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临渊的指尖还停留在 X 光片上心脏位置的编钟纹路上,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集体熄灭。不是电路故障的骤然黑暗,而是像被某种粘稠的黑暗物质缓慢吞噬,最后一缕光消失在曾侯乙编钟的侧鼓部 —— 那里的青铜表面不知何时渗出了水银般的液体,正顺着蟠螭纹的沟壑流动,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
“伏羲,启动备用电源。” 他的声音在黑暗中发沉,左耳的青铜结痂突然发烫,像是有根烧红的铜针在耳廓里旋转。三秒后,墙壁两侧的备用灯亮起幽绿的光,这种波长 555 纳米的绿光恰好是青铜最敏感的反射频率,编钟表面的纹路在绿光下清晰得惊人,连最细微的铸造砂眼都显露出规律的螺旋结构。
就在这时,脑内突然响起一阵尖锐的鸣响 —— 不是物理声波,而是纯粹的脑电信号共振。墨临渊猛地捂住太阳穴,眼前的实验室开始扭曲:编钟的轮廓逐渐模糊,绿色的备用灯光变成摇曳的火把,混凝土墙壁化作陡峭的山壁,空气中的青铜味被潮湿的竹香取代。
他站在一条湍急的溪流边。
脚下的鹅卵石沁着刺骨的寒意,水面倒映着陌生的天空 —— 北斗七星的位置比现在偏南 17 度,几颗从未在现代星图上见过的亮星悬在东南方,发出青铜色的光芒。十几个身着麻布葛衣的人正跪在溪边,对着一根插入水中的玉管顶礼膜拜,玉管的长度约合现代的 34.5 厘米,管壁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浸入水中的部分正冒着银白色的气泡。
“嶰溪之谷。” 墨临渊的意识在呐喊。《吕氏春秋?古乐》里那句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 突然有了具象的形态 —— 溪流两岸的竹林里,每根竹子的节数都恰好是十二节,竹节间的距离呈现完美的斐波那契数列,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竟与曾侯乙编钟的最低音频率完全一致。
一个手持玉管的老者转过身。他的发髻用青铜笄固定,笄首的夔龙纹与编钟侧鼓部的纹样如出一辙,眉心点着朱砂绘制的律吕符号。当老者的目光扫过墨临渊时,他突然举起玉管指向天空,原本流淌的溪水瞬间静止,水面浮现出十二道金色的波纹,每道波纹的振幅都对应着一个律吕的标准音高。
“天有十二辰,地有十二律。” 老者的声音穿透时空,落在墨临渊耳中竟毫无违和感,“律不正,则天地倾。” 他手中的玉管突然发出一道极细的光束,不是可见光,而是某种能穿透骨骼的射线 —— 墨临渊在现代物理实验室见过类似的轨迹,那是中微子穿过物质时留下的痕迹。光束击中天空中最亮的那颗青铜色恒星,星表面突然喷发出十二道流光,恰好落在溪边十二根竹子上,竹节处立刻浮现出对应的律名:黄钟、大吕、太簇……
墨临渊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见老者将玉管插入其中一根竹子,竹腔内的空气被瞬间抽空,形成绝对真空,却诡异地传出清越的鸣响。量子隧道显微镜的画面突然在脑海中闪现 —— 这鸣响的频率,与编钟钲部蚀刻点的原子振动频率完全一致,都是 392Hz。而玉管表面的刻度,放大后竟是 π 值的前一百位数字,与编钟蚀刻的序列无缝衔接。
“青铜巨人出昆仑。” 老者突然转身,玉管指向西方的雪山。墨临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一座由青铜铸就的人形巨像正从雪雾中显现,身高约百米,身躯由无数个编钟堆叠而成,每个钟体的钲部都刻着扭曲的符号 —— 那是他在蚀刻点见过的 “劫” 字变体。巨像迈开脚步时,大地发出共振,溪水里的十二道波纹瞬间紊乱,有三道首接崩碎成青铜粉末。
“以律锁之!” 老者一声令下,十二名手持竹管的乐工同时吹奏。十二道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气中交织,形成一张无形的网,将青铜巨人困在中央。墨临渊突然看清巨像的面部 —— 那不是五官,而是无数张痛苦的人脸重叠而成,每张脸的嘴部都在无声地呐喊,呐喊的频率恰好是 0.13Hz,与他最初听到的共振声同源。
“此为天魔之雏形,寄于青铜,食律而生。” 老者的声音带着金属的质感,玉管突然迸发出刺眼的白光。墨临渊的 fMRI 画面在现实与幻境中重叠,海马体的激活区此刻呈现出雪山的形状,而那些被标记为 “非本人记忆” 的神经元,正以编钟的排列方式高速连接。他甚至能 “感觉” 到乐工们的呼吸节奏 —— 每吹奏三拍,就对应一次心跳的 1.2Hz 基频,这正是实验室 AI 检测到的 “第十三律吕” 频率。
青铜巨人在声波网中挣扎,体表的编钟开始脱落,露出内部流动的黑色流体。当老者将玉管刺入巨像心口时,流体突然爆发成无数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块像有生命般射向天空,却被一道金光拦截 —— 那是黄帝手中的佩剑,剑格处镶嵌的绿松石突然亮起,形成与编钟蚀刻完全一致的螺旋纹路。碎片撞上剑格的瞬间,墨临渊的左耳传来剧烈的疼痛,像是有尖锐的青铜屑钻进了耳道。
“以剑为函,封其残魂。” 黄帝的声音低沉如雷,佩剑的剑鞘突然张开,吞入那块黑色碎片。墨临渊清楚地看见,碎片接触剑鞘内壁的地方,立刻浮现出与编钟钲部相同的 π 值蚀刻,连 0.13 纳米的深度都分毫不差。老者这时举起玉管,十二道声波突然汇聚成一道光柱,将青铜巨人的残骸压缩成一枚青铜编钟,钟体上赫然刻着 “黄钟” 二字。
“教授!您的脑电波正在崩溃!” 小陈的声音像一把锤子敲碎了幻境。墨临渊猛地从地上爬起,发现自己竟跪在编钟前,双手按在镈钟的钟体上,掌心的皮肤己被青铜表面的纹路烙出三道血痕。备用灯的绿光下,那些血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青绿色,与战国铜绿的色泽完全一致。
他踉跄着回到控制台,左手无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工作证。指尖触到的不是熟悉的塑料卡片,而是某种冰凉坚硬的金属 —— 掏出来一看,工牌的磁条区域己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巴掌大的青铜牌,正面刻着狰狞的虎首纹,背面是繁复的云雷纹,纹路间隙隐约可见 “曾” 字铭文。更诡异的是,当他将青铜牌贴近实验室西侧的墙壁时,原本光滑的墙面突然浮现出与牌面完全吻合的凹槽,发出 “咔哒” 的咬合声。
“这是…… 虎符?” 小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刚调出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 “符节制度” 记载,“战国时期调动军队或开启秘库的凭证,需要左右符相合才能生效,您这半块……”
墨临渊没听她说完。他的目光落在青铜牌边缘的刻度上 —— 那是一组精确到毫米的尺寸数据,与曾侯乙墓地宫入口的青铜门尺寸完全一致,这组数据是去年考古队公布的,他上周才在父亲的笔记本里见过,当时还嘲笑父亲研究这些 “无用的细节”。
这时,实验室的 X 光机突然自动启动,对着墙壁投射出穿透影像。画面中,墙壁后方竟隐藏着一条向下延伸的阶梯,阶梯尽头的保险库门上,赫然刻着另一半虎符的纹路。而保险库的锁芯结构,与他掌心血痕组成的图案完全吻合。
“伏羲,分析虎符材质。” 墨临渊的声音干涩,指尖的青铜牌还在发烫。
AI 的分析结果在三秒后弹出:“主体成分为铜 83.2%、锡 14.7%、铅 2.1%,符合《周礼?考工记》‘凫氏为钟’的青铜配比。表面纹路含中微子激活物质,可触发特定空间坐标的量子纠缠效应。”
墨临渊突然想起闪回中黄帝佩剑的剑格纹路。他将青铜牌放在编钟钲部的蚀刻点上,两者接触的瞬间,牌面突然亮起,虎首纹的眼睛射出两道红光,在天花板投射出《吕氏春秋?古乐》的原文投影,其中 “取竹于嶰溪之谷” 的 “嶰” 字被圈出,旁边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北纬 34°,东经 106°”—— 这正是现代昆仑山南麓的经纬度坐标。
左耳的疼痛再次加剧,他抬手一摸,指尖沾到了暗红色的血。血滴落在青铜牌上,竟顺着纹路流动,在背面拼出一个 “启” 字。与此同时,实验室西侧的墙壁发出沉重的轰鸣,隐藏的阶梯入口正在缓缓打开,潮湿的空气混杂着腐朽的木头味涌进来,像是来自两千西百多年前的呼吸。
墨临渊握紧手中的青铜虎符,看着阶梯尽头那扇刻着另一半符纹的保险库门,突然明白父亲临终前的眼神 —— 那不是绝望,而是某种期待。他低头看向掌心血痕组成的图案,那些纹路正在与虎符产生共振,发出只有他能听见的嗡鸣,频率稳定在 1.2Hz,与 AI 检测到的 “第十三律吕” 完全一致。
阶梯深处传来隐约的滴水声,节奏恰好是编钟的 “宫商角徵羽” 五声音阶。墨临渊的目光落在保险库门的锁芯上,那里的青铜光泽与曾侯乙编钟如出一辙,仿佛在无声地召唤:
“进来吧,青铜己经记住了你的血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T8R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