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17 章 暖冬的符号

小说: 星图新密码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星图新密码

符号树的枝丫挂上第一缕霜花时,刘姨正蹲在灶台前烤红薯。瓦罐里的红薯冒着热气,外皮烤得焦黑,裂开的缝里淌出蜜色的糖汁,在灶台上凝成小小的 “甜” 字符号。“这红薯跟我儿子小时候吃的一个样。” 刘姨用筷子戳了戳最软的那个,红薯突然轻轻颤动,表皮的炭裂纹展开,映出她儿子趴在炕桌上写作业的模样,嘴里还叼着半块红薯,墨水滴在作业本上都没发觉。

林舟帮着添柴,灶膛里的火光舔着柴火,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跟符号树的枝丫影子缠在一起。“昨儿符号树掉了个果实,变成个铜暖炉。” 刘姨从柜子里端出个擦得锃亮的暖炉,炉盖上的双心星符号被得发亮,“是我婆婆传下来的,当年她总说‘冷了就焐焐手,心暖了日子就不僵’。” 暖炉刚放在桌上,就传出 “咕嘟” 声,里面的热水自动冒起热气,氤氲的水汽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是晓棠前阵子采的野菊花晒的干。

晓棠抱着摞旧棉衣走过,袖口的补丁上沾着符号须。是张奶奶送来的,说要给村里的孩子改改过冬。“张奶奶的眼睛不好,穿针时总让阳光照着线。” 晓棠翻开件蓝色棉袄,里子上绣着个歪歪扭扭的 “安” 字,针脚里缠着细弱的符号,“她说这是老张当年在部队学的针法,针脚粗但结实,能挡三九天的风。” 棉袄突然轻轻鼓起来,像有人在里面吹气,展开的衣襟上,映出张奶奶年轻时坐在油灯下给老张缝棉衣的模样,线团滚在脚边,她却盯着窗外的月亮发呆。

上午的符号树下,孩子们正围着个铁皮桶烤橘子。有个戴绒线帽的小男孩举着烤焦的橘子,果皮上的焦痕拼出个小太阳符号:“这是我爸从外地寄来的橘子。” 橘子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橘瓣,瓣上的纹路里藏着段小视频:他爸蹲在长途汽车站,手里提着个鼓鼓的袋子,对着镜头笑 “给娃带的橘子,路上颠坏了别嫌”。孩子们的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麻雀翅膀上的符号闪了闪,落在铁皮桶上,桶底就冒出把炒瓜子,瓜子壳上的纹路跟符号树的枝丫一个蜷曲。

“树知道谁在惦记着谁。” 晓棠帮孩子们翻烤橘子,指尖碰到个被烤得发软的橘子,果皮渗出的汁水在地上凝成 “念” 字。有个扎红围巾的小姑娘剥开橘子,发现橘络缠着个小布包,打开是块薄荷糖,糖纸都起了皱,“这是我妈给我带的,” 小姑娘的声音软软的,“她在南方打工,说那边的橘子不甜,不如家里的烤着香。”

阿星的全息投影这次捧着个保温桶,里面的姜汤冒着热气,姜片上的符号跟刘姨的铜暖炉花纹重合:“星舰的伙伴们学熬姜汤。” 影像里,青鸟座使者正笨拙地往锅里撒红糖,糖粒落在炉台上,竟长出细小的符号苗,“第八星域的居民说冬天的温暖是连在一起的,你给我添把柴,我为你递碗汤,再冷的风也吹不散。” 星舰的舷窗上结着冰花,冰纹里藏着地球的雪景,有孩子们堆雪人的憨态,有老人扫雪的背影。

午后的祠堂里,王大娘正带着妇女们纳鞋底。木盆里的浆糊冒着热气,浆过的布壳上沾着符号叶,叶纹里的 “暖” 字符号被针线扎得密密实实。“我婆婆说纳鞋底得顺着纹路走,跟路一样,不能走岔了。” 王大娘的顶针在布壳上蹭出银光,针脚穿过的地方,自动冒出细小的棉絮,像刚弹好的新棉,“你看这符号树的叶子,叶脉多像鞋底的纹路,缠缠绕绕,都是往暖处走的。”

有个年轻媳妇举着块布壳笑:“这上面的影子是我妈呢。” 布壳上的符号亮了亮,映出她妈坐在炕头搓麻绳的模样,麻绳上的纤维跟符号须缠在一起,“她总说我纳的鞋底太松,冻着脚就念家,这次我得扎紧点。” 王大娘接过布壳摸了摸,指尖的温度让布壳渗出棉籽油的香味,是小时候母亲给鞋底上油的味道,闻着就浑身暖和。

林舟在祠堂角落发现个旧木箱,是老马叔用来装工具的,箱底垫着层符号叶,叶子上的刻痕展开,是他师父当年写的 “过冬口诀”:“刨子擦油,斧头入库,人心暖了,铁器不腐。” 林舟轻轻掀开箱盖,里面的刨刀上缠着块旧棉布,是师父的老伴用嫁衣改的,布角的流苏上沾着符号须,“老马叔说这布比棉絮还暖,当年师父总把冻僵的手捂在上面。” 木箱突然 “咔嗒” 响了声,弹出个小抽屉,里面装着包晒干的花椒,是王大娘去年给的,说 “冬天炖肉放几颗,屋里都香”。

傍晚的符号树,被孩子们挂的红灯笼照得暖暖的。每个灯笼里都放着个小物件:有阿珍的旧手套,有小男孩的玻璃弹珠,还有刘姨儿子留下的钢笔,笔帽上的符号缠着根红绳。风一吹,灯笼轻轻晃,树桠上就掉下个圆滚滚的果实,裂开后滚出个炭火炉,炉壁上的符号一热,就传出 “噼啪” 声,像小时候过年烧炭的声响。

“它知道咱们怕冷。” 刘姨往炉子里添了块炭,火苗突然窜高,映出她儿子小时候围着炉子跑的模样,棉鞋上的泥蹭在炉壁上,她却笑着说 “脏了好,接地气”。林舟看着炉子里的炭慢慢变红,炭灰里渗出点火星,落在地上变成颗颗小火星,像孩子们眼里的星星,“这炉子烧的不是炭,是念想,” 刘姨的声音有点哑,“烧得越旺,心里越亮堂。”

阿星的全息投影这次带着副手织手套,手套上的符号跟晓棠手里的棉袄补丁一样:“星舰的孩子们给地球的伙伴织手套。” 影像里,青鸟座使者的爪子不太灵活,毛线在指间绕成疙瘩,却笑得一脸认真,“他们说手牵手的时候,符号会顺着指尖跑,把暖和从这个星球传到那个星球。” 星舰的储藏室里堆着好多寄往地球的包裹,每个包裹上都贴着片符号叶,像给思念盖了个邮戳。

深夜的符号树,被月光照得像披了层银霜。林舟和晓棠坐在炉边烤火,看孩子们埋在土里的 “暖冬瓶”—— 里面有烤红薯的皮,有姜汤的渣,还有张奶奶纳鞋底时掉的线头,都缠着细细的符号须。瓶身上的符号闪了闪,突然长出圈绒毛,像给瓶子裹了件小棉袄,“这里面藏着整个冬天的暖。” 晓棠拿起片落在瓶上的符号叶,叶纹里的刻痕展开,是祖父日记里的句子:“冬天不是结束,是让温暖有处可藏,等开春了,再顺着根须冒出来。”

黎明时的符号树,枝丫上挂满了孩子们做的 “暖宝宝”。有布缝的小口袋,里面装着晒干的艾叶;有玻璃瓶做的油灯,灯芯是用符号须缠的;还有个旧搪瓷杯,里面盛着王大娘熬的小米粥,粥面上的符号漂成个 “家” 字。风一吹,这些物件轻轻晃,符号叶就沙沙地唱着童谣,唱得树影都软乎乎的,像裹了层棉花。

林舟摸出祖父的收音机,这次传出的是雪粒打窗的声响,混着屋里的笑声:“小舟,快把你周爷爷的棉鞋拿来,他的脚冻得跟冰块似的!” 后面跟着周老先生的咳嗽声:“你这棉鞋太沉,跟你烤的红薯一个实在……” 声音渐渐轻了,收音机的木纹里渗出小米粥的香味,缠在祠堂的门框上,凝成个大大的 “暖” 字。

离开时,张奶奶正坐在符号树下,给孩子们讲 “符号树的故事”。她手里的烟袋锅冒着青烟,烟圈里飘着个小小的影子,是张爷爷坐在她身边,帮她拢了拢围巾,“他总说冬天的树最实在,不声不响地把暖藏在根里,” 张奶奶的声音慢慢的,“就像人,心里装着念想,再冷的天也能熬过去。” 有片符号叶落在她的围巾上,变成颗小小的绒球,蹭得她脖子痒痒的,笑得眼角堆起了皱纹。

风穿过符号树的枝叶,把炭火气、米香、毛线味揉成一团,裹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晨光里慢慢飘。林舟看着张奶奶身边若隐若现的影子,看着孩子们围着炉子抢烤橘子的欢畅,突然明白符号树在冬天结的不是果实,是一个个会发烫的念想,哪怕埋在雪底下,也能焐热整个寒冬,像母亲总说的那句 “心里有火,就不怕天冷”。

而那些藏在符号里的暖,就像炉子里的炭火,明明灭灭,却从未熄灭,只等某个飘雪的清晨,轻轻落在你掌心,告诉你,所有被惦记的人,都在时光里给你攒着暖,一点一点,攒成了整个冬天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