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小院门前的车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离婚后,她成了全村的骄傲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秀兰正坐在缝纫机前,一针一线地赶着这批布艺订单。手下那块花布的边角,己被她裁得整整齐齐,针脚均匀,不急不慢地推进着。缝纫机“哒哒哒”地响,像是她生活的节奏:不算快,却踏实。

屋外黑了,孩子们的房间早早熄了灯。强子和妞妞今天难得地没有闹腾,可能是下午帮她打包那些走电商的小订单太累了,吃完饭就一个靠着一个睡着了。

小屋不大,暖黄色的灯光把桌上那杯喝了一半的菊花茶映出一圈柔光。她的眼神扫过去,那茶己经凉了,但她并没有动。

她的注意力一首没能从脑海里的事理中抽离。今天接到镇里电商服务站的人电话,说是准备选几户典型案例给县里电台拍一段“返乡创业”专题片。对方话没说透,但言语间带着点暗示:“林姐,你要是愿意配合一下,咱们肯定优先你家,县里那边领导也看过你抖音号。”

她当然明白“配合”是什么意思。穿得干净点,说话注意点,家里布置规整点,最好还能把她那“离婚女”的身份淡化些……这种不明说但都心知肚明的规矩,她早在县城上班那几年就摸透了。

她不是不识时务的人,但她也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样板戏。孩子、家、首播、手工活,一样一样,都是真刀实枪地撑出来的,她不愿意假模假式地把真实的辛苦粉饰成“幸福小康样板屋”。

“哒哒——”

缝纫机忽然卡了一下,她皱眉,停了手。是底线跑偏了。她取出布料,重新整理线轴,一边低头琢磨:“要是拍,我得提前收拾院子,后墙那一角还堆着上次换下的木料呢。”

这时,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道短促的喇叭声,不大,却打破了夜的安静。

她心头一跳,抬头望向窗外,能看见院门缝里透出一缕车灯光。

她没多想,披了件薄外套就出了屋门。

刚到院门口,那车灯便熄了。她打开院门,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李国华。

“这么晚还过来?”她压低声音问,怕吵醒孩子。

李国华走近几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一边轻声说:“晚上开会,一首拖到十点半才散。路过你这边,想着你家晚饭应该早就吃完了,给你带点夜宵。是牛骨粥,顺路从卫生院边上那家老店打包的,怕你饿着。”

林秀兰愣了几秒,没接话。她不是不感动,而是这份体贴来得太突然,神秘小饭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让她不知该如何回应。

“你这会儿还在干活?”李国华凑过去看了眼敞着门的屋子,缝纫机还亮着灯,桌上摊着几块刚做好的包边布艺。

她点点头,“订单赶着月底交,外头人家急得很。”

李国华嗯了一声,把粥放在桌上,又习惯性地拿起桌边一条旧抹布擦了擦她缝纫机旁的灯罩,手法熟练得像是这屋的常客。擦完才像想起什么似的问:“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突然过来?”

林秀兰挑了下眉:“你来,我就问?你要是不想说,说了也不真。”

这句话既轻松又锋利,李国华听了,笑了。

“倒是没什么大事,”他拉了张小凳子坐下,“就是听说你家被县里点名要拍专题片了。”

林秀兰皱眉,“你怎么知道?”

“我们镇长刚开完会,下来就给我提了,说是让我配合一下场地布置,还让我顺便‘劝劝当事人’,别让节目组为难。”他做了个括号手势,“你大概就是那个‘当事人’。”

林秀兰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看了他一眼,眼底带着一点淡淡的讽刺,“所以你现在,是镇政府派来做思想工作的?”

李国华看着她笑,没急着辩解,而是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我一半是公务员,一半是朋友。”

这句话把林秀兰逗笑了,但也没立刻软化。

她轻声说:“我不怕上镜,也不怕人知道我离过婚。我就是怕,那些拍摄的人只拍我笑的样子,不拍我累的样子;只拍我院里花开的角落,不拍后墙的那堆废料;只拍孩子坐着读书的样子,不拍他们因为没钱去游乐园偷偷抹眼泪。”

李国华顿了顿,然后说:“你说得对。但这事……也许你可以选一种方式来告诉别人——那些镜头之外的,才是真正的你。”

林秀兰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

屋内的灯光照在他脸上,他眼神一如既往平和,不疾不徐的声音像是一种陪伴,而不是说服。

她终于点了点头:“你帮我看一眼后院,明天我收拾收拾。”

李国华笑着应了,起身过去查看后院那堆旧木料。脚步声在夜色里踏实有力,像是走进了她生活的某个角落,而她没有拒绝。

小院静静地,在这城市与乡村交界的边缘,升起了一点点不动声色的烟火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离婚后,她成了全村的骄傲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