木柜子,斜着歪在墙边,一脚短了,垫了块石头才勉强站住。
她把布袋放下,站在堂屋正中间,深吸了一口气。
“以后这里就是我和孩子的家。”
她对自己轻声说。
说完,她脱下外套,挽起袖子,拿起扫帚,开始打扫。
没有音乐,没有鸡汤,没有谁来递她一杯水。
只有风从破窗吹进来,把墙上的老照片吹得轻轻晃动。
她的逆袭,从这个灰头土脸的下午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