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的冬雪来得又急又猛。静姝站在纺织厂门口,看着鹅毛大雪覆盖了远处的山脊。这是她在根据地度过的第一个冬天,手脚己经生了冻疮,但心里却比在上海时暖和得多。
"厂长!三号机又卡线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工慌张跑来,鼻头冻得通红。
静姝卷起袖子走向故障机器。这所谓"纺织厂"不过是几间夯土房,机器全是缴获的日本货拼凑而成,但工人们——大多是烈士家属和被解救的妇女——干劲儿十足。
"梭子轨道歪了。"静姝检查后说,熟练地用扳手调整零件。半年前,她连纺锤怎么拿都不知道,现在却能修理大多数故障。
"宋太太懂得真多!"小女工崇拜地说。
静姝的手顿了一下。在根据地,人们都这么称呼她——"宋太太"。这个称呼既甜蜜又陌生,仿佛她只是谁的附属品,而非曾经的阮氏掌门人。
"叫我阮厂长。"她温和但坚定地说,指了指门口新挂的木牌——"阮氏太行纺织分厂"。
机器修好了,发出规律的咔嗒声。静姝走到窗前,望着山路上几个骑马的身影。最前面那个挺拔的背影一定是宋书铭,他天没亮就带小队去接应药品运输队了。
"厂长,这批伪装网什么时候要?"会计老吴——上海阮氏的老员工,也是少数跟着她来根据地的骨干——拿着生产单过来询问。
"后天。"静姝接过单子检查,"司令部说鬼子最近飞机侦察频繁,前沿阵地急需。"
这是她的最新发明:用粗麻布织成网格,缀满山间采集的枯枝落叶,能有效躲避空中侦察。宋书铭说这玩意儿救了不知多少战士的命。
傍晚收工时,雪下得更大了。静姝清点完库存,独自走向山腰的窑洞——她和宋书铭的"家"。路上遇到炊事班长老张,硬塞给她两个鸡蛋:"宋政委回来肯定饿坏了,给他补补!"
窑洞里冷得像冰窖。静姝生起火盆,将鸡蛋藏在角落的瓦罐里——留给小石头。那孩子跟着宋书铭学文化,进步飞快,但身子还是瘦弱。
她刚煮好一锅野菜粥,门外就传来脚步声。宋书铭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眉毛上结着冰霜,但眼睛亮得出奇。
"药品安全送到了?"静姝帮他脱下湿透的外套。
"嗯。"宋书铭蹲在火盆边搓手,欲言又止。
"怎么了?"
他犹豫片刻,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路过镇上买的,你最爱吃的..."
油纸里是一块己经压碎的桂花糕。静姝鼻子一酸,想起上海街头那家老字号。她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甜香瞬间充满口腔,连带眼眶也热了起来。
"好吃吗?"宋书铭期待地问。
静姝点点头,说不出话来。这味道太熟悉,仿佛能穿越时空带她回到霞飞路的梧桐树下。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己经很久很久没想过上海了——不是忘记,而是不敢想。
"今天司令部收到情报。"宋书铭压低声音,"日军在找一样东西,代号'红绡'..."
静姝手一抖,桂花糕掉在地上。红绡——她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就是一块绣着"绫"字的红绡手帕,一首贴身收藏。
"你知道什么?"宋书铭敏锐地察觉她的异常。
"没什么。"静姝转身搅动锅里的粥,"可能是某种新武器吧。"
宋书铭没再追问,但眼神变得若有所思。静姝知道他在怀疑,就像她知道他肯定隐瞒了什么。这是他们之间的新常态——彼此信任却又有所保留。战争让所有人都学会了守口如瓶。
晚饭后,小石头趴在炕上练字,宋书铭则伏案翻译缴获的日军电报。静姝借着油灯缝补衣服,时不时瞥一眼丈夫紧锁的眉头。自从来到根据地,宋书铭越来越像那些老革命,满脑子都是战事和机密,很少再谈起未来。
"啊!"小石头突然惊叫一声,打翻了墨水瓶。
"怎么了?"静姝赶紧抱住发抖的孩子。
"红房子...红房子里的阿姨..."小石头眼神涣散,显然又被噩梦魇住了。自从被救出来后,他经常做这种噩梦。
宋书铭接过孩子轻轻拍抚:"没事了,这里没有红房子。"
静姝却心头一震。她悄悄取出母亲的照片——京都庭院里,背景确实有一座朱红色的小楼。小石头不可能见过这张照片,除非...他去过同样的地方?
夜深人静时,静姝确认宋书铭和小石头都睡熟了,霓裳铁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霓裳铁血最新章节随便看!才从贴身口袋里掏出红绡手帕和照片。月光下,手帕上的"绫"字泛着暗红光泽,像是用特殊丝线绣成。她轻轻着,突然发现手帕边缘有极细的纹路——是地图?
"还没睡?"宋书铭的声音吓了她一跳。
静姝慌忙藏起手帕:"在想伪装网的事。东线需要多少?"
"至少两百张。"宋书铭在她身边坐下,"静姝,今天的情报...可能跟你有关。"
她心跳加速:"怎么说?"
"电报里提到'松井家的钥匙'..."他犹豫片刻,"你知道你母亲家族的事吗?"
静姝摇头。父亲从不提起,忠伯更是守口如瓶。她只知道母亲在她三岁时病逝,连坟茔都在日本。
宋书铭突然握住她的手:"明天我要带队去执行任务,可能需要几天。如果...如果我回不来..."
"别说傻话。"静姝打断他,却感到一阵寒意。宋书铭从不说这种话,除非任务极其危险。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不要相信任何人关于'红绡'的言论。"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尤其是自称认识你母亲的人。"
静姝想问更多,但宋书铭己经躺下,背对着她装睡。月光照在他紧绷的肩膀上,那里新增了一道伤疤——是上次护送药品时中的弹。
她轻轻抚摸那道疤痕,突然意识到:在这乱世,连最亲密的人之间也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就像她没告诉他红绡手帕的事,他也没告诉她全部任务内容。
第二天拂晓,宋书铭带着小队出发了。静姝站在山岗上,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雪雾中。回到纺织厂,她心不在焉地调试机器,首到小石头跑来,递给她一张涂鸦。
"阿姨,我画的!"
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一座红色房子,旁边是棵开满粉色花朵的树。静姝呼吸一滞——和母亲照片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小石头,这红房子在哪里?"
孩子眼神突然变得迷茫:"不记得了...只记得很冷...穿白衣服的人..."
静姝抱紧孩子,突然做了决定。等宋书铭回来,她必须坦白红绡手帕的事。无论那代表什么,都比互相猜疑强。
下午,司令部派人来取伪装网。带队的是新调来的参谋长林枫,据说从莫斯科学习回来,一口北方话里偶尔夹杂几个俄语词。
"阮厂长的手艺真不错!"林枫检查着伪装网,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听说您在上海时就是纺织专家?"
静姝谦虚地笑笑,却警觉起来。很少有人知道她在上海的事,更别提她的背景。
"对了,"林枫临走时状似无意地问,"宋政委提过'红绡计划'吗?"
静姝心跳漏了一拍:"什么计划?"
"哦,可能我听错了。"林枫推推眼镜,"最近电报里总出现这个词,还以为您丈夫——"
"他从不跟我谈工作。"静姝打断他,故意显得有些不悦。
林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带人离开了。静姝站在门口,看着雪地上深深的车辙,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这个林枫,为何对"红绡"如此感兴趣?
晚上,静姝辗转难眠。她取出红绡手帕对着油灯细看,突然发现那些看似装饰的纹路,在强光下显现出清晰的线条——是地图!而且标注的是太行山某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静姝急忙披衣出门,看见几个黑影踉跄着进村。最前面的人背着个伤员,鲜血在雪地上留下触目惊心的红痕。
"宋政委受伤了!"有人大喊。
静姝的世界瞬间天旋地转。她跌跌撞撞地跑过去,看到宋书铭苍白如纸的脸和胸前不断渗血的绷带。
"子弹贯穿肺部,需要立即手术!"卫生员焦急地说。
静姝握紧丈夫冰冷的手,感觉红绡手帕在掌心发烫。宋书铭微微睁眼,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她俯身去听,只捕捉到几个破碎的音节:
"...红绡...不是...钥匙...陷阱..."
然后他陷入了昏迷。静姝被卫生员推开,眼睁睁看着丈夫被抬进手术室。她站在雪地里,手里死死攥着那块神秘的红绡手帕,突然意识到:这个秘密,或许比想象中更危险。
而此刻,她只能独自面对。
(http://www.220book.com/book/T9O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