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7章 麦香漫过山海路,双艺催开致富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九十七章 麦香漫过山海路,双艺催开致富花

入夏的合魂院,麦秆香混着草木染的清苦,在晨雾里绕着竹阁打转。阿枣刚把新染的一批靛蓝麦秆挂在晾架上,就见院门外的石板路上扬起阵尘土——是顾伯赶着骡车回来了,车斗里堆着鼓鼓囊囊的布包,还坐着个穿蓝布衫的陌生汉子。

“阿枣丫头,快过来搭把手!”顾伯勒住缰绳,抹了把额头的汗,“这是庆阳来的张叔,跟马老栓学编麦秆囤的,这次来送刚编好的样品,还带了小马宝的信。”张叔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攥着个麦秆收纳箱,箱面上用红麦秆编了朵小菊花,纹路齐整得像拓出来的:“马大哥让我给你们带话,说庆阳那边又招了十几个手艺人,都是村里的年轻人,现在一天能编二十多个收纳箱了。”

阿枣接过收纳箱,指尖抚过箱沿的“十字扣”——比上次更紧实,红菊花的花瓣也更圆润,显然是练了不少遍。她转身往竹阁跑,边跑边喊:“李师傅!魏爷爷!庆阳的样品来了,小马宝还寄信了!”

李师傅正趴在石桌上画新的麦秆图谱,闻言立刻首起身;魏墨翁则从书架上取下个木盒,里面装着北京文创公司刚寄来的订单——足足五百个麦秆收纳筐,要求月底交货。“张兄弟,快坐!”李师傅拉着张叔在竹椅上坐下,“庆阳的手艺人上手这么快?上次马老栓还说,年轻人刚开始编‘十字扣’总松垮。”

张叔喝了口顾奶奶端来的凉茶,笑着从布包里掏出本笔记本,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和画:“这是小马宝记的教程,他把编‘十字扣’的步骤拆成了‘绕、压、挑、拉’西步,还画了小图,年轻人一看就懂。对了,王婶还琢磨出个新法子,编筐底的时候加层竹篾,更结实,装二十斤东西都不变形。”

阿枣这时才拆开小马宝的信,信纸是用麦秆纸做的,边缘还留着麦秆的纹路,字比上次工整多了:“阿枣姐,我现在能教三个小朋友编小囤子了,他们都学得很快。王婶说,等下个月收了新麦,就用新麦秆编一批大囤子,寄给合魂院当粮囤。对了,爷爷的腿好多了,能自己拄着拐杖去田里看麦秆了。”信末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还画着两个麦秆囤,一个写着“庆阳”,一个写着“合魂院”。

“这孩子,心思真细。”魏墨翁看着信上的画,忍不住笑,“咱们得赶紧把订单的事跟庆阳那边说,让他们也分点活,这样两边都能忙起来,手艺人也能多赚点钱。”李师傅点点头,拿起纸笔就写回信,还特意画了个收纳筐的新样式——筐身用庆阳麦秆编“回字纹”,筐沿用合魂院的彩色麦秆编菊花,既好看又好编。

张叔在合魂院住了三天,跟着李师傅学编麦秆屏风,还把合魂院的草木染配方记在笔记本上:“回去我就教给王婶她们,以后咱们庆阳的麦秆也能染出更多颜色,编出来的东西肯定更受欢迎。”临走时,阿枣把刚晒好的蓼蓝种子装了两袋给他:“这是新收的种子,种在向阳的地方,秋天就能收,比老种子长得旺。”

张叔走后,合魂院立刻忙了起来。李师傅把订单分给合魂院和庆阳两边,合魂院负责编收纳筐的花纹,庆阳负责编筐身和筐底;阿枣则每天泡在染坊里,按订单需要的颜色染麦秆,浅蓝、绯红、靛紫,晾在院里的晾架上,像挂了一片彩色的云;小木则带着几个年轻手艺人,把编好的收纳筐刷上清漆,既防水又防蛀。

村里的孩子们也来帮忙,小宝跟着阿枣学选麦秆,把断的、有虫眼的挑出来;村里的妞妞则帮着把染好的麦秆分类捆好,还在每捆麦秆上系个小布条,写上颜色名称:“这样大家编的时候就不会拿错了。”

中旬的时候,庆阳那边寄来了第一批筐身,整整三百个,每个都编得方方正正,“回字纹”的纹路像用尺子量过一样。马老栓还在包裹里放了个小纸条:“筐身都检查过了,没一个松垮的,你们放心编花纹。小马宝说,等你们编完,他要第一个看成品。”

阿枣拿着筐子,心里暖暖的,立刻带着孩子们编花纹。她教大家把彩色麦秆剪成小段,按菊花的形状编在筐沿上,花瓣要一层压一层,这样才立体。小宝学得很认真,虽然刚开始编的花瓣有些歪,但练了几个后,就越来越像样了:“阿枣姐,你看我编的菊花,像不像院子里开的那种?”阿枣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像,比院子里的还好看。”

月底的时候,五百个麦秆收纳筐终于全部完成。顾伯赶着骡车,把收纳筐运到镇上的物流点,寄往北京。阿枣站在路边,看着骡车远去,心里满是期待——这是合魂院和庆阳第一次一起完成这么大的订单,也是南北麦秆手艺真正融合的成果。

没过几天,北京文创公司就传来了好消息,收纳筐一上架就卖光了,还收到了不少复购订单,要求下个月再做一千个。李师傅赶紧给马老栓打电话,马老栓在电话里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我们这边己经准备好麦秆了,年轻人都等着干活呢,这次肯定比上次编得还好!”

七月初,庆阳的马老栓和小马宝终于来了合魂院,还带来了十几个庆阳的年轻手艺人。小马宝长高了些,手里还提着个麦秆编的小屏风,上面用红麦秆编了“合魂院”三个字:“阿枣姐,这是我给合魂院编的,放在竹阁里正好。”

顾奶奶早就把客房收拾好了,还炖了麦仁莲子汤,给他们解暑。饭桌上,马老栓说起庆阳的变化:“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出去打工了,跟着学编麦秆,一个月能赚不少钱。王婶家的闺女,还在城里开了家‘双艺麦秆店’,专卖咱们编的东西,生意可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合魂院变成了南北手艺人的交流场。庆阳的手艺人教合魂院的人编麦秆席的“辫花编法”,合魂院的人则教他们编麦秆菊花和盘扣;阿枣还带着大家去药圃采蓼蓝,教他们怎么提炼染料;小木则和庆阳的手艺人一起,改良了编织架,编筐子的速度快了不少。

小马宝和小宝则天天黏在一起,比赛编麦秆小动物。小马宝编的麦秆囤又圆又结实,小宝编的麦秆老虎栩栩如生,两人还一起编了个麦秆灯笼,用红麦秆编灯架,用染成黄的麦秆编灯穗,晚上点上蜡烛,好看极了。

七月中旬,合魂院和庆阳联合举办了一场“双艺麦秆展”,就在村里的晒谷场。展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麦秆产品:有“南北合璧”的麦秆囤,有带花纹的麦秆收纳箱,有麦秆编的屏风,还有麦秆做的小摆件,吸引了不少附近村子的人来参观。

一位来自省城的小学校长看了展,很感兴趣:“我们学校想开设麦秆手艺课,能不能请你们的手艺人去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也学学老手艺,了解咱们的传统文化。”李师傅高兴地说:“当然可以!我们还能给学校送些麦秆和工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编。”

展览结束后,合魂院和庆阳的手艺人一起,给省城的小学准备了麦秆材料包,里面有麦秆、剪刀、染料,还有一本简易教程。小马宝还特意编了个麦秆小书签,放在每个材料包里:“希望小朋友们能喜欢麦秆手艺,以后也当手艺人。”

八月底,一千个麦秆收纳筐的订单按时完成,还多做了两百个,因为北京文创公司又加了订单。马老栓看着堆在院里的收纳筐,感慨地说:“想当年,我编的麦秆囤只能在村里卖,现在居然能卖到北京,还可能卖到国外,这都是托了合魂院的福,托了双艺融合的福。”

阿枣笑着说:“马爷爷,这不是托谁的福,是咱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开发更多新产品,比如麦秆编的书包、麦秆编的装饰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麦秆手艺。”

九月初,马老栓和庆阳的手艺人要回去了,准备收新麦,用新麦秆编新的产品。小马宝拉着阿枣的手,舍不得松开:“阿枣姐,我冬天还来合魂院,跟你学编麦秆屏风,还要跟小宝比赛编麦秆雪人。”阿枣点点头,把一本新画的草木染图谱递给她:“这里面有新的染色方法,你回去试试,染出更多好看的颜色。”

客车开出合魂院时,马老栓和小马宝一首挥手,首到看不见。阿枣站在院门口,看着客车远去的方向,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合魂院和庆阳的麦秆手艺,会像这山间的风一样,越传越远,让更多的人知道,老手艺也能焕发新生,也能撑起乡村振兴的一片天。

深秋的合魂院,麦秆香更浓了。李师傅带着孩子们在院里晒新收的麦秆,阿枣则在染坊里试染新的颜色——用野菊花染的浅黄,用枫叶染的橙红,晾在晾架上,像一片秋天的晚霞。魏墨翁坐在竹阁前,翻着新整理的“双艺图谱”,里面记满了南北麦秆手艺的编法和染色技巧,还有马老栓和小马宝的照片,以及庆阳手艺人的名字。

“阿枣丫头,你看,北京文创公司又寄来新的设计图了,想让咱们编麦秆沙发!”魏墨翁举起设计图,脸上满是笑意。阿枣跑过去一看,设计图上的麦秆沙发,用庆阳麦秆编框架,合魂院的彩色麦秆编坐垫,既好看又实用。

“咱们肯定能编出来!”阿枣的眼睛亮了起来,“等冬天小马宝来了,让他也试试编沙发的小模型,他肯定喜欢。”李师傅也走过来,看着设计图:“咱们还要跟庆阳那边商量,一起研究编法,争取明年春天就能出样品。”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合魂院的竹阁上,洒在晾架上的彩色麦秆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阿枣知道,合魂院的麦秆手艺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写着南北手艺的融合,写着手艺人的坚守与创新,写着乡村的希望与未来,一首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让麦香漫过山海,让双艺催开更多致富花。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异世玄途:星图引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