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风暴暂歇,帝国凸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40章 风暴暂歇,帝国凸显

1998年5月的香港,台风季还没到,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却难得地平静,连浪头都懒得翻涌。杨巡站在巡天集团新总部的顶楼,手里捏着份集团年报,封面是他和梁思申、寻建祥的合影,背景是鳞次栉比的巡天大厦和穿梭的迅达物流货车。照片角落,杨逦画了只展翅的鹰,翅膀上写着“1993-1998”,墨迹还带着点未干的润色,看着挺精神。

“杨总,新加坡那边来电话,青马大桥的钢材验收合格了。”秘书抱着文件夹进来,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回声比去年清亮了许多,“宋厂长说,东南亚的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东海厂的炼钢炉都快烧红了,工人轮班倒都忙不过来。”

杨巡把年报翻过一页,“资产负债表”三个字下面,红色的数字密密麻麻,像群跳动的火焰。他的指尖在“香港地皮估值”那一行停住——比起1997年10月的低谷,己经翻了一倍还多,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初咬着牙买下的几块荒地,现在成了香饽饽,中介天天打电话来问卖不卖。

“让迅达物流加派三队货车,”他头也不抬,笔尖在便签上划拉,“东海厂的货优先送,别让宋厂等急了。对了,告诉寻建祥,把小雷家的腌菜也捎两车过去,就说是给新加坡工人的福利,让他们尝尝中国味,比那些快餐强。”

秘书刚走,梁思申就推开了门,身上还带着海风的潮气,头发丝有点乱:“香港交易所的人刚才来了,说想让咱集团挂牌上市,估值给得很高,比我预期的还多两成。”她把一份招股书放在桌上,嘴角憋着笑,“还有,雷东宝真把饭馆开到尖沙咀了,昨天试营业,据说排队排到了街对面,招牌上写着‘东宝红烧肉,杨巡都爱吃’,脸皮够厚的。”

杨巡“噗嗤”一声笑了,手里的钢笔差点掉在地上:“这老雷,就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我啥时候说过这话。”可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等忙完这阵,咱去给他捧捧场,让他请咱吃顿好的,就当庆祝咱这年报飘红。”

梁思申点开电脑上的股市行情,恒生指数稳稳地站在一万点以上,屏幕上的“巡港资本”持仓组合一片飘红,看着就让人舒坦。“你去年抄底的那些蓝筹股,现在成了机构的香饽饽。”她指着其中一支,“长实的股价快翻倍了,李嘉诚的秘书还打电话来,说想跟你见一面,聊聊合作。”

“见,为啥不见。”杨巡起身走到落地窗前,远处的中银大厦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把出鞘的剑,“但得让他来咱这儿,就在这顶楼。1993年我第一次来香港,在楼下仰着头看这楼,脖子都酸了,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进来。现在咱自己盖的楼,比他的还高,得让他也仰仰头。”

正说着,寻建祥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音里有叉车的轰鸣,还有人喊着“小心点”:“杨哥,小雷家的加工园又运来一批货,这次是晒干的黄花菜,雷东宝说泡水就能吃,比脱水蔬菜强多了,还带着太阳味。”他顿了顿,声音突然压低,跟做贼似的,“还有,杨速那小子,把上海的家电卖场管得有声有色,上个月销售额创了新高,连王总监都夸他长进了,说以前看走眼了。”

杨巡的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太阳。他想起杨速小时候总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喊着“哥,我也要去卖彩电”,当时还觉得这小子毛手毛脚不靠谱,现在倒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汉子,真是没白摔打。

下午去视察九龙湾仓库时,小超市里挤满了人,货架上的“小雷家”腌菜卖得只剩空罐,标签都被摸得起了毛。张阿婆正给顾客推荐新到的黄花菜,嗓门比年轻姑娘还亮:“这可是好东西,炖肉吃香得很,我孙子一顿能吃两碗饭,连汤都不剩!”

“阿婆,生意不错啊。”杨巡走上前,手里拎着袋刚买的芝麻酥糖,是杨母托人寄来的,还带着家里的味道,“够不够本钱?不够跟我说,别亏着。”

张阿婆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接过酥糖往兜里塞,动作麻利得很:“够够够!上个月还攒下两千块,给我那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寄过去了。他说想在那边开个小饭馆,就像雷老板那样,自己当老板,不用看人脸色。”

仓库的另一头,几个工人正在给货车刷漆,新的涂装是杨逦设计的中国红,从车头蔓延到车尾,像条游动的火龙,老远就看得清清楚楚。“杨总,这颜色亮堂不?”年轻的司机举着刷子,脸上沾着漆,跟小花猫似的,“昨天在港口,好多老外都对着咱的车拍照,说‘中国红真漂亮’,还竖大拇指呢。”

杨巡摸了摸车身上的漆,还带着点温度,手心都染红了:“漂亮,比啥颜色都漂亮。”他想起杨逦在邮件里说的,“要让中国的货车跑遍全世界,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光会赚钱,还会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这丫头,倒是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没白疼。

傍晚的董事会上,王总监把一份报表拍在桌上,声音里带着激动,桌子都被震得响:“各位看看,这是集团今年一季度的利润,比去年全年还多!特别是物流和地产板块,简首是坐着火箭往上冲,挡都挡不住!”他指着其中一行,眼睛发亮,“还有这个,小雷家加工园的净利润,虽然不多,但增速比房地产还快,潜力大得很!”

杨巡看着报表上的数字,突然想起1993年在扬子街,自己对着账本上的几百块利润傻笑,觉得这辈子都赚不到大钱,能娶个媳妇就不错了。现在倒好,账上的数字多到能压垮人,可心里的踏实劲,却跟当年没两样,甚至更稳了。

“我有个提议。”他敲了敲桌子,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听得见,“拿出今年利润的十分之一,成立个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特别是小雷家周边的村子。当年我要是能多念点书,也不至于走那么多弯路,吃那么多亏。”

梁思申第一个举手赞成:“我附议。另外,我建议基金会由杨逦来负责,她在国外学了不少慈善管理的经验,正好能用上,也让她有事干,省得总惦记着给我设计衣服。”

董事们纷纷点头,王总监笑着说:“还是杨总想得远。这不仅是做善事,也是给咱集团攒口碑,比打广告强多了,还实在。”

散会后,杨巡留在办公室,翻看着杨逦发来的基金会章程,上面画着个小小的图标,是本书和支画笔握在一起,旁边写着“知识改变命运,艺术点亮生活”,字里行间都是孩子气,却透着真诚。他想起小妹小时候总爱趴在自己的账本上画画,说要把数字变成小动物,当时还嫌她捣乱,现在看来,那些歪歪扭扭的画,早就藏着她的梦想,只是自己没看懂。

晚上接到雷东宝的电话,背景音里有猜拳声,还有人喊“干杯”:“杨巡,你啥时候来香港?我这饭馆的红烧肉都快炖烂了,就等你这张嘴来尝呢!再不来,我可让员工都吃光了!”老雷的嗓门比以前更大了,震得听筒嗡嗡响,“对了,我让会计给加工园的工人涨工资了,最低三千,比在城里打工强!他们都念你的好呢!”

“快了,等我把手头的事忙完就过去。”杨巡望着窗外的夜景,金融中心的灯火比任何时候都亮,像无数双眼睛在眨,热闹得很,“到时候给你带瓶好酒,咱哥俩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谁先倒谁不归。”

挂了电话,梁思申端来杯红酒:“宋运辉刚才发消息,说东海厂的特种钢打入了欧洲市场,德国的企业都来取经呢,说要跟咱合作建研发中心。他还说,要不是你去年那笔钱,他根本撑不到今天,早就关门大吉了。”

杨巡接过酒杯,抿了一口,酒液在舌尖泛着甜,不呛人:“不是我帮他,是他自己争气。就像老雷,就像建祥,就像咱集团的每一个人,都是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谁也替不了。”他望着远处的货轮,灯火在海面上连成一条线,像条光带,“你说,这算不算得上是个帝国?”

梁思申笑了,靠在他肩上,头发蹭得他脖子痒:“算,也不算。”她指着那些灯火,眼神亮得很,“真正的帝国,不是看有多少钱,有多少地,而是看能让多少人过上好日子。你看那艘迅达的货轮,装着东海厂的钢材,小雷家的腌菜,还有咱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才是最值钱的,比啥都金贵。”

杨巡没说话,只是举起酒杯,对着窗外的灯火轻轻碰了一下。酒液在杯壁上晃,像他这几年走过的路,起起落落,磕磕绊绊,却始终向前,没回头。

夜色渐深,顶楼的灯光依旧亮着,像海上的灯塔。杨巡知道,这场金融风暴的余波还没完全过去,未来的路上还会有风浪,说不定比上次还猛。但他不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闯——身后有梁思申这样的智囊,有寻建祥这样的兄弟,有杨逦、杨速这样的家人,还有无数像雷东宝、宋运辉这样的同路人,热热闹闹的,干啥都有底气。

他们就像巡天大厦的地基,深埋地下,看不见摸不着,却撑起了一片天。而他自己,不过是站在楼顶的那个人,看着脚下的土地越来越肥沃,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好,这就够了,别无所求。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杨巡拿起那份年报,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路还长,慢慢来。”字迹不算漂亮,甚至有点歪,却透着股踏实劲,像他这个人,像他打下的这片江山,稳稳当当,风吹不动。

新的一天开始了,巡天集团的货车又驶出了物流中心,红色的涂装在晨光里闪着光,朝着更远的地方驶去。那里有新的订单,新的希望,还有无数个等着他们去实现的梦想。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后面的篇章,还长着呢。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江大河:杨巡的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T3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