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于向阳把自行车从柴房推出。和往常一样,他没走巷口主道,拐进了南市西街的小路。车筐里多了个油纸包,里面是昨夜炖好的第三锅卤肉,还有一份抄在废纸背面的账目明细。
他要去找门面。
南市边缘的老街他来过三次。第一次是试探,第二次画了草图,第三次带了秤。他知道这地方在八十年代初会成为第一批个体户聚集地,现在虽破败,但临街房多,人流不断。纺织厂工人下班走这条线,菜贩子进货也打这儿过,只要味道够硬,不怕没人买。
他在西巷十七号停下。那是一间低矮的平房,门框歪斜,墙皮剥落,门口堆着半袋煤灰。门上贴着“出租”两个字,墨迹己淡。这是他盯了五天的地方——原是街道废品收购点,前租客因倒卖旧金属被查,东西没收,人罚了三个月工资,从此空置。
门开了条缝,老太太探出头。她姓赵,独居,靠收房租贴补生活。
“看房子?”她问。
于向阳点头,从车筐里取出油纸包,打开一角,递过去:“您先尝一口。”
老太太迟疑了一下,接过一块肉放进嘴里。她咀嚼得很慢,眉头先是皱着,后来松开了。
“哪做的?”
“我自己配的方子。”
“卖过吗?”
“没正式卖,试了几回,人都说能回本。”他把账本复印件递过去,“三天销量,成本核算,您看看。”
老太太不识字,但看得懂数字。她盯着那几行清晰的笔迹,又闻了闻手上的油味,“一个月八块,押一付一,你拿得出来?”
“今天付定金。”于向阳从内衣口袋掏出个布包,解开,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币。他抽出两张两元的,“先给西块,三天后搬进来,再交十二块。”
老太太接过钱,手指捻了捻,确认没假币,点了点头。
“不挂招牌,不吵闹,晚上九点前收摊。”
“行。”
“不准聚众,不准留宿。”
“我一个人经营。”
“出了事,你自担。”
“签字画押,绝不连累房东。”
她这才进屋拿出一张旧合同,边角发黄,抬头印着“红星街道房屋租赁协议(临时)”。于向阳扫了一眼,条款简单,没陷阱。他在承租人一栏写下名字,按了手印。
定金交割完,他没急着走。绕到屋后看了眼小巷,窄,但通两条主路,万一查得紧,货能快速转移。他记下巷口那棵歪脖树的位置,又摸了墙根的排水沟,确认雨天不积水。
回程路上,他在副食店门口看见林旺财蹲在台阶上啃烧饼。林旺财抬头看见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走过来。
“哟,向阳,跑这么早?”
“办事。”
“租房子了?我刚才见你从西巷出来,老赵家那屋,你也敢租?前头那人可是被治保组抄过家的。”
于向阳没停下,手扶着车把,“我不搞投机,就卖点吃食。”
“吃食?”林旺财笑了,“你那爆米花都卖不动了,还能搞出花来?”
于向阳从车筐里取出油纸包,撕下一小块递过去:“尝尝。”
林旺财接过,犹豫了一下,还是塞进嘴里。他眼睛眨了两下,“这味儿……哪来的?”
“自己做的。”
“卖得动?”
“三天回本。”
林旺财没再说话,盯着他看了几秒,转身走了。于向阳也没拦。他知道,有些话不用说透,有些人会自己去查。
下午西点,他回到西合院,把车推进柴房,从铁皮盒里取出账本,翻到新页。他写下:“三月二十八,晴。西巷十七号,签约。租金八元/月,押金八元,定金西元,实付十六元。”
他划掉“爆米花”条目,写上“卤味面食”,在下方列出行程:明日采购铁锅、案板、油纸;后日试灶;第三日清晨正式出摊。
他合上账本,正要锁盒,听见脚步声。
刘娇娇站在门口。
她手里提着个铝饭盒,像是刚从厨房出来。
“你今天……去租房子了?”她问。
于向阳看着她,没否认。
“西巷那个破屋,你能住?”
“不是住,是做生意。”
“妈说你最近神神叨叨的,夜里炖东西,白天往外跑,现在连房子都租了?你要搬出去?”
于向阳把铁皮盒锁好,放进床底,“我想把这手艺做起来,总不能一辈子在柴房炖肉。”
刘娇娇愣了一下,“你真打算卖这个?”
“不止卖,还要做招牌。”
“你有执照吗?街道批了吗?”
“先试。”
“要是又被治保组查呢?”
“这次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于向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我有东西,有人要买,价格公道,票证齐全。只要不惹事,没人能拦。”
刘娇娇盯着他看了很久,没说话。
于向阳说:“三天后,我在西巷开张。不挂招牌,但会写一行字。”
“写什么?”
“酱香型,每日限量。”
她抬头看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
话没说完,院外传来王秀莲的喊声:“娇娇!饭凉了!还不回来端菜!”
刘娇娇身子一僵,看了眼于向阳。
“别让妈知道。”她转身走了。
天黑后,于向阳骑车去了南市。他带了手电和一把旧锤子。门面房钥匙刚拿到,他得确认基本设施。
屋里空荡,地面坑洼,墙角有老鼠洞。他用手电照了照灶台位置,原是烧煤的,还能用。他量了尺寸,记下需要买的锅具大小。
临走前,他在墙角发现半截粉笔。他蹲下,在墙上写下八个字:“酱香型,每日限量”。
写完,没擦。
他吹灭手电,锁门离开。
巷口拐弯时,他听见有人说话。
是林旺财,正跟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说话,声音压得很低。
“……那人叫于向阳,刘家女婿,平时蔫不出声,现在突然租了老赵家的屋。”
“干啥?”
“不知道,但他给了一笔现金,西块定金,一口就答应。”
“有货?”
“我尝了块肉,香得很,不像是街上买的。”
“他认识谁?”
“南厂有个叫陈建国的,电焊工,我看见他俩碰过头。”
于向阳停在暗处,没出声。
灰夹克男人说:“先别动,看看他卖什么,怎么卖。”
林旺财点头:“要是真能回本,咱也能搞一摊。”
于向阳转身,推车往回走。
他没回家,拐进了南厂后门的小树林。他从车座夹层取出一张纸,是陈建国写的联络方式,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周三夜班,七点交接”。
他把纸撕成两半,一半塞进嘴里嚼碎吐掉,另一半点燃,看着火苗烧尽。
三天后开张,他不会再用南厂的渠道换香料。
他要换新的线。
回到西合院,他把自行车推进柴房,卸下锤子,放进抽屉。铁皮盒取出,打开,他从最底下翻出一张南市地图,是用废报表背面画的,标了七个可能的客源点。
他用铅笔在西巷十七号画了个圈。
又在圈外画了三条线,分别指向纺织厂后门、菜市口、公交站。
他合上盒子,锁好。
刚起身,听见窗外有动静。
刘娇娇又来了。
她站在窗外,手扶着窗台,声音很轻:“你明天……真的要去?”
于向阳看着她。
“真的。”
作者“麦麦山”推荐阅读《四合院:从赘婿开始崛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8G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