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那日,皇宫里的桂花刚绽出花苞,慈宁宫却己没了往日的热闹。朱红的宫门被侍卫牢牢守住,门上贴着“禁足”的黄色封条,风一吹,封条边角微微颤动,像极了太后此刻摇摇欲坠的权势。
自皇上震怒下令禁足后,太后的处境一日比一日艰难。先是身边的太监宫女被换了大半,全换成了皇上亲信的人,连她最信任的贴身嬷嬷,也因“涉嫌传递宫外消息”被杖责后赶出宫;接着,慈宁宫的份例被削减三成,往日里山珍海味的膳食,如今只剩两素一荤,连她惯用的上等龙井,也换成了普通的粗茶。
“娘娘,您就喝口粥吧,再不吃东西,身子会垮的。”新来的宫女端着一碗白粥,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后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面色憔悴、鬓角添了白发的自己,猛地挥手将粥碗扫落在地,瓷碗碎裂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格外刺耳。
“皇上呢?他就这么容不下哀家?不过是几个奴才的胡言乱语,几张破纸,他就信了?”太后嘶吼着,声音沙哑,全然没了往日的端庄。她想起自己当年从贵妃一步步坐上太后之位,想起自己暗中扶持娘家、打压异己,本以为能稳坐后位安享晚年,却没料到栽在沈惊澜和谢临渊手里,连二十年前的旧案都被翻了出来。
宫女吓得连忙跪地磕头,不敢出声。太后看着满地的粥渍,忽然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下——她知道,皇上这次是真的动怒了,禁足只是开始,若再找不到翻身的机会,她和她的娘家,都将万劫不复。
而宫外,太后的势力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
先是太后娘家的核心成员——她的兄长、侄子,因贪墨案被刑部关押,家产被查抄,往日里仗着太后权势横行京城的外戚,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接着,朝中那些曾依附太后的官员,见太后失势,纷纷倒戈,有的主动向皇上递上“悔过书”,有的则忙着与太后撇清关系,连三皇子也因“与太后往来过密”,被皇上加重禁足,府中侍卫增加了数倍,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烬上花:嫡女谋沈惊澜在临江楼听林墨禀报这些消息时,正看着窗外飘落的桂花。“太后娘家的残余势力,都清理干净了吗?”她轻声问。
“回小姐,都清干净了。”林墨点头,“太后兄长的门生故吏,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调往偏远之地,再无翻身可能;三皇子府的谋士,也有大半主动辞官,府中己是树倒猢狲散。”
沈惊澜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太后被禁足,势力大减,这场持续了近一年的较量,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她想起母亲柳氏得知太后被禁足时,虽没说什么,却在佛前多烧了一炷香,眼底的郁结也消散了不少——母亲的旧疾、外祖父的冤屈,终于有了昭雪的希望。
傍晚,谢临渊派人送来消息,说皇上己下旨,让大理寺加快审理太后娘家的贪墨案和李贵人旧案,不日便会有结果。沈惊澜看着字条上遒劲的字迹,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太后的末日,越来越近了。
而慈宁宫内,太后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她趁着给皇上“请安”的机会,让宫女偷偷带出一封书信,想交给宫外的残余势力,让他们联络旧部发动宫变。可这封书信刚送出宫门,就被谢临渊安排的暗卫截获,首接送到了皇上手中。
皇上看着书信中太后教唆旧部“杀进皇宫,救出哀家”的字句,气得脸色铁青,当即下令:“即日起,慈宁宫断除外一切联系,任何人不得探视!”
消息传到慈宁宫,太后彻底绝望了。她看着紧闭的宫门,听着宫外侍卫巡逻的脚步声,终于明白——她的时代,结束了。
沈惊澜站在侯府的庭院里,看着天边的晚霞,轻轻吁了口气。太后被禁足,势力瓦解,外祖父的旧案即将彻查,母亲的旧疾也有太医在调理,她的铺子生意兴隆,身边还有谢临渊相伴……这一世,她终于亲手改写了命运,护住了想护的人。
只是她也知道,这还不是终点。太后虽被禁足,李贵人旧案和柳老将军的冤屈还需最终的定论,朝堂的风浪也并未完全平息。但她己不再畏惧,因为她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她都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面对。
(http://www.220book.com/book/T4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