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天,上海冷得邪乎,黄浦江的风跟带着冰碴子似的,刮在陆家嘴那些亮晶晶的玻璃楼上,呜呜地响。“链通”办公室里倒是暖烘烘的,可那股子压抑劲儿,比外头的寒风还让人难受。杨帆盯着电脑屏幕上银行发来的催款通知,手指头攥得发白——离给用户赔钱的最后期限就剩72小时了,公司账上那点钱,连窟窿的零头都不够填。
说起来挺讽刺,一年前他还觉得自己牛得不行。凭着“区块链支付”这个新鲜词,“链通”在行业里火了一把,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把传统金融那套给颠覆了,压根没多想风险这回事。结果黑客一出手,公司号称“绝对安全”的系统跟纸糊似的,几百万用户的钱说没就没了。那会儿网上骂声一片,监管部门也来了,他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借钱,房子都抵押了,可钱还是差一大截。眼瞅着“链通”就要从“行业新星”变成“骗子平台”,杨帆夜里睡不着,头发都愁白了好些。
“杨总,那几家风投……都回了,说要等监管那边出结果再说。”助理小陈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合作意向书揉得皱巴巴的。办公室里的人都蔫头耷脑的,有人偷偷收拾东西,那架势,跟等着散伙似的。杨帆叹了口气,走到窗边往下看,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可没一辆能载着他走出这困境。他想起我爸杨巡打电话时说的话:“钱我能给你凑,但事儿是你捅的,得自己学着了断。”
我爸倒是说到做到,第二天就让集团财务打了笔够赔的钱过来。但条件也挺硬:“链通”先停了所有个人支付业务,整个团队搬去巡天集团总部,老老实实接受三个月合规培训。当时杨帆心里别提多别扭了,觉得这简首是公开“丢人”,宁可公司倒闭,也不想靠着老爸的面子苟着。可后来刷到社交平台上,有人发“毕生积蓄没了,一家人不知道咋活”的帖子,他那点傲气瞬间就没了,只剩下愧疚。
搬去巡天总部第一天,杨帆被分到了风控部门。他以为会被当成“反面典型”,处处受排挤,没想到部门总监早给他准备了一摞资料——国内支付行业的规矩、国外区块链金融的案例,还有巡天过去十年处理过的二十多起金融风险复盘。总监递给他杯热茶,挺实在地说:“杨董说了,真干事的,不是跟规矩对着干,是在规矩里找出路。你看看这些案例,哪个不是摔过跟头才起来的?”
接下来三个月,杨帆活得跟个新人似的。天天泡在资料堆里,跟着团队去银行对接资金存管,去监管部门汇报整改方案,还挨家挨户给受损失的用户道歉赔钱。有一回,他们去养老院看望一位老人,老人因为“链通”出事,连买药的钱都没了。老人没骂他,就叹了口气说:“小伙子,我们这些老百姓信你,是觉得新东西能让日子好过点,可你们不能光顾着往前跑,忘了带上我们啊。”那天晚上,杨帆在办公室待到后半夜,把“链通”的商业模式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越想越觉得之前太飘了——满脑子“去中心化”,却忘了金融最该解决的是普通人的难题。
培训结束后,杨帆带着团队搬出了巡天总部,在上海郊区找了间简陋的办公室。他们放弃了个人支付赛道,把目光放在了中小外贸企业身上。那会儿不少做跨境生意的小老板都在抱怨:国际结算又慢又贵,还总因为汇率波动吃亏。杨帆和团队没日没夜地琢磨,基于区块链搞出了一套“跨境供应链金融系统”——企业只要上传真实的贸易合同和物流单据,最快24小时就能拿到融资,结算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个月,手续费也降了快六成。
可产品推出去,却没啥人买账。中小企业主们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些词儿,就跟见了生人似的,谁也不敢第一个尝试。杨帆带着团队跑遍了长三角的外贸工业园,一天最多见十家企业,从早忙到晚,鞋子磨破两双,嗓子也哑了。有次在宁波一个工业园,他们被一家纺织厂老板轰了出来,老板挺不客气地说:“你们这些搞金融的,不就是想骗钱吗?上次‘链通’出事,我邻居还亏了好几万呢!”这话跟鞭子似的抽在杨帆心上,回去的路上,团队里有人小声说:“要不……算了吧?”
就在大家快撑不住的时候,转机来了。苏州有家做电子产品出口的小企业,因为海外客户拖着不付款,资金链断了,眼看着就要错过一笔大订单。老板实在没辙,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联系了“链通”。杨帆亲自带着人上门,三天时间就帮企业办完了从资料审核到资金到账的所有流程。后来企业顺利拿到订单,老板拉着杨帆的手,眼圈都红了:“杨总,你这系统,真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啊!”
这个事儿一传开,就像往水里扔了颗石子,越来越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开始试着用“链通”的服务。口碑慢慢起来了,2014年秋天,央行开始批首批供应链金融牌照,杨帆抱着厚厚的材料去北京答辩。轮到他的时候,评审专家问:“你觉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杨帆没说那些绕人的技术词儿,就把宁波纺织厂老板的质疑、苏州小企业的困境说了一遍,最后说:“说白了,就是让金融能真真切切帮到做实业的人,让那些被传统金融落下的小企业,也能用上便宜又方便的服务。”
三个月后,“链通”拿到了央行发的牌照。那天杨帆没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地庆祝,而是带着团队去了苏州那家小企业。看着车间里轰隆隆转的生产线,听老板笑着说“今年订单翻了一倍”,他突然明白我爸说的“担当”到底是啥——不是站在台上听人鼓掌,而是能用自己的本事,帮别人解决难处。
回上海后,我爸特意在自家餐厅订了桌饭。饭桌上,他举起酒杯,看着杨帆,眼眶有点红:“这一仗,你打得漂亮。”杨帆也举起酒杯,跟我爸碰了一下,酒喝下去,有点辣,却带着回甘。他知道,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窗外,黄浦江的夜景还是那么亮,陆家嘴的灯光把天照得跟白天似的。“链通”的办公室里,大家还在忙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连着无数家小企业的生计。杨帆站在窗边,笑了笑,心里挺踏实。他总算明白,人这辈子,不是不摔跟头,而是摔了之后能爬起来,带着教训,往更实在的地方走。这场涅槃,不过是路上的一道坎,前面还有更长的路等着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