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29 章 新苗里的符号

小说: 星图新密码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惊蛰的雷声裹着泥土腥气滚过村庄时,王大娘正蹲在祠堂前的菜畦里撒菜种。黑褐色的菜籽在掌心蹦跳,有粒种子顺着指缝钻到蓝布围裙的补丁里,补丁上的符号须立刻蜷成小圈,缠着她手腕上的银镯子 —— 镯子内侧的 “丰” 字沾了点湿泥,像给老辈人的祝福裹了层新翻的土气。

“这菜籽认人的掌心汗。” 王大娘用竹片划开畦垄时,指腹的老茧蹭过地皮,菜畦边的陶盆里突然冒出个旧瓦罐,罐口的布塞上还留着去年菜籽的清香,跟她嫁过来时用的那只一模一样,“我婆婆总说‘撒种得趁雷后,土松,芽才肯使劲钻,就像人心得等个盼头,来了才肯敞亮’。” 她往垄沟里撒了把草木灰,祠堂外的符号树突然抖落片新叶,叶面上的刻痕展开,是老太太年轻时在雨里抢种的模样,蓝布头巾被雨水打透,手里的瓢却撒得匀,每粒种都落进泥窝。

林舟扛着捆杨树苗走过,苗根的湿泥滴在布鞋上。是帮李伯栽的,老人家说 “清明前栽树易活,根须沾着惊蛰的雨,扎得深,就像做人得趁年轻把根扎稳,老了才不晃”。树苗刚靠在祠堂墙上,就传出 “咯吱” 声,树干的纹路里长出根符号苗,缠上王大娘的瓦罐,“昨儿符号树掉了个果实,变成个木牌。” 林舟擦了擦苗叶上的泥,“是李伯的父亲给树苗做的标记牌,牌上的符号被风雨磨得发白,边缘还留着当年写的‘白杨’二字。”

晓棠端着盘刚蒸的榆钱窝窝走来,青绿的榆钱裹着面香。是张奶奶摘的,说 “早春的榆钱最嫩,拌点玉米面蒸,香得能下饭,就像日子刚起头,带着股子鲜劲”。她往石桌上摆窝窝时,陶盘碰撞的声响像串小铃铛,有片榆钱落在符号树的根部,立刻冒出丛新草,草叶上的纹路印着双心星,“张奶奶的面盆里总泡着块老面,说‘发面时搁点榆钱水,蒸出的窝窝带点清苦,就像人生先苦后甜’。” 她说着捏起个窝窝,指尖的温混着草香,像把早春的味道揉成了团。

上午的符号树下,孩子们正帮刘姨捡去年的玉米芯。金黄的芯子堆成小丘,有个扎绿头绳的小女孩举着芯子跑,芯上的符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把碎玉。“这是我哥从东北寄来的玉米种,说‘芯子埋在土里当肥料,苗长得壮,’女孩的布鞋沾着泥,玉米芯突然 “咔” 地裂开,露出里面的空洞,洞里的符号映出她哥在地里埋芯子的模样,胶鞋陷在冻土,却笑着说 “给地喂点食,它才肯长”。

“捡玉米芯捡的不是废料,是给地攒劲的念想。” 晓棠帮孩子们把芯子装进筐,筐沿的符号须慢悠悠地晃,把芯子摆得整齐,“刘姨说当年她婆婆烧玉米芯,总在灶膛里留半截,说‘余火能焐热炕头,就像过日子得留有余地,满了就呛’。” 有个小男孩把碎芯子塞进树洞里,洞里立刻传出他奶奶的声音:“别糟蹋,混着粪肥撒地里,苗能窜半尺高,就像省下的力气,用在正道上才管用。”

阿星的全息投影这次捧着袋星际菜籽,种皮上的纹路跟王大娘撒的一模一样:“第十八星域的居民学种‘跨星菜’。” 影像里,星舰的试验田飘着泥土香,青鸟座使者正用爪子刨坑,爪尖沾着的土粒里,混着地球的符号,“他们说种子最懂等待,在黑暗里攒够了劲,才肯冒头,就像奶奶的话,当时听着沉,后来才知是托着你长。” 星舰的舷窗上,孩子们画的小苗发了芽,嫩芽的曲线里藏着地球的田垄,弯得温柔。

午后的祠堂里,老马叔正带着徒弟们修犁耙。铁犁的刃口锈成红褐色,“我师父总说‘开春的犁得磨三遍,不然翻不动冻土,就像做事得下苦功,懒了啥都成不了’。” 犁耙刚擦干净,就传出 “哐当” 声,木柄的裂纹里渗出桐油味,是他年轻时跟师父学的法子,“师父总说‘犁铧得涂猪油,不生锈,就像人心得常抹点暖,不然会硬邦邦’。”

有个年轻徒弟举着修好的锄头笑:“这锄头能认地呢。” 锄刃的符号须轻轻颤,碰到硬土就发亮,翻起的土块格外匀,“我爸说用锄头得顺着地势,犟了就伤苗,就像待人得懂变通,愣了就伤人。” 老马叔接过锄头掂了掂,掌心的温度让锄柄冒出点新绿,是从木缝里钻出来的草芽,嫩得能掐出水,“这是去年的草籽落进去了,” 他笑着说,“你看,只要有缝,就能扎根。”

林舟在祠堂角落发现个旧木箱,是装稻种的,箱底铺着层麻袋,麻袋上的补丁针脚跟王大娘围裙上的一样。“这是二十年前的稻种,” 林舟打开箱盖,里面的稻粒还带着陈香,“那年春旱,王大娘的婆婆把稻种泡在井里,说‘凉水泡出的芽耐旱,就像受过苦的人,经得住熬’。” 木箱突然 “咔嗒” 响,底层的暗格露出包绿豆,是张奶奶去年收的,说 “泡点绿豆芽,给春耕的人解乏”。

傍晚的符号树,被孩子们的风筝线缠成了网。有个小男孩举着风筝跑,风筝面是晓棠画的 “春牛图”,牛背上的符号在风里鼓胀,像真牛在喘气。“这是我妈用旧报纸糊的,竹骨是李伯削的,” 男孩的风筝线突然绷紧,线轴的符号亮了,映出他妈在灯下糊风筝的模样,浆糊抹得不均匀,却盯着牛眼睛笑 “得让牛瞪着眼,才有力气”。

“风筝线牵的不是纸,是往上长的盼头。” 晓棠帮男孩稳住线轴,线绳的符号突然发亮,去年的风筝痕和今年的新风筝在风里重叠,像两条追着云的尾巴。有个小女孩的风筝落了地,符号树的枝丫突然垂下来根草绳,绳上的符号缠着春风,帮她重新放飞,风筝晃了晃,映出她爷爷帮她放风筝的模样,皱纹里盛着笑,说 “线松点,它才肯往高走”。

阿星的全息投影这次举着个风筝,风筝尾的符号是用彩绸拼的:“第十八星域的居民学放风筝。” 影像里,星际风把风筝吹得老高,青鸟座使者正教孩子们放线,线轴的转动声里,混着地球的童谣,“他们说风筝的线看着细,却能牵着念想飞,就像离家的路再远,总有根绳在心里拽着。” 风筝的影子投在星图上,像片会飞的叶子,落进地球的坐标里。

春分的傍晚,村民们在符号树下分新苗。王大娘用竹篮装着菜苗,给每个人手里递两棵,说 “新苗得换着栽,你家的黄瓜苗,我家的番茄苗,栽在一块儿才热闹”。她递苗时的手碰着篮沿,“沙沙” 声震得符号叶簌簌落,叶面上的刻痕展开,是老太太年轻时分苗的模样,蓝布围裙沾着泥浆,却把最壮的苗给了邻居的瞎眼老汉,“她说苗壮不壮,看人心,心善的人种啥都旺”。

有个新媳妇捧着菜苗笑:“这苗根上的土,跟我老家的一样。” 苗根的符号闪了闪,映出她妈在菜园里起苗的模样,竹篮里的苗裹着湿泥,“我妈说移苗得带原土,不然活不了,就像人到新地方,得带着老家的念想,不然站不稳”。王大娘往她篮里添了把草木灰,说 “撒点这,苗不烂根,就像日子里带点老理,才走得顺”。

深夜的符号树,被孩子们的灯笼照得暖暖的。林舟和晓棠坐在石磨旁,看大人们用去年的玉米芯烧火。火堆的符号亮了亮,映出刘姨的儿子小时候追着火星跑的模样,棉裤上沾着炭灰,却笑得露出豁牙。“开春不是为了急着长,是为了慢慢熬,” 晓棠拨了拨火堆,火星溅在符号叶上,“就像这符号树,每片新叶都带着旧痕,才长得扎实。”

黎明时的符号树,挂满了孩子们系的红布条。有条布上写着 “愿菜苗长大”,是阿珍写的;有条布上画着小苗,是小男孩画的。风一吹,布条轻轻晃,树桠上的新叶拍着巴掌,像在跟地里的苗打招呼,说得露水都带着劲。

林舟摸出祖父的收音机,里面传出惊蛰的雷声,混着周老先生的声音:“小舟,快把那包稻种给李伯送去,他的苗床该撒种了,就像帮人搭把手,看着他好,你也舒坦。” 后面跟着祖父的笑:“你这老东西,总把自己的苗分给别人,就不怕自家不够?” 声音渐渐轻了,收音机的木纹里渗出泥土香,缠在祠堂的门槛上,凝成个大大的 “生” 字。

离开时,孩子们正把菜苗栽进符号树周围的土里。刘姨的儿子背着书包从村口走来,手里拎着包新菜种,说 “城里的朋友给的,咱也试试新”。王大娘笑着接过种子,往他手里塞了个榆钱窝窝,说 “热乎的,垫垫肚,就像地里的苗,得有人疼才肯长”。

风穿过符号树的枝叶,把土香、草香、面香揉成一团,裹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晨光里慢慢飘。林舟看着菜畦里晃动的身影,看着孩子们追着风筝跑的欢畅,突然明白符号树在早春结的不是果实,是一颗颗攒着劲的绿,哪怕被春风吹得歪歪扭扭,也藏着破土时的莽撞和甜,像母亲总说的那句 “苗儿再小,扎了根就有奔头,就像日子再难,有盼头就熬得动”。

而那些藏在新苗里的符号,就像埋在土里的梦,默默地胀着,却总能在某个清晨顶破地皮,告诉你,所有耐着性子的等待,都在春光里发了芽,一寸一寸,长成了眼里的希望。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推荐阅读《星图新密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图新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SZM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