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贵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从赘婿开始崛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T8G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麦麦山”推荐阅读《四合院:从赘婿开始崛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于向阳把最后一张女式风衣的纸样钉在墙上。木盒里的编号布条己经按顺序排好,验收单副本夹在账本第三页,供销社的印戳朝上。他没多看,合上本子,放进工具箱底层。

两天后,街道办主任亲自登门,说区里有领导要来调研个体经营情况,点名要看他的裁剪作坊。主任语气放得低:“不是坏事,但也别当成好事。上面来人,问啥答啥,别多嘴。”

于向阳点头,没问是谁,也没问为什么是自己。他转身进屋,把账本重新翻出来,核对每一笔支出和收入。工人协议、供销社合同、街道备案证明,一一摊开晾在桌上。他又让刘娇娇把最近三天的裁剪记录誊抄一遍,字迹要工整,数字不能涂改。

下午两点,一辆半旧的伏尔加轿车停在胡同口。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深蓝中山装的男人,五十岁上下,脸型方正,走路不快,但每一步都稳。身后只跟着街道办副主任,没有随从,也没人打伞。

于向阳迎出门,那人目光先扫过小院布局,再落到账本摊开的桌面。街道办副主任介绍:“这位是区经改办的陈主任,专管个体经济试点。”

陈志远没握手,也没寒暄,径首走到裁剪台前,拿起一张布料样片,对着光看纹理。“这布,是国营厂出的?”

“第三批货,都走正规渠道。”于向阳递上发票,“每批都有单据,布料入库前做预缩处理。”

陈志远翻看发票,又问:“工人呢?都是哪来的?”

“街道登记的待业青年,七个人,签了临时用工协议,日结工资。”于向阳拿出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都在这儿,考勤记录每天更新。”

陈志远翻开考勤本,手指在名字上滑过:“没一个是你亲戚?”

“没有。”于向阳说,“我这儿不讲关系,只看活儿。”

陈志远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走到缝纫区。三台缝纫机都在运转,女工低头干活,没人张望。他伸手摸了摸刚熨好的夹克肩线,又翻开内衬,看缝线是否牢固。

“这批货,五百件,十天交的?”他问。

“十三天。”于向阳纠正,“前两天在调工序,确保不出错。”

陈志远嘴角微动,把衣服放下,转身进了偏屋。那里堆着布料和工具,墙上贴着生产排期表。他盯着表格看了许久,忽然问:“你这排期,是怎么定的?”

“按工序拆分,每人专攻一项。”于向阳走过去,指着表格,“裁剪、缝纫、整烫,流水作业。效率提上来了,返工率压到百分之二以下。”

陈志远点头,又问:“如果翻倍,接得下来吗?”

“一千件,二十五天。”于向阳说,“再招三个人,加两台机器就行。”

“机器从哪来?”

“自己改装的。”于向阳拉开柜子,取出一张图纸,“把旧缝纫机的脚踏传动改成皮带联动,省力,速度稳。我己经改了三台,故障率比原装还低。”

陈志远接过图纸,仔细看了几分钟,抬头:“你这不光是做衣服,还搞技术改良。”

“小打小闹。能省一分力,就多出一件货。”

陈志远把图纸折好,放进口袋。他没再问别的,转身往外走。街道办副主任赶紧跟上,于向阳送出门外。

车门关上前,陈志远忽然停下,对街道办副主任说:“你们先回去。”

副主任一愣,但没多问,转身走了。

陈志远看着于向阳:“你想不想把这摊子做大?”

“想。”于向阳没犹豫。

“问题在哪?”

“没身份。我现在是街道备案的临时加工点,不能签正式合同,批不了地,贷不了款,连买台新机器都要托人走关系。”

陈志远沉默了几秒,说:“市里在推个体户升级登记试点,重点支持有规模、守规矩、能带动就业的。你们这种模式,符合条件。”

于向阳没接话。

“但有个前提。”陈志远盯着他,“账要清,人要实,不能有半点糊弄。”

“我的账,随时能查。”

陈志远点头:“把账再理一遍,尤其是三个月内的流水,要能对上每一笔进出。等通知。”

车发动了,于向阳站在原地,看着伏尔加慢慢驶出胡同。他没挥手,也没回头。转身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把账本重新拆开,从头核对。

他翻到布料采购那页,发现一笔七天前的支出记录字迹略重,像是写完后又描过一笔。他盯着看了两秒,拿起钢笔,在旁边空白处重新抄了一遍,笔迹平稳,力道均匀。

接着,他把七名工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按编号排好,每一张都用尺子比着对齐边缘。刘娇娇的那张放在最后,他看了一眼,没多停留。

天快黑时,他把整套材料装进牛皮纸袋,封口,写上“区经改办 陈主任 收”。他没写日期,也没写地址,只在右下角画了个小三角,是未来记忆里某位审计官员的习惯标记。

第二天清晨,他带着纸袋去了街道办。办事员接过袋子,问是谁的。

“陈志远。”于向阳说。

办事员愣了一下:“你认识陈主任?”

“不认识。”于向阳转身就走。

他回到小院,刘娇娇己经在裁剪台前干活。她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于向阳走到墙边,把新的尺码模板钉上去。M号风衣的袖长比夹克多两厘米,他用铅笔在模板边缘标了个小点。

中午,梁小曼路过,探头看了看,笑着说:“听说上面来人了?是不是要给你发奖状啊?”

于向阳没理她。

下午,李长远在院门口抽烟,见他出来,凑上前:“向阳,现在可是风云人物了,以后厂子扩大,别忘了兄弟。”

于向阳看了他一眼:“你有裁缝证吗?”

李长远一愣:“啊?”

“没有证,进不了我的厂。”于向阳绕过他,走向供销社方向。

他去取上次留下的布料样品。路上经过林家门口,林王氏还在门槛边晒太阳,歪着嘴,手里抓着半块馒头。她看见于向阳,眼神浑浊地动了动,没出声。

于向阳脚步没停。

第三天,他正在调试新改装的缝纫机,街道办的人来了,说陈主任下午要再来一趟。

于向阳点头,让工人把最新一批样衣挂出来。他亲自检查每一处针脚,把编号布条重新缝紧。刘娇娇递来一杯水,他接过,放在桌角,没喝。

三点整,伏尔加再次停在胡同口。

陈志远下车,这次没带任何人。他走进小院,目光扫过新挂的样衣,又看了看正在运转的缝纫机。

“账,理完了?”他问。

“理完了。”于向阳从柜子里取出牛皮纸袋,“材料都在这儿,随时可以查。”

陈志远接过袋子,没打开。他看着于向阳:“你知道为什么是我来?”

于向阳摇头。

“因为供销社周德海写了份报告。”陈志远说,“说你们这批货,质量超过国营厂,成本压得比集体企业还低。他问,这种模式能不能推广。”

于向阳没说话。

“我看了你的账。”陈志远声音低了些,“三个月,带动七个人就业,零投诉,零违规。技术改良有记录,合同规范,连工人上厕所的时间都排了班。”

他顿了顿:“上面有人觉得你是投机分子,我说,投机的人做不出这种账。”

于向阳依旧沉默。

陈志远把袋子放在桌上:“试点名单下周定。你这袋子,我带回去。如果入选,会有人通知你。”

他转身要走。

于向阳开口:“陈主任。”

陈志远停下。

“如果入选,我需要什么?”

“第一,正式经营执照;第二,场地审批支持;第三,采购渠道备案。”陈志远说,“其他,看你自己。”

车门关上,伏尔加缓缓启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T8G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从赘婿开始崛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T8G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