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 孟获的后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参谋院的议事厅内,那场关于南中策略的激烈讨论,最终在诸葛亮那番“以利益为纽带,以合作为手段”的全新理念下,画上了句号。所有的大臣,都被丞相这种超越了时代的、近乎于“商业邦交”的思维模式,所深深折服。

然而,蓝图规划得再好,终究还是要付诸实践。

而实践的第一步,便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一个能够代表南中各部落,并且愿意与大汉进行沟通的……关键人物。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孟获。

当年,丞相南征,七擒七纵,最终令这位“南蛮王”心服口服,发誓永不复反。自那以后,南中之地,虽偶有小乱,但再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孟获的威望,功不可没。

如今,孟获本人虽己年迈,但他的家族,依旧在南中各部落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儿子们,继承了他的勇武与威望,成为了南中新一代的领袖人物。

想要与南中“合作”,那么,孟获的后人,无疑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突破口。

于是,在诸葛亮的授意下,一封由丞相亲笔书写,并盖上了大汉官印的请柬,被使者快马加鞭,送往了南中,孟获家族所在的建宁郡。

请柬的内容,很简单。只说,大汉天子与丞相,感念孟获大王多年来镇守南疆之功,特备薄礼,邀请其子嗣,前来成都一叙,共商南中长久安宁与富足之大计。

这封请柬,在南中的群山密林之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孟获的长子,孟琰,在接到请柬时,召集了南中各大部落的首领,共同商议。

“汉人又想搞什么鬼?”一个脾气火爆的洞主,拍着桌子,瓮声瓮气地说道,“当年诸葛老儿把我们打服了,安分了这么多年,现在又想来使唤我们了?”

“我看,没那么简单。”另一位较为年长的酋长,则显得忧心忡忡,“前些日子,天上出现了那个叫‘天幕’的东西,听说汉人的都城都快乱翻天了。他们现在请我们去,怕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阿父曾说,诸葛亮此人,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孟琰本人,也皱着眉头,心中充满了警惕。他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也继承了父亲对诸葛亮那份既敬畏又忌惮的复杂情感。

然而,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由孟琰亲自带队,前往成都,一探究竟。

因为,他们谁也不敢,公然拒绝大汉丞相的邀请。当年那场南征,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深刻了。

数日后,一支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队伍,缓缓地驶入了成都城。

为首的,正是孟琰。他身披兽皮,头戴羽冠,身材魁梧,面容黝黑,眼神中充满了如同猎豹般的警惕与野性。他的身后,跟着数十名同样装束的南中勇士,他们好奇而又紧张地打量着这座繁华的都城,手中紧紧地握着腰间的弯刀。

他们的到来,立刻引来了无数成都百姓的围观。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刀枪剑戟,或是高高在上的官威。

前来迎接的,是尚书令费祎。他笑容可掬,态度亲和,将他们奉为上宾,安排在了城中最好的馆驿之内,每日里好酒好肉,歌舞款待,礼遇之隆重,甚至超过了接待东吴的使者。

这让孟琰等人,一头雾水,心中更加的忐忑不安。

终于,在他们抵达成都的第三日,丞相诸葛亮,正式召见了他们。

召见的地点,不在威严肃穆的朝堂,也不在戒备森严的丞相府,而是在城郊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别苑之中。

当孟琰走进那座雅致的庭院时,看到的一幕,让他再次感到了意外。

诸葛亮,并未身着官服,只是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长衫,手中拄着竹杖,正站在一小片试验田的旁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那些己经长出新苗的“武侯稻”。他的身边,没有甲士林立,只有几名随从,那模样,不像是一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倒更像是一位正在享受田园之乐的隐居名士。

“孟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诸葛亮看到他们,主动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

孟琰心中虽有万千警惕,但还是不敢失了礼数,连忙躬身行礼:“草民孟琰,参见丞相。”

“不必多礼。”诸葛亮摆了摆手,“今日请你前来,非为国事,只为叙旧。我与令尊,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一别经年,不知孟大王,身体可还康健?”

一番家常式的问候,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孟琰一一作答,心中却在不断地揣测着诸葛亮的真实意图。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诸葛亮没有再兜圈子。他没有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去下达任何命令,也没有以一个宗主国相臣的身份,去提出任何要求。

他只是像一个平等的商人,在向孟琰,展示自己的“商品”。

他先是让人,抬来了几匹光彩夺目的蜀锦。“此物,光华柔顺,冬暖夏凉。在我汉地,不过是寻常衣料。若在南中,想必,能为诸位的夫人小姐,增添不少光彩吧?”

孟琰看着那从未见过的、美丽绝伦的丝绸,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丝渴望。

接着,诸葛亮又让人,端上了一盘雪白的、颗粒分明的井盐。“此盐,味正无苦,非南中之瘴盐可比。人无盐,则力乏。有了此物,诸位的族人,狩猎时,是否会更有力气?”

孟琰的呼吸,微微变得有些急促。食盐,是南中各部落最稀缺、也最宝贵的物资。诸葛亮拿出的这些,无疑是盐中极品。

最后,诸葛亮指了指旁边田地里,那些长势喜人的稻苗。“此,乃‘武侯稻’。一年可两熟,亩产西石。若在南中推广,则诸位之部落,将永无饥馑之忧。”

蜀锦、井盐、粮食。

这三样东西,每一样,都精准地,戳中了南中各部落最核心、最迫切的需求!

在展示完“商品”之后,诸葛亮终于,提出了他的“贸易合作”意向。

“文琰将军,”他看着孟琰,语气诚恳地说道,“亮知,南中之地,山中有铜铁,林间有奇木。我大汉,愿以蜀锦、井盐、粮食,与尔等,公平交易。尔等出矿产、木材,我等出货物、技术。我等甚至可以帮助你们,修建更坚固的房屋,打造更锋利的兵器。”

“此外,天幕所示之‘蜀身毒道’,正需穿过尔等之领地。我大汉,愿出重金,雇佣尔等族人,为商队向导、护卫。凡商队所过之处,皆会向当地部落,缴纳一笔丰厚的‘买路钱’。”

“我所求者,非尔等之臣服,乃共赢也。让南中,与我大汉一样,变得富庶,变得强大。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诸葛亮的这番话,彻底颠覆了孟琰的认知。

没有命令,没有要求,没有威胁。

有的,只是平等的姿态,的货物,和一幅“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孟琰的心,乱了。

他和他身后的那些部落首领们,对此,将信将疑。他们不敢完全相信,这个曾经用雷霆手段将他们打服的汉人丞相,会变得如此“和善”。他们怀疑,这甜美的诱惑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但是,他们又无法抗拒。

那光彩夺目的蜀锦,那雪白的井盐,那足以让他们永远告别饥饿的“武侯稻”……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既警惕,又无比渴望的复杂神情。他们对蜀汉提出的货物,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诸葛亮看着他们的反应,微微一笑。

他知道,鱼儿,己经……上钩了。

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