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几日,京中开始传慕容瑾的闲话——说他在定亲后还偷偷去秦楼楚馆,陪相好的喝了半宿酒,连礼部侍郎家送的定亲信物都落在了那里。
这话是“风眼”的人故意在茶馆酒肆传的,添了些细节:“听说那相好的是城南醉春坊的红姑,慕容公子从前常去捧她的场,退了侯府的婚,倒先把她忘了?”“可不是嘛,红姑拿着那玉佩哭了半条街,说慕容公子薄情呢!”
流言传得沸沸扬扬时,沈惊澜正在香料铺看新到的安息香。春桃兴冲冲地进来报信:“小姐,您猜怎么着?礼部侍郎家的三小姐听说了这事,在家里闹呢!说慕容瑾骗她,要退婚!”
沈惊澜将香料包好,语气平淡:“闹也正常。谁家姑娘愿意嫁个朝三暮西的人?”
这流言自然是她设计的。那日在香料铺撞见慕容瑾后,她就让“雀儿”去查了慕容瑾的行踪——果然,他定亲后并没收敛,依旧常去醉春坊,还欠了那里不少酒钱。沈惊澜没做别的,只让红姑“不小心”把慕容瑾落的玉佩拿出来晒,再让茶馆的伙计“恰好”看见,添油加醋传了出去。
礼部侍郎家的三小姐,闺名唤作李婉,是出了名的骄纵性子,最容不得别人骗她。听说慕容瑾私会旧相好,当即在家里哭着喊着要退婚,还把慕容家送来的聘礼都扔到了街上。
慕容瑾急得去侍郎府解释,说那是“旁人诬陷”,可李婉根本不听:“诬陷?玉佩都被人捡到了!你当我是傻子不成?”她指着慕容瑾的鼻子骂,“我早就听说你退婚时把侯府小姐贬得一文不值,如今看来,你自己才是个品行不端的东西!”
这话戳到了慕容瑾的痛处,他急了,嗓门也大了:“你胡说什么!我与沈惊澜本就不相配,退婚是明智之举!”
“明智?我看是势利!”李婉冷笑,“当初侯府有难,你跑得比谁都快;如今见我父亲得宠,又凑上来攀高枝。慕容瑾,你这种人,谁嫁你谁倒霉!”
两人在侍郎府门口吵得不可开交,引了不少人围观。慕容瑾的脸涨得通红,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李婉说的,全是事实。
烬上花:嫡女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烬上花:嫡女谋最新章节随便看!消息传到慕容家,慕容尚书气得当场晕了过去。好不容易攀上周礼部这棵树,如今婚事告吹,不仅没捞到好处,还落了个“儿子品行不端”的名声,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沈毅回府时,笑得合不拢嘴:“慕容家这次可栽大了!周侍郎放话说,绝不让女儿嫁这种人,还说要上奏皇上,告慕容瑾欺瞒之罪!”
柳氏也笑着道:“真是报应。当初他们那般对澜儿,如今自食恶果了。”
沈惊澜正在给柳氏捶背,闻言笑了笑:“不是我做的,是他自己不争气。”
她确实没做什么“恶事”,只是把慕容瑾做过的事,让该知道的人知道了而己。他若真品行端正,流言自然站不住脚;可他本就朝三暮西、趋炎附势,又怎能怪旁人戳破?
几日后,慕容家果然派人来侯府,想让沈毅出面“说和”,说两家毕竟有过婚约,看在往日情分上,帮慕容瑾在周侍郎面前美言几句。
沈惊澜让沈毅回了句:“侯府与慕容家早己无涉,不敢掺和别人家事。”
慕容家碰了一鼻子灰,婚事终究是黄了。李婉后来嫁给了镇国公家的世子,风风光光;慕容瑾却因“品行不端”的名声,许久没人敢给他提亲,慕容尚书气得病了半个月,见了沈毅都绕着走。
有次沈惊澜去临江楼,远远看见慕容瑾独自坐在角落喝酒,形容憔悴了不少。他似乎也看见了她,却只是低下头,一杯接一杯地喝,再没了从前的得意。
沈惊澜没上前,也没打招呼。她不是幸灾乐祸,只是觉得,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慕容瑾当初为了“趋利避害”退婚,如今因“品行不端”被退婚,不过是因果循环罢了。
走出临江楼时,秋风正好。沈惊澜抬头看了眼湛蓝的天,心里一片清爽。慕容瑾的事,不过是她查旧案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如今苏家还在,外祖父的冤案未平,她没功夫纠结这些旧事。
只是她知道,经此一事,京中再没人敢拿“退婚”说事轻看她——能让慕容瑾婚事告吹,又能让侯府在朝堂站稳脚跟,她沈惊澜,早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侯府小姐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4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