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让莫德尔和凯默尔顶住
开完会后,鲁路修抓紧时间休息了一夜,12月11日清晨,就带领部队南下驰援奥、希两国。
不过,说是赶路去驰援,他却没有一开始就直接坐火车一因为直接坐火车的话,还要从波尔塔瓦折返回哈尔科夫,再往东绕个圈子南下。
里程起码多出来大几百公里,以这个时代的火车车速,差不多往返也要开上一天。
所以,鲁路修昨晚临时建议,增援的时候直接往南杀穿波尔塔瓦至克列门丘克之间的敌军防区,顺便也把包围圈再缩小那么一大截。
而克列门丘克就有一路通往后世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直线铁路了,还可以从那里往南拐向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再往南至保、奥边境,一路连到伊斯坦布尔。
总而言之,鲁路修这条路线,能把如今包围圈内部最东边的一个角削下来,让敌人再少几千平方公里控制区。
这个计划也得到了鲁普雷希特公爵的点头,就当是让鲁路修临走再为友军做点事情。
以如今露沙军队孱弱到穷途末路的战斗力,和低下到难以想象的低落士气,这种突破是肯定能奏效的。
12月11日凌晨4点半,北线某处铁路沿线突破点上,德玛尼亚军的支持炮火准时开始轰鸣,把千百枚的炮弹往南砸去,在阵阵轰鸣中把沿线的露沙人炸得人仰马翻。
露沙将军们也没料到敌人明明都已经合拢包围圈了,现在不该是等着露军狗急跳墙突围么?德玛尼亚军只要守在防在线等着堵口子、以逸待劳就好了。
结果偏偏又遇上鲁路修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在以逸待劳死守消耗疲敌了三天后,第四天突然转守为攻了。这个攻防转换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猝不及防的露沙军阵地很快被坦克突破,撕开一个惊人巨口,一直往第聂伯河岸的克列丘克插去一克列门丘克附近,有一座铁路大桥,是横跨第聂伯河的。刚好是波尔塔瓦至基希讷乌的铁路,在这里穿越第聂伯河,所以这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钮城市。
在1915年的露沙,整条第聂伯河上,一共就两座铁路桥。
一座在基辅,连接基辅至敖德萨的铁路,另一座就在克列门丘克,连接哈尔科夫-波尔塔瓦-基希讷乌。
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个交通要地的重要性。
鲁路修的迅猛进攻,不但让当面之敌损失惨重、纷纷崩溃投降,还逼得克列门丘克以东、第聂伯河以北的敌军防区内的4~5个师部队极为恐慌,因为只要等鲁路修穿插到克列门丘克,穿插到第聂伯河岸边,就意味着更东边的露沙军被彻底切断了与主力之间的连络。
虽然他们本来就被包了饺子,可因为饺子皮太大,饺子内部还有点松弛,就跟魔都人爱吃的空气馄饨差不多。
现在鲁路修可以在大饺子里面再穿插切割包小饺子,那些有可能被隔离在小饺子区内的敌人当然会害怕。
这部分敌人就被逼得运动起来,放弃原本的阵地往西逃窜,让对面的德玛尼亚包围部队的全线推进变得很顺利。
鲁路修只花了一天,准时抵达克列门丘克,还在那里过了第聂伯河,来到南岸。
南岸的阵地,已经被奥第3集团军的库斯马内克中将提前夺取了。
库斯马内克中将的部队早早就推到了南岸附近,只是对北岸的敌人没什么办法。现在鲁路修和他迎头对进,双向奔赴,才算是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额外效果。
鲁路修的本意只是赶路,结果这一赶路的过程中,还顺手歼了露军在克列门丘克以西的4个师,让友军能多腾出一点包围部队。
赶路所耗费的时间,也跟他坐火车绕路差不多,正事儿是一点没眈误。
抵达克列门丘克后,鲁路修一边关心他所需要的火车有没有准备好。
而库斯马内克中将也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他从南边一路推到这里的过程中,一路所过城市都有尽量缴获敌人遗留的列车,还有从南边调集来一些。
确保每天运走一两个师的运力还是有的,如果要运的人马更多,就得分批往返了。
这也很合理,大规模的部队调度,哪有一蹴而就的。布列颠尼亚人靠海运,从爱琴海上其他岛屿往萨洛尼卡塞人,每天也就两万多人的运力。
德玛尼亚人靠铁路,也能每天运走两万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克列门丘克到基希讷乌是500多公里,基希讷乌到布加勒斯特又是400多公里,布加勒斯特再到保、奥边境还有300多公里。
三段路加起来,铁路全程1300公里。1915年露沙和罗马尼亚境内的铁路路况不太好,这样的平时也就开30~40公里平均时速,差不多30~36个小时能确保赶到。
但这条铁路只是单线,不是复线,返程的时候,要在布加勒斯特和基希讷乌等大站等待交汇。如果有足够的车皮,每36小时启运一批列车、72小时往返,也就意味着每三天能往前线多集结5万人,鲁路修希望的20万援军,估计要接近两个星期,才能在保-奥边境完成集结部署和进攻准备。
没办法,大军跨越一千多公里调度,难度就是这么大,敌人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这个时代,要组织一次20万人规模的攻势,准备两周已经算很麻利了。
今天是12月11日,就算今晚午夜前就坐火车南下,鲁路修估算最快也就赶在平安夜之前,能够对布列颠尼亚人发起全面反攻。
他突然想起,自己这个东方灵魂的穿越者,似乎是跟布狗的圣诞休战虚伪粉饰杠上了。
去年他也是在平安夜发动了伊普尔战役,对伊普尔后方的敌斯滕福德等关键铁路据点发起偷袭,把布军的伊普尔-敦刻尔克铁路线给掐断了。
今年好象又要来一场圣诞节攻势了。
在他这里,年年平安夜都是杀人夜。
当然,在总攻之前,他也可以先进行一些别的牵制性攻势,或是把部队直接拉到奥斯曼人的防在线,帮着奥斯曼人打防御战,总之就是不把敌人吓跑就行。
“既然今晚就能运走2个师的兵力,我的师先走,下一批让你的匈牙利师也跟上,后续如果战况进展顺利,可以提前抽人,就按规划分批南下。“
鲁路修了解了运力后,便如此吩咐库斯马内克。
别看库斯马内克是中将,但他知道鲁路修的能量,鲁路修还是把他从战俘营里救出来的救命恩人,所以他完全没有打折扣,彻底执行了鲁路修的要求。
chapter_();
他知道鲁路修说的、就等于鲁普雷希特元帅说的。
而鲁路修在登上火车之前,还抽时间最后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的战术总结,让人送回去给鲁普雷希特元帅过目。
浙东匹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上面总结了他今天突破至克列门丘克的一些战术得失,还建议后续德6集可以复盘、模仿他今天的打法,在收拢饺子皮的过程中,不要再单一执行一线平推的呆板战术。可以适当地出点奇兵,把全线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制造一些“在某些薄弱点一□气推进到第聂伯河边”的局面。
如今包围圈的主体还是三条铁路构成三边,第聂伯河从包围圈中间穿过。
后续无论是北岸的包围部队往南推推到第聂伯河边,还是南岸的部队往北推推到第聂伯河边,都能造成某一部分敌军事实上被掐断的状态,那就会逼得这部分敌军在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大饺子进一步切成小饺子”的时候,提前动摇并且夺路奔逃。这就给了包围一方更多的歼敌和追杀机会,让推进变得更加有力。
这些思路如果搁地球位面二十多年后、根本就不用人教,因为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后世那些装甲闪电战,在完成包围圈后,要想尽快吃掉里面的敌人,就会各种大馅切小馅,尽量剁碎一点,而不是“拿擀面杖一线平推擀馅”。
不过在1915年,因为装甲穿插力量才刚刚诞生,大纵深的步兵穿插渗透战术也还不成熟,这种经验还是要稍微提一嘴的。而且也只要提一嘴,懂行的将领就能一点就透。
鲁普雷希特元帅在收到之后,果然深以为然,而且立刻领会了其中精妙,就让一部分精锐部队照着执行,尤其是让留在包围圈战场的冯博克,趁过几天天气寒冷泥泞结冰后,赶紧穿插起来,加速敌军的复灭进程。
鲁路修本人需要到12月13日下午,甚至12月14日的凌晨,才赶到保-奥边境。
在此之前的那段时间,只能指望莫德尔和凯默尔,自行在各自的战在线顶住了。
凯默尔并不会直接接受鲁路修的指挥,所以他是通过奥斯曼军总司令、冯赞德尔斯上将才得到的命令。
让他“必要的时候不要死撑,如果北线希-奥边境乃至保-奥边境的友军先撑不住,导致加里波利半岛上的我军有可能被敌前后合围,那么加里波利半岛的防御部队就该提前逐次抽身后撤,或者分兵增援希-奥边境的守军。
另外,在不得不撤退放弃阵地前,务必尽量破坏防御工事,以免将来资敌、
增加我军反攻时的难度。只要拖住一到两周,暂时丢失的土地可以不必计较,等待德玛尼亚援军即可。”
凯默尔也不愧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他得到命令后,在脑中大致脑补推演了一下,就知道该怎么干了。
从12月10日夜间开始,他就让人逐次破坏加里波利半岛根部一些未来可能要弃守局域的坑道一一也不用把坑道整条填了,那样工程量太大,还浪费好不容易构筑的防御工事成果。
只要把一些坑道的口子稍微填塞上十几二十米、再稍加伪装。就能确保敌人哪怕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洞口,都无法炸开。
而己方只要在地图上做好精确的坐标记号,下次回来时直接用挖土设备慢慢把洞口挖开,就还能用。
这样奥军被迫后退失守时,他们经营了好几个月的坑道网也不至于资敌。坑道内部绝大部分空间还是空的,只是口子找不着了。
花了两天有序填平坑道的口子,到了12月12日,凯默尔果然听北边的友军传来噩耗,说是连接主陆和加里波利半岛根部那个拐角位置的小镇、卡德柯伊,已经在当天被布列颠尼亚军队攻陷了!
奥斯曼军队在缺乏地利的战场上,果然顶不住拥有绝对装备优势、同时人数也比己方多的布列颠尼亚军。
“西亚病夫”的招牌,果然是实至名归。没有德玛尼亚人帮忙光靠奥斯曼自己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
凯默尔知道,这时候还不分兵后撤的话,自己和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其他友军,就有被断后路的危险了。
当天夜里,凯默尔把他自己直接指挥的1个师,以及另外2个临时由他代管的师,一共3个师的奥斯曼军队,从加里波利半岛撤入了主陆,就顶在布军先锋最深入的卡德柯伊小镇的东部,继续节节抵抗。
3个相对最精锐的师被抽走后,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奥斯曼军队防御战力瞬间锐减。
加之他们的很多坑道,在有序地自行废弃、并伪装洞口,防御方可以用来弹性防御的拉扯范围也变得更加有限。
对面的布列颠尼亚登陆军却是气势如虹,尤其澳新军团的将领们非常敢堆人命猛冲。
而布列颠尼亚帝国高层,最近为了打加里波利和希腊的山地战,还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殖民地找来了阿三殖民军中的最精锐力量廓尔喀山地兵团。
仅仅几个团的廓尔喀山地兵,就让从没见过这种部队的奥斯曼守军大感吃力,纷纷惊呼那些廓尔喀人翻山越岭简直尤如平地,攻山时的攀援越野战力实在太夸张了。
哪怕是德玛尼亚人和奥利奥人的阿尔卑斯山地师,估计也做不到这样的越野能力。
加里波利半岛上最后的奥斯曼守军,终于扛不住开始加速崩溃。
最后,一直死撑到12月18日,奥斯曼军队彻底被打退离开了加里波利半岛。
布列颠尼亚登陆军前后夹击,夺取了整个加里波利半岛,随后进一步往前推进,终于杀进了伊斯坦布尔以西最后的开阔盆地平原地带、泰基尔达地区。
怎么说呢,只要布军再攻下这块平原区上一南一北的两座小城、南边的泰基尔达和北边的乔尔卢,然后再往东进攻最后80公里,就能摸到伊斯坦布尔市区了!
大半个月之前,当布列颠尼亚海军大臣沃顿向阿斯奎斯首相兜售他那套“不要管脸面了,直接无耻强行破坏希腊的中立、拉傀儡后在希腊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方略时,当时布列颠尼亚军队距离伊斯坦布尔还有200公里。
在采纳了沃顿大臣的不要脸损招后,虽然布列颠尼亚的国际观瞻臭了一些,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这不,实际动手才20天,当初的200公里就被缩短到只剩80公里了!
只要最终真打下了伊斯坦布尔,就能彻底打通了黑海海峡,并将奥斯曼亡国,甚至有可能把绝境中的露沙人救出来。
相比于这么大的收益,脸算什么。
虽然南边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希腊国王还被人护着抵抗,还出了点别的小意外,但都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布列颠尼亚联军如潮水一般,把全部生力军都往上堆,几十万大军,现在眼中只有唯一的一个目标攻下千年帝都坦丁堡,恢复1453年以来西方世界的荣光,做彪炳史册的伟大征服者。
至于风险—有个屁的风险?德玛尼亚人的绝对主力部队,还在基辅城跟露沙人生死鏖战呢,听说德10集和德6集主要精锐主力的番号,都在基辅城附近露过脸了,他们的无线电信号也都还在基辅周围。他们肯定是想把基辅先吃掉,再来救援这里吧。
这样也很公平,德玛尼亚人吃掉了基辅,布列颠尼亚人吃掉了伊斯坦布尔,大家一换一换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