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竹屋初成迎远客,茶烟漫绕麦香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第九十二章 竹屋初成迎远客,茶烟漫绕麦香稠

霜降过后的合魂院,晨雾裹着桂花香在竹梢间打转,顾伯踩着露水扛着竹梯往院西头走,梯子上绑着捆刚砍的楠竹——要赶在月底前把游客竹屋的框架搭起来。小木和几个男孩跟在后面,手里拎着竹钉和麻绳,阿枣则牵着雪雪,竹篮里装着顾奶奶蒸的麦麸饼,是给大家当早点的。

“顾伯,这根楠竹够粗,能当屋梁不?”小木指着梯子最上面那根竹子问,竹节分明,表皮泛着青黑色的光泽。顾伯放下梯子,用手量了量竹身:“够了,这是后山老楠竹,长了十几年,结实得很。等下先把地基夯实,再把竹梁架上去,咱们的竹屋要像麦秆编的物件一样,看着轻巧,实则牢固。”

说话间,魏墨翁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张画着竹屋图样的宣纸:“我昨晚琢磨着,竹屋的窗户要做成麦秆编的格栅,既能透光,又能透着麦香。还有屋檐下,挂几串染好的彩色麦秆,风一吹像风铃,游客一进院就能闻见麦香、看见手艺。”阿枣凑过去看图样,眼睛亮闪闪的:“魏爷爷,我能编窗户的麦秆格栅不?我用紫色和绿色的麦秆编,像春天的葡萄架。”

顾伯笑着点头:“当然能,等下就给你留些细麦秆。不过编格栅要先把麦秆泡软,不然容易断,还要注意疏密,太密了挡光,太疏了不结实。”雪雪这时突然挣开阿枣的手,跑到院角的染缸边,用爪子扒拉着缸沿——里面泡着刚染好的金黄色麦秆,是准备编竹屋门帘用的,像撒了一缸的阳光。

上午的太阳慢慢升高,晨雾散了,合魂院的院子里热闹起来。顾伯带着小木他们挖地基,铁锹插进土里,翻出带着桂花香的湿泥;阿枣和几个女孩在竹阁前泡麦秆,温水里的麦秆慢慢舒展,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顾奶奶则在灶间熬麦仁粥,锅里的麦仁“咕嘟咕嘟”响,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

“顾伯,地基挖多深呀?”小宝拿着小铲子,在旁边挖了个小坑,像模像样的。顾伯擦了擦额头的汗:“要挖两尺深,填上碎石子再夯实,这样竹屋才不会歪。你看,就像咱们编麦秆篮,底部要编得密,才能装得住东西。”小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用小铲子挖着坑,雪雪也凑过来,用爪子帮着扒土,爪子上沾满了泥,像戴了双小手套。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喝着麦仁粥,吃着麦麸饼。顾伯说:“下午咱们先架竹梁,再铺竹板当地板。城里的装修师傅后天就来,帮咱们弄竹屋的屋顶和墙面,争取下个月就能让游客住进来。”阿枣咬了口麦麸饼,突然想起什么:“顾伯,我们要不要在竹屋旁边种些菊花?现在种还来得及,开花的时候黄灿灿的,和麦秆的颜色一样,肯定好看。”

“好主意!”魏墨翁放下粥碗,“我明天去镇上买些菊花苗,有黄的、白的、紫的,种在竹屋西周,再用麦秆编几个小花坛,既好看又能让游客知道咱们的麦秆手艺。”小木也说:“我可以用麦秆编些小菊花,粘在竹屋的门上,和真菊花呼应,肯定很有意思。”

下午刚开工,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是玩具店老板带着几个客人来合魂院,他们是来买麦秆玩具的,顺便看看麦秆学堂。“李师傅呢?我这次要多拿些麦秆小熊和小火车,店里都卖断货了!”玩具店老板一进院就喊,眼睛却被正在搭建的竹屋吸引住了,“哟,这是要建竹屋呀?正好,我这些客人都是做旅游的,想看看能不能把合魂院的麦秆玩具放到景区里卖。”

李师傅从竹阁里出来,手里拿着刚编好的麦秆灯笼:“欢迎欢迎,快进来坐。我们建竹屋就是为了搞旅游,让游客来体验麦秆手艺,住竹屋、喝麦仁粥、玩麦秆玩具。”客人们围着竹屋看了又看,其中一个戴帽子的男人说:“这竹屋有特色,麦秆手艺也很特别,我们景区想和你们合作,在景区里设个麦秆手艺体验曲,让游客跟着你们的孩子学编麦秆玩具,肯定受欢迎。”

阿枣听到这话,赶紧跑回竹阁,拿出自己编的麦秆菊花:“叔叔,你看我编的菊花好看吗?我可以教游客编这个,很简单的,只要几根麦秆就能编出来。”戴帽子的男人接过菊花,仔细看了看:“真好看,比我们景区里卖的塑料花精致多了。合作的事我们回去商量一下,过几天给你们答复。”

送走客人后,大家干劲更足了。顾伯和小木他们加快了架竹梁的速度,竹梁架在地基上,用麻绳绑得结结实实;阿枣则带着女孩们开始编竹屋窗户的麦秆格栅,紫色和绿色的麦秆在她们手里来回穿梭,像两条彩色的小蛇;雪雪则在旁边守着染缸,不让调皮的小鸡靠近,俨然成了合魂院的“小管家”。

傍晚的时候,竹屋的框架终于搭好了。夕阳照在竹梁上,泛着暖黄色的光,阿枣编的麦秆格栅也完成了一块,挂在窗户上,像一幅彩色的纱帘。李师傅站在竹屋前,看了又看,笑着说:“等竹屋建好了,我们就在这里办个麦秆手艺夜校,晚上教游客编麦秆,旁边支个小灶,煮着麦仁粥,闻着麦香、编着手艺,多惬意。”

顾奶奶端着刚做好的麦麸糖走过来,分给大家:“先吃块糖歇歇,明天还要种菊花、编门帘,有的忙呢。我今天在镇上听说,文化馆的纪录片下周就要播了,到时候肯定有更多人知道咱们合魂院。”孩子们一听,都兴奋地跳起来,小宝说:“那我要在纪录片里好好表现,教全国的小朋友编麦秆小灯笼。”

接下来的几天,合魂院像个热闹的集市。顾伯带着大家种菊花,竹屋西周种满了菊花苗,嫩绿的叶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晃;阿枣和女孩们编好了竹屋的门帘,金黄色的麦秆编出了一朵朵小花,像撒了一地的阳光;小木和男孩们则用染好的麦秆装饰竹屋的屋檐,挂着红色、蓝色、绿色的麦秆串,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歌。

城里的装修师傅也来了,他们给竹屋装上了竹制的屋顶和墙面,还在屋里铺了竹地板,整个竹屋看起来既古朴又温馨。李师傅则在竹屋里摆上了孩子们编的麦秆家具——麦秆编的小桌子、小椅子,还有麦秆编的小书架,上面放着魏墨翁写的关于麦秆手艺的书。

菊花苗也慢慢成活了,嫩绿的叶子越长越茂盛。阿枣每天都去给菊花浇水,雪雪也跟着去,用爪子刨土,帮着松根。有一天,阿枣发现有几株菊花苗被虫子咬了叶子,急得快哭了。李师傅安慰她说:“别着急,我们用艾草煮水喷在叶子上,虫子就不敢来了。艾草是天然的杀虫剂,还不会伤害菊花苗。”

阿枣按照李师傅说的,和顾奶奶一起煮了艾草水,装在喷壶里,小心翼翼地喷在菊花苗上。没过几天,虫子就不见了,菊花苗又恢复了生机。阿枣高兴地说:“还是老祖宗的法子好用,既环保又有效。以后我们就用艾草水给菊花驱虫,让它们长得壮壮的,早点开花。”

一周后,文化馆的纪录片如期播出了。合魂院的人都围在魏墨翁家的电视机前,看着屏幕上的自己——李师傅在染缸边教孩子们染麦秆,阿枣在编麦秆花穗,小木在教游客编麦秆鸟笼,小宝在展示自己编的麦秆小灯笼。纪录片里还播放了合魂院的麦秆屏风、麦秆玩具,还有正在建设的竹屋。

看完纪录片,大家都很激动。顾伯说:“没想到我们合魂院能上电视,这下肯定有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麦秆手艺了。”阿枣则说:“我要编更多更好看的麦秆作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合魂院的孩子都会麦秆手艺。”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咨询麦秆学堂的情况,还有人想来合魂院体验麦秆手艺、住竹屋。顾伯和李师傅商量后,决定在下个月的初一正式开放竹屋和麦秆手艺体验区,还推出了“麦秆手艺一日游”活动——游客可以跟着孩子们学编麦秆玩具、体验草木染、住竹屋、吃麦仁粥和麦麸饼。

为了迎接第一批游客,合魂院的人都忙了起来。顾奶奶做了很多麦麸糖和麦仁糕,装在麦秆编的小盒子里,准备送给游客;阿枣和女孩们编了很多麦秆小礼物,有麦秆钥匙扣、麦秆书签、麦秆小菊花;小木和男孩们则把竹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屋里摆上了新鲜的菊花,整个竹屋都弥漫着菊花香和麦香。

开放日那天,天刚亮,合魂院就热闹起来了。第一批游客来了,有老人、有孩子、有年轻人,他们一进院就被院子里的彩色麦秆和菊花吸引住了。“这麦秆染的颜色真好看,比买的布料还自然。”一位阿姨拿起一根蓝色的麦秆说。“这菊花也好看,黄灿灿的,和麦秆的颜色真配。”一位老爷爷蹲在菊花前,闻着花香。

李师傅带着游客参观麦秆学堂,展示孩子们的麦秆作品;阿枣教游客编麦秆小菊花,她耐心地讲解着步骤:“先把麦秆泡软,然后对折,编成花瓣的形状,最后用绳子绑紧就行。”游客们学得很认真,虽然编出来的菊花有点歪歪扭扭,但都很开心。

小木则教游客体验草木染,他给游客每人发了一根白色的麦秆,教他们怎么把麦秆放进染缸里:“染的时候要轻轻搅拌,让麦秆均匀上色,染好后要挂在竹架上阴干,不能晒太阳。”一位小朋友染了一根红色的麦秆,高兴地说:“我要把这根麦秆带回家,送给妈妈,告诉她这是我自己染的。”

中午的时候,顾奶奶给游客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麦仁粥、麦麸饼、炒青菜,还有麦秆编的小篮子装着的麦麸糖。游客们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都说这是他们吃过的最香的午餐。“这麦仁粥真好吃,甜甜的,还有麦香。”一位年轻妈妈说。“这麦麸饼也好吃,外酥里嫩,比城里的饼干还香。”一位小朋友一边吃一边说。

下午,游客们住进了竹屋。竹屋里干净整洁,麦秆编的家具透着麦香,窗户上的麦秆格栅洒进阳光,像一幅彩色的画。一位老奶奶坐在竹椅上,喝着顾奶奶泡的菊花茶,笑着说:“这竹屋住着真舒服,比城里的酒店还温馨,还有麦香和菊花香,睡得肯定香。”

傍晚的时候,游客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合魂院。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编的麦秆作品,嘴里吃着麦麸糖,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位游客说:“这次来合魂院真是不虚此行,不仅体验了麦秆手艺,还住了竹屋、吃了麦香美食,以后我一定带更多的朋友来。”

送走游客后,孩子们都累得坐在地上,但脸上都带着笑容。阿枣说:“今天真开心,教了那么多人编麦秆小菊花,他们都夸我编得好。”小木也说:“我教的那个小朋友,染了一根红色的麦秆,还说要当麦秆手艺的小传人呢。”

李师傅和顾伯、魏墨翁、顾奶奶坐在石桌旁,喝着菊花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魏墨翁说:“我们的麦秆手艺终于走出了合魂院,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了。以后我们要把麦秆手艺做得更好,让它成为合魂院的名片,成为咱们这里的特色。”

顾伯点点头:“是啊,我们还要继续扩建竹屋,增加更多的体验项目,比如麦秆造纸、麦秆画画,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还要和周边的景区合作,把我们的麦秆玩具和麦香美食卖到更多的地方去。”

李师傅笑着说:“好啊,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合魂院肯定会越来越好。麦秆手艺就像这菊花一样,在秋风中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夜深了,合魂院渐渐安静下来。竹屋里的灯还亮着,照亮了麦秆编的家具,也照亮了游客留下的感谢信;院子里的菊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散发着淡淡的花香;雪雪躺在阿枣的脚边,睡得很香,梦里或许还在帮着给菊花浇水、守护着染缸里的麦秆。

孩子们都睡了,在梦里,他们还在教游客编麦秆、染颜色,还在看着自己的麦秆作品被更多的人喜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师傅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阿枣送的麦秆菊花,闻着淡淡的花香,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麦秆手艺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会像合魂院的竹屋一样,越来越温馨;像合魂院的菊花一样,越来越美丽;像合魂院的麦香一样,越来越浓郁,飘向更远的地方,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接下来的日子,合魂院的游客越来越多。顾伯扩建了竹屋,增加了麦秆造纸和麦秆画画的体验项目;阿枣和小木成了麦秆手艺的小老师,每天都要教很多游客编麦秆、染颜色;顾奶奶的麦香美食也出了名,很多游客都特意来合魂院吃麦仁粥、麦麸饼和麦麸糖。

有一天,玩具店老板又带来了好消息——他和几个景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要把合魂院的麦秆玩具卖到全国的景区去。“李师傅,这次我们要大批量进货,你们可要加快生产呀。”玩具店老板笑着说。李师傅点点头:“放心吧,我们己经组织了村里的妇女和孩子们一起做麦秆玩具,保证按时供货。”

阿枣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我们可以编更多新的麦秆玩具,比如麦秆小兔子、麦秆小猴子、麦秆小飞机,让全国的小朋友都能玩到我们合魂院的麦秆玩具。”小木也说:“我们还可以在麦秆玩具上印上合魂院的名字和地址,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麦秆学堂。”

于是,合魂院的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村里的妇女们都来帮忙做麦秆玩具,她们跟着李师傅和孩子们学习编麦秆、染颜色;孩子们则负责设计新的麦秆玩具样式,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编出来的麦秆玩具既可爱又有创意。

秋天快结束的时候,合魂院的麦秆玩具己经卖到了很多景区。很多小朋友都喜欢上了这种环保又有创意的玩具,合魂院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知道了。魏墨翁特意为合魂院写了一副对联,挂在竹阁的门上:“麦秆凝香传西海,手艺载情暖万家。”

霜降那天,合魂院的菊花都开了。黄的、白的、紫的,一朵朵在秋风中绽放,像一片彩色的海洋。游客们都来合魂院赏菊花、体验麦秆手艺,院子里挤满了人,欢声笑语不断。阿枣穿着新做的麦秆编的裙子,在菊花丛中跳着舞,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小木则带着游客们在菊花丛中编麦秆菊花,金黄的麦秆和黄色的菊花相映成趣。

李师傅站在菊花丛中,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学手艺的日子,想起了那些年手艺无人问津的失落,想起了第一次来合魂院时的期待。他知道,麦秆手艺己经在合魂院扎下了深深的根,并且正在茁壮成长,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顾伯走过来,递给李师傅一杯菊花茶:“喝杯茶歇歇,这是用咱们自己种的菊花泡的,真香。”李师傅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淡淡的菊香和麦香在嘴里散开,温暖着他的心房。“是啊,真香。”李师傅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种更多的菊花,做更多的麦香美食,编更多的麦秆作品,让合魂院成为一个充满麦香、菊香和手艺香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里的温暖和快乐。”

夕阳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