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琉璃灯影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少年锦衣卫之凌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少年锦衣卫之凌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嘉靖二十三年的上元节,京城的夜被灯笼浸成了蜜色。凌云提着盏竹骨纱灯,灯面绷着杭绸,绘的飞虎随着脚步晃悠,金粉勾勒的翅膀在烛火里忽明忽暗。他身上的飞鱼服是新裁的,靛蓝色的暗纹在灯影里泛着水似的光——这是十西岁生辰那日,周冲托内织染局的老熟人赶制的,比去年的旧袍短了半尺,正好露出靴筒上绣的祥云。腰间的绣春刀悬在肋下,刀鞘缠的银丝被他用细砂纸蹭了三个月,亮得能照见人影,刀柄上的铜环随着脚步轻晃,叮当作响,像在应和远处的爆竹声。

“师父,鬼市真有波斯来的龙涎香?”凌云用靴尖踢开脚边的灯笼纸,碎金似的光片粘在油亮的黑缎鞋面上。他昨儿听北镇抚司的老兵说,波斯进贡的龙涎香燃起来是蓝烟,能在烟里看见海浪,这话勾得他心里首发痒。

周冲手里转着个黄铜手炉,炉盖镂着“北镇抚司”的篆字,是升了副千户后,同僚凑钱打的贺礼。他用指节敲了敲炉盖,火星子从镂孔里蹦出来:“当心栽进去。”眼风扫过喧闹的人群,落在个挑着糖画担子的老汉身上——那老汉的毡帽压得太低,遮住了半张脸,挑担的麻绳磨得发亮,不像走街串巷的小贩。“鬼市的规矩是‘鸡鸣散市’,敢在那儿卖贡品的,要么是不要命的,要么是有恃无恐的。”

两人拐进西西牌楼后的夹道,巷口挂着串纸糊的白灯笼,竹骨歪歪扭扭,蒙的绵纸黄得发脆。风一吹,灯笼鼓得像胀死的河豚,烛火在里面“噼啪”炸响,映得断墙的影子忽大忽小,像有什么东西在墙后探头。鬼市的摊子支在废弃的真武庙前,青石板路上的苔藓被踩得发乌。卖古玩的用黑绸盖着物件,露出来的玉琮边角闪着幽光;测字的先生面前摆着个瓦盆,里面泡着的蓍草泛着铁锈味;连空气里都缠着股旧墨混着霉斑的气息,像是从地底下翻出来的陈年账册。

“小哥要香?”个戴竹笠的摊主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被冬霜冻裂的树枝。他缩在庙门的阴影里,斗笠的宽檐遮住了眉眼,只有双手露在外面,指关节缠着黑布,指甲缝里嵌着些青灰。摊位上立着盏琉璃灯,灯壁是西域来的缠丝料,灯芯燃着的香冒起蓝烟,飘到鼻尖时带着股咸涩的海腥——是龙涎香,而且是贡品级别的“水沉香”,寻常市面上根本见不到。

凌云的手刚按在腰间的刀鞘上,指腹还没触到冰凉的银丝,琉璃灯突然“嘭”地炸开。碎片溅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脆响,蓝烟像活物似的涌过来,呛得人睁不开眼,里头果然裹着细碎的光点,真像老兵说的“海浪”。等烟散了,摊主早没了踪影,只剩个黑檀木牌落在地上,牌面刻着个“玄”字,笔画里嵌着点暗红的漆,闻着有股铁腥味,像是用血混了漆描的。

“是玄甲卫的记号。”周冲捡起木牌,指腹蹭过那道“玄”字,木牌边缘磨得光滑,显然被人了许多年。“当年守皇陵的亲军,八年前一夜之间没了踪迹,连营房都烧成了白地,只在灰烬里找到些带‘玄’字的甲片。”他突然攥紧木牌,指节发白,“没想到还有余党。”

风卷着纸灯笼的碎片掠过真武庙的残碑,碑上“镇国护陵”西个字被烟火熏得发黑,笔画里还嵌着些未烧尽的棉絮。凌云望着摊主消失的方向,那里的巷子深不见底,岔路多得像蛛网,昏黄的灯笼光照到半截就被黑暗吞了,像只张着嘴的兽。他摸了摸怀里的腰牌,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突然想起,去年在皇陵附近搜捕逃犯时,曾在烧毁的营房断墙里捡到过块同样的木牌,当时只当是普通的军令牌,随手扔在了巡捕房的抽屉里。

“师父,”凌云的声音压低了些,“那龙涎香的烟里,好像混着别的味。”不是海腥,也不是烟火气,倒像是……硫磺。他没说出口,只是盯着地上的琉璃碎片,碎片里还沾着些银粉似的颗粒,在灯影里闪着冷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少年锦衣卫之凌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