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兰从院子里回到屋内,手指轻轻着笔记本上那几行刚写下的字。窗外的晚风轻轻掀动窗纱,带来一股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新味道。夜色温柔而深沉,孩子们早己入睡,房间里只剩下微弱的灯光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她回想起这几天绣坊的情景,村妇女们初学手艺时的笨拙和坚持,一幕幕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她知道,创业的路上,最大的挑战不仅是技术,更是人心。
第二天一早,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小院,林秀兰就带着几个妇女一起整理绣品。张姨、陈嫂和王婶己经熟练地坐在桌旁,手指灵巧地穿梭于针线之间。她们脸上的神情不再紧张,而是带着一份专注与期待。
“张姨,那个花边的收尾你做得挺好的,颜色搭配也很有层次。”林秀兰走过去,轻声夸奖。
张姨抬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小兰,你教得好,我得加把劲儿。”
王婶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她突然问:“秀兰,你说这绣花真的能卖出去?咱们这小村子里没人认识这些东西。”
林秀兰停下动作,认真地看着她们,“王婶,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村子,眼光得放远一点。现在互联网发达,咱们通过首播和网店,把这手艺带到更远的地方。只要品质过硬,市场自会打开。”
她话音刚落,门外传来几声清脆的脚步声,是李国华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大包刚送来的布料和几个新样品。
“早啊,林姐,这些是镇上帮你找来的新布料,还有几个款式,明天带你们去镇上试试销。”李国华放下东西,露出暖暖的笑容。
妇女们围过去,争先恐后地看着新布料,指指点点,脸上难掩兴奋。
“这颜色不错,比咱们之前的花布好看多了。”陈嫂拿起一块柔软的布料,轻轻抚摸。
李国华点头,“村里干部不光是来照顾乡政,还能帮你们联系商家、开拓市场。咱们一起努力。”
林秀兰感激地望向他,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
下午,林秀兰带着妇女们来到镇上的布料市场。热闹的街道上人声鼎沸,摊贩们大声吆喝,琳琅满目的布料铺满两侧。对村妇女来说,这里既陌生又充满诱惑。
“你们别害怕,跟着我来。”林秀兰握紧每个人的手,给她们打气。
她和商家详细谈判,询问布料质量、价格、订货周期,并认真记录每一条信息。妇女们在一旁围观,有的低声议论,有的眼睛闪着光。
王婶悄悄对张姨说:“这小兰真不容易,带咱们出来见世面,心里有数。”
回到家后,林秀兰再次组织大家开会,讲解市场信息和销售计划。她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讨论产品款式和制作分工。
“咱们得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乡村风格的刺绣,简单又有味道。”她建议。
妇女们热烈响应,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张姨说可以做一些花草纹样,陈嫂喜欢鸟兽图案,王婶则提议绣些吉祥话。
这一次,大家的眼里多了光彩,似乎看到了共同努力的未来。
**
夜深人静,林秀兰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把今天的讨论内容和市场反馈详细写进笔记本。她知道,每一步都要扎实稳健,不能急于求成。
孩子们睡得安稳,偶尔传来轻微的呼吸声。她抬头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心里默念:“秀兰,加油,未来一定会更好。”
她的手轻轻握住笔,像握住了一把通往新生活的钥匙。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