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强弩之末,该轮到我了
布列颠尼亚军完全没料到失去步坦协同的后果会那么严重,加之那位装甲团的上校团长都在混战中因为急于指挥部队、被机枪扫死了,部队在撤退的过程中也难免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近三十辆装甲车夺路后撤,试图先拉开距离。
但对面的德玛尼亚军却不打算放过他们,莫德尔立刻通过无线电指挥前线部队转入反攻。
尤其是刚才被布军用步坦协同突破的那第一道堑壕里,德希联军其实还在坚持战斗,他们还没有被布军步兵彻底肃清。
而随着德希联军转入反攻,这些部队也是气势如虹地爆发出惊人战斗力,靠着p15冲锋枪和大量的手榴弹,沿着堑壕反杀回去。
对面的布军步兵规模其实仍然是他们的数倍,战斗力也不弱。但因为前方装甲部队受挫、导致这些不了解情况的布军步兵士气受到了极大动摇。
很多布军士兵看到装甲车群往后撤退,就以为己方败了。
气势一旦被压倒,数千名布军士兵居然被仅仅数百名德军士兵和千馀名希腊士兵反压着打。
大批布军士兵跟没头苍蝇一样只想着撤退逃跑,根本再无战心。
反而在慌乱逃跑的过程中被背后扫来的g15轻机枪成片放倒,在混乱中白白被杀,死得毫无价值。
而当德希联军重夺堑壕时,布军的装甲车群还没撤过这道他们二十分钟前刚刚突破过的堑壕呢。
德玛尼亚掷弹兵们立刻在前线军官的随机应变指挥下,拿着大量黏性炸弹和装着增稠炸药的大玻璃瓶,飞奔堵到堑壕的末端、也就是靠近铁路的方向。
铁路两侧没有挖沟的硬质路基地面,也就不足一百米宽,所以无论从铁路东北侧还是西南侧的壕沟末端、投掷黏性炸弹或燃烧瓶,总有一侧是可以丢到的。
这个口袋阵地的宽度,是经过莫德尔精心设计的,并不是因为“铁路两侧的硬质路基刚好只有那么宽一点挖不动”。
只是布列颠尼亚人冲进来的时候没想明白,误解了,直到此刻彻底掉进坑里,才恍然大悟敌人的战术原来设计得如此丝丝入扣。
刚才莫德尔的第一波阻击,一共只带走了8辆装甲车,但现在的第二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第一波攻击是在布军装甲车群刚靠近有危险的堑壕时、就不得不仓促发动。布军装甲车被打懵折了几辆后,立刻就开始撤退拉开距离。
但现在的第二波,却是一个已经扎好的口袋,布军车群不得不硬着头皮突围冲过去、
不能再一受伤就退缩拉开距离。
密集的炸弹,很快造成了远超过第一波的战果,足足十几辆装甲车在这样的密集包夹投掷下被纷纷炸毁。
“该死的!早知道刚才就不撤退直接硬冲到底冲过整条山了!”
“那些卑鄙的德玛尼亚佬!太歹毒了,居然在退路上也埋伏了掷弹兵!”
无数布军车组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敌人,却不能阻挡一坨坨炸药黏在车体装甲上、
随后爆炸把车内壁震碎下无数弹片,在车舱内飞射穿透一个个人体。
很多装甲兵就这么血肉模糊地倒在了车内,再无声息。
最后,居然只剩不到10辆装甲车趁乱突围。
莫德尔也不为已甚,在炮队镜里远远看到布军撤退了,他也连忙通过无线电指挥前方部队不要恋战、赶紧收拢。
当天的战斗,也就在这样乱哄哄的状态下结束了。
艾伦比上将惊闻装甲车部队被重创,也不敢再攻山,当即下令攻山的部队也撤回来。
“该死!对面的德玛尼亚守将到底是谁?怎么有种熟悉又不祥的预感,这种防守的轫性简直太可怕了!居然有人能做到把装甲车集群放进阵地后再扎口袋反杀回来?我要知道对面的守将到底是谁!
听说他们不是只派了一些中级军官来当顾问么?帝国封锁了海运和希腊北境,敌人不可能有大部队进入希腊的。”
艾伦比上将被一阵阵无能狂怒激得抓狂,实在没有人可以责怪,就责怪己方情报部门工作做得不到位,太轻敌了没有查明对手情况。
他的这番控诉通过无线电发回后方后,倒也受到了重视,后来真有人给他回了电,内容就是布国情报部门打探到的德希联军顾问身份。
艾伦比上将的副官收到电文后,立刻让人译好就拿给上将看:
“司令您猜得没错,对方的顾问确实不是什么高级将领,只是一名中校不过我军应该和他挺熟。
此人名叫瓦尔特莫德尔,去年就空降过敦刻尔克的马洛莱班炮台,后来一直坚守到击退驰援敦刻尔克港的皇家海军海峡舰队为。
后来半年多,他被派去伊松佐河前线担任山地战防御顾问,挡了意呆利人数十万大军半年多。听说是我军入侵希腊后被就近空降派来的—”
艾伦比上将听得一激灵,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整个人都应激了。
“原来是他——只是一个中校。德玛尼亚人晋升还真是不容易,这样血战立功,也才到中校。一个莫德尔都这么有将才,当初组织策划敦刻尔克空降的鲁路修,又该有多可怕,弗伦奇元帅就是被那家伙俘虏的—”
:
另一边,当天晚上,帕纳塞斯山上的德希联军防御指挥所里。
莫德尔中校也已经拿到了山谷里那支堵路防守部队汇报上来的战果情况。
今日之战,居然一共击毁了敌人23辆装甲车!堪称史诗大胜了。其中第一波布军冲上来的时候击毁了8辆,后来布军夺路撤退的时候、遭到拦截被击毁了15辆。
毕竟此前德玛尼亚人使用装甲车和坦克作战快三个月了,最多的一次单次战役,也就被露沙人击毁十辆以上的装甲车。而露沙人可是付出了至少数千人的哥萨克骑兵的代价才硬啃下那点战果的。
当然今天的德希联军也付出了不少伤亡,近百名掷弹兵勇士在冲上去投弹的时候被机枪打死了,平均要死4~5个掷弹兵才能炸掉一辆装甲车。
最大射程只有50米的反坦克武器,用起来就是这么危险。威力是够用的,但必须拿人命填才能抵近投弹。
这还是缺省了埋伏阵地、把交战距离极大拉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缺省阵地,就是死上几十个掷弹兵都未必能近得了一辆装甲车的身。
而最让莫德尔惊喜的是,守谷部队在打扫战场时,掀开被炸废的装甲车盖往里观察,竞发现还有6辆车子可以完好地行驶起来!
也就是说,那些车只是被碎甲弹原理的黏弹炸中后、内层装甲碎片崩飞扎死了车组成员,但车体结构和动力系统还是完好的。
换几个人进去,只要掌握驾驶技术,就还能把车开动起来。
chapter_();
另外17辆炸坏的车里,其实也有几辆车况相对较好,只是炸坏了作业系统、方向盘和车内仪表这些,但发动机没坏,稍微修一修也能开。
最终莫德尔就从士兵里挑了一些会开车的,现学把那6辆好车开走了,还用拖拽绳索拖了6辆有修复价值的回去,一共回收了12辆。只把最后那11辆彻底炸废的废墟留在了现场。
即便是那11辆彻底废了的,莫德尔也让人把车载的22挺水冷式维克斯重机枪拆卸下来,把车载机枪子弹都装箱拿走,全部就地充作防守方阵地的补充火力。
甚至连废车油箱里剩下的汽油都没放过,用管子虹吸装到油桶里运走,简直就跟秃鹫啃过之后的野牛骨架一样干净。
做完这一切后,莫德尔还不忘继续补全地峡山谷里的前沿壕沟,把那些壕沟都挖断,并且在更后方组织纵深防御。如此一来,明天天亮之后就还能再拖下去。
此后数日,德尔斐地峡的攻防战事细节,也不值一一赘述。
总之在莫德尔精细又顽强的防守下,布军上将艾伦比连续吃瘪,之前想好的很多进攻战术都受到了挫折。
装甲车团折损了七成兵力,元气大伤,根本无法再投入集群突破。
艾伦比原本计划12月10号肯定要打到雅典城,结果到了10号,连德尔斐地峡都没突破。
10号当天,艾伦比还狗急跳墙想再搏一把。
也不知他从哪里申请来了足足6辆正牌的“小威利”坦克,和他残存的10辆装甲车搭班,又发动了一次装甲突击。
或许他觉得之前的失败就是因为己方只有装甲车没有坦克、越障能力太差进攻路线太受限,所以被敌人的毒计针对了。
布军在11月底希腊战役刚开打的时候,只送来了5辆“小威利”坦克的样车,不过随着战事都打了快半个月了,布国后方的工厂也在紧急加班加点、不断根据前线反馈试造新的样车。
基本上5辆10辆就是一个批量,每一个批量都会有点小的优化迭代。而且是造好几辆就用船走地中海运到希腊前线,可谓是把整个帝国的装甲生产力都投入到东南欧的战场上了。
所以截止到12月10日,布军在整个希腊-奥斯曼战区,一共有20辆左右的坦克,这才能分出宝贵的6辆给希腊这边的艾伦比再试一次。
但是很可惜,艾伦比自以为那天莫德尔用到的反坦克招数、就是他的全部实力了,对方应该已经黔驴技穷了。
但实际上,莫德尔通过跟随鲁路修学习装甲防御战术、偶尔得鲁路修长官书信点拨。
他胸中掌握的战术库底蕴,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艾伦比试得出深浅的。
所以艾伦比的最后不甘尝试,也只是再次蒙受一些损失,导致6辆宝贵的坦克和5辆装甲车又被白白打废在山谷里,算是为布军的早期装甲使用试错交了学费。
各种技术尝试统统失败,布军也只能选择用人命硬填、用炮兵逐日前推几公里部署、
一道道阵地攻坚过去。
布列颠尼亚人终究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数优势,靠堆人命肯定最终是能堆过去的,只是多浪费点人命和时间。
莫德尔手头的三千德玛尼亚士兵,已经打剩到只剩一千多了。剩下的一千多倒也不是全部战死,但至少也有大几百的重伤员躺在了后方医院里。
两个希腊师的伤亡也超过了两三成,希腊人的士气实在低落,两成损失就扛不住了,开始动摇。
最要命的是,根据德玛尼亚军的航空侦查,12月10日之后,布列颠尼亚人在德尔菲地峡这边久攻不克,竟果然打起了再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的主意,似乎想在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港再次登陆,直取雅典城。
兵力实在捉襟见肘的莫德尔,只好亲自回防比雷埃夫斯港,并且带走了德尔斐地峡这边的一部分兵力。最终在12月15日这天,在比雷埃夫斯港击退了试图登陆之敌,在滩头歼灭了数千名敌军。
不过,分身乏术的莫德尔,也因此导致德尔斐地峡最终在12月16日被突破了。留守帕纳塞斯山的爱德华迪特尔中校已经彻底尽力了,最后帕纳塞斯山还是被布军夺取。
迪特尔能够有序撤退、继续往东南方且战且走,不让战线立刻崩溃,就已经非常顽强了。
“没关系,能打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比预想的至少多坚持了十天,而且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十倍,还有海陆前后夹击。“
莫德尔在无线电里得知地峡和帕纳塞斯山失守的消息后,并没有责怪迪特尔,而是回电让他有序往东南方撤退。
布军通过德尔斐地峡后,一路到雅典的路上已无险可守。死守雅典城也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这座数千年的古城被破坏。
莫德尔17日便向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以及他那个德皇妹妹王后请示,希望王室和总参谋部转移去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山区。
康斯坦丁国王没有立刻答应他,只是私下问了一个问题:“鲁普雷希特元帅会派人及时来救援我们么?为什么他们还在基辅跟露沙军队苦战不休?
不是听说好几天之前他们就已经合围了露沙人了么?我就是信了威廉皇帝许诺的会立刻派兵来救我们的,我才鼓起勇气坚持抵抗布列颠尼亚军!你们不会出卖盟友吧!“
莫德尔也没有被授权说太多,何况很多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能是硬着头皮回答:“请陛下放心,威廉陛下不会放任自己的亲妹妹不顾的。
帝国的陆军肯定会来救援,只是目前缺乏运力无法直接走海路运到希腊这边,只能从北边慢慢打过来,是布列颠尼亚人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太强,我们毫无办法,如果只比陆军,布国人拿十倍的兵力都未必是我们对手!
我已经靠六千人、加之贵军的两三万人,顶住布国十几万大军半个多月了。只要陛下撤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基利尼山,我保证能守过今年!”
康斯坦丁国王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没得选,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信了莫德尔。
王室和总参立刻开始转移,当天就通过科林斯地峡西撤到伯罗奔尼撒半岛,12月18日就上了基利尼山。
议员们倒是没什么可转移的,因为很多议员都是反贼韦尼泽洛斯的党羽,他们都等着留在雅典欢迎韦尼泽洛斯进城呢。
希军有序撤退后,德尔斐前线的布军于12月18日进入阿提卡地区,19日正式攻入不设防的雅典城。
反贼首领、原首相韦尼泽洛斯以“暴君推翻者”的身份,傲然坐在一辆布国人赞助的带天窗劳斯莱斯上,从天窗里探出上半身,沿着雅典娜大道进入雅典城,还朝着大道两旁的民众挥手致意。
“人民必将战胜暴君!”韦尼泽洛斯一边挥手一边大喊,旁边被组织来捧场的民众也跟着高呼口号。
韦尼泽洛斯收拾着雅典的残局,布军却没空陪他闹,次日又继续挥军西进,想要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
无奈莫德尔的防守非常坚决,这次在狭窄的科林斯地峡又阻击了布军至少好几天,杀伤了不少布军的有生力量。
从20日防守到23日,足足拖住了十几万布军3天。随后才力竭后撤,退上基利尼山区。
莫德尔的行动,牵制了布军十几万有生力量,还把布军原本投放到希腊-奥斯曼战场的装甲部队干掉过半,导致布军在保加利亚和奥斯曼方向的突击变得乏力,直到圣诞节也没能打到伊斯坦布尔郊区。
最终在平安夜这天,布军在东线也只达到一座名叫锡利夫里的小镇,那里距离伊斯坦布尔市区还有最后30多公里,距离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有70多公里(伊斯坦布尔市区的欧洲部分就有40公里宽,因为是奥斯曼首都,几千年的大都市)
而且,莫德尔的行动还极大地吸引了布军的注意力和侦查力量。
同期,德玛尼亚人却在北线小心翼翼地集结兵力,平安夜大反攻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
布军在泥潭里陷得越深,到时候就越难抽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