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课一结束,万紫便扎进图书馆。
指尖划过厚重的词典,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术语间逡巡,遇到拿不准的译法,便俯身在笔记本上反复推演。
笔尖在纸页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划痕,像在跟那些拗口的词汇较着劲。
晚上从兼职的地方回来,宿舍楼道里的灯己昏昏欲睡。
她摸出钥匙开了门,桌上摊着的活动记录还在等她——“2013年10月举办的‘外贸函电工作坊’,参与人数32人”;
“2014年3月获省级‘商务谈判模拟赛’团体二等奖”。
她逐字逐句地核对着,眉头偶尔因某个数字蹙起,确认无误后又轻轻舒展开,笔尖在纸页边缘打个小小的勾,像给每段过往盖了个清晰的戳。
台灯的光晕里,她的在资料和笔记本上渐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中文和英文的字迹交织在一起,像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把那些零散的日子妥帖地兜在里面。
连轴转的日子溜得飞快,转眼就撞进了期末考试的关口。
教室里的空气骤然绷紧,弥漫着临阵磨枪的焦灼——人人都抱着“哪怕磨不锋利,至少蹭亮些也好”的心思。
周围的同学手忙脚乱地翻着书,书页哗啦作响,像是在跟风较劲。
有人埋首课本猛啃知识点,腮帮子因紧张微微鼓着;
有人捧着借来的笔记圈画重点,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同学们大多都揣着临时抱佛脚的虔诚,灵不灵验不好说,那份急吼吼的认真和希望考试通过的心绝对是百分百真诚的。
万紫倒不慌。平日里的功课打得扎实,考前花了两个晚上梳理脉络,心里早有了谱。
等进了考场,目光扫过试卷,题目大多是课堂上反复强调过的重点。
她握着笔,笔尖在答题卡上稳稳游走,思路顺得像淌水,没半分卡壳的滞涩。
几场考试顺顺利利地结束,寒假的脚步也就近了。
最后一门考完的那天下午,万紫抱着书包,一脸从容地走出教学楼。
冬日的阳光落在身上,暖融融的,心里竟有种既充实又轻快的感觉。
寒假的日子像老家屋檐下凝结的冰棱,缓慢又扎实地往前挪。
东风里万紫千红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东风里万紫千红最新章节随便看!万紫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灶房里,她蹲在灶台前引火,火柴擦出的火苗舔着柴禾,噼啪声里渐渐腾起暖意。
等锅里的粥咕嘟出绵密的香气,她就着昏黄的灯光盛进粗瓷碗,就着一碟咸菜喝上两碗,胃里便熨帖了。
扫完屋里屋外的地,她端着木盆到院子里,把全家人换下的衣物泡在冰冷的水里,搓衣板吱呀作响,泡沫在寒气里泛着白,冻得指尖发红也不停歇。
剩下的时间,她几乎都埋在那叠中英文文件里。
堂屋的旧八仙桌上摊满了资料,笔尖在纸上刷刷游走,偶尔被窗外摩托车“突突”的轰鸣惊得一顿,抬头望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把思路重新接起来。
父母比她更忙。老家的路这两年拓得宽了,私家车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公交班次也密了,跑短途的小巴车生意早就不如从前了。
眼看春运是一年里最后的旺季,父母索性把铺盖卷搬到了车上,天不亮就去车站候着,首到深夜才顶着一身寒气回来。
父亲万广发搓着冻得通红发僵的手,指关节“咔咔”响,嘴里念叨着:“多跑一趟是一趟,能挣一点是一点,你们姐弟俩读书的钱要准备的。”
父亲洗完手后,又接着愁叹道:“还有以后你小弟成家立业,哪样不要钱?”
母亲陈芳在一旁拆着沾了泥土和零食碎屑的座位套,叹口气:“你爸这腰,天天蜷在驾驶座上,夜里总疼得哼唧。”
万紫听着这些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疼。
可她低头看看自己摊在桌上的课本,笔尖悬在习题册上迟迟落不下去——自己还是个学生埋首在书本里,眼下能做的实在有限。
她悄悄攥紧了笔,指节泛白。罢了,先把书读好,将来能有份像样的工作,或许才能真的帮到这个家。
家里的小弟万鸿却像匹脱缰的野马。刚上初一,早就没了上学的心思,整天跟镇上几个半大孩子混在一起。
父母给的零花钱揣在兜里还没捂热,转身就扎进县里的网吧,打通宵游戏是常事。
万紫去过两次,网吧里乌烟瘴气,键盘敲击声、骂骂咧咧的叫喊混在一起,呛得人睁不开眼。
她在网吧靠墙角落里找到蜷缩在椅子上的小弟,她伸手拽住他胳膊往外拉,手腕却被他死死挣着,那小子梗着脖子,涨红了脸犟道:“你管我!爸妈都不管我!”
(http://www.220book.com/book/SZV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