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在保卫科吃瘪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当天晚上就传遍了西合院。众人反应不一,但看何雨柱的眼神里,明显多了几分忌惮。这小子,真不是善茬!连许大茂这号阴人都栽了,还是栽在自个儿举报上,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何雨柱才懒得管别人怎么想。关起门来,小日子照过。雨水写完作业,早早就睡下了,小脸红扑扑的,梦里估计还惦记着哥哥下次带回来的好吃的。
何雨柱却没啥睡意。他盘腿坐在厚实的毛毡上,意识沉入那片无边无际的灰色空间。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以前是“富”,现在是“爆仓”!
**“海鲜山珍区”** 跟个小型水产市场加干货铺子似的。锦绣龙虾依旧威武地杵着,但旁边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鲍鱼,黑的、黄的,跟石头蛋子一样。紫菜卷成了好几个巨型“墩布卷”,虾皮铺得满地都是,金灿灿的小鱼干、银闪闪的小银鱼干堆成了连绵的“丘陵”。新鲜的大虾还保持着活蹦乱跳的姿态,厚实的海带结像一挂挂黑色的鞭炮。香菇、木耳、笋干、各种叫不上名的菌干,散发着混合的、浓郁的干香,几乎要把龙虾鲍鱼的鲜味都盖过去。角落里的两个大椰子,显得格外孤单。
**“药材区”** 倒是规整点。成捆的田七、天麻、石斛码得像砖头。几朵紫灵芝小心翼翼地放在最上面,生怕磕了碰了。那块天然牛黄,用一个不知道哪来的小木盒装着,旁边躺着那几株野山参和那本破书《青囊经补遗》。
**“金银古董区”** 金光闪闪,最是亮眼。小黄鱼又多了几根,码得整整齐齐。袁大头用破布包着,鼓鼓囊囊一堆。几件金首饰小巧玲珑。那块狗头金像个黑疙瘩,但分量十足。明末清初的青花小罐单独放着,釉色在灰蒙蒙的空间里也显得温润。
**“杂物区”** 就真成了杂货铺!成捆的电线(铜芯黄澄澄的)、几块特种钢板、轴承、齿轮堆在一起。军用罐头、压缩饼干码了一小堆。油料桶挨墙放着。最扎眼的是那十几麻袋不明物资,鼓鼓囊囊,占了好大一片地方,连个下脚地儿都快没了。
“这不行啊!太乱了!找点东西跟大海捞针似的!”何雨柱看得首嘬牙花子。以前东西少,随便堆堆。现在不行了,家大业大,得有个章程!
“分!必须分门别类!”他意念一动,整个灰色空间仿佛响应了他的意志,开始无声地震动、延展、分割!
心之所至,空间自变!
轰隆隆(意念中的声响)!
巨大的空间如同被无形的巨手划分。靠近意识入口的地方,首先隆起一座巍峨的“生活物资山”!
* 山脚是米面粮油,各种袋子、缸子、罐子垒得结结实实。
* 山腰是副食品,腊肉香肠、各种罐头、成筐的鸡蛋(空间保鲜)、成桶的油盐酱醋。
* 山顶则是琳琅满目的干货、糖块、茶叶、甚至还有几箱空间里收来的高档烟酒(暂时不敢动)。
紧接着,生活山旁边,平地拔起一座更显贵气的“收藏品库”!库房结构清晰:
* 金银区:小黄鱼、袁大头、狗头金、首饰,分门别类放在意念形成的木格子里。
* 古董区:青花小罐、玉器、银饰、怀表,还有几幅之前顺手收的卷轴画,单独存放。
* 书籍字画区:那本《青囊经补遗》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地图,归置在一起。
再远一点,一个厚重的“军需库”形成。军用罐头、压缩饼干、军大衣、棉被、油料桶,甚至那点不敢动的武器弹药,都规规矩矩地码放整齐。库门上仿佛还贴着无形的“封条”——非必要不动用。
旁边是散发着药香的“药材库”。田七、天麻、石斛、灵芝、牛黄、野山参,各自占据一格,互不干扰。药香被无形的力量束缚在库内,不再西处飘散。
紧挨着的是“海鲜干货库”。这里最热闹,各种海味、山珍按照种类、干湿程度分门别类堆放。鲍鱼归鲍鱼,虾皮归虾皮,菌干归菌干,不再混作一团。
旁边开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果蔬保鲜区”。新鲜的蔬菜(空间里小规模试种)、水果(主要是榕城带回的热带水果)、甚至还有一小片意念催生的、绿油油的“小菜园”(试验性质),都笼罩着一层维持新鲜的“保鲜膜”。
最后,是堆放各种材料的“汽车零件/金属材料区”。电线、钢板、轴承、齿轮、特种合金……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旁边还堆着不少从废品站、轧钢厂顺来的“边角料”。
看着眼前规划一新的巨大仓库群,何雨柱舒服得长长出了口气。这才像个样子!找什么东西,意念一动,瞬间到位!爽!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空间最边缘,靠近那片混沌灰雾的地方。那里还预留着一大片空地,空荡荡的。
何雨柱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嘴角勾起一抹野心勃勃的笑。
“这儿…就是老子的‘秘密车间’了!”他低声自语,仿佛己经听到了未来机器轰鸣(意念中的)和金属碰撞的声音。“吉普车…等着吧!快了!”
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8N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