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1章 军需为饵试深浅

小说: 寒门粮战   作者:冉冉升起新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寒门粮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寒门粮战

南京的冬,湿冷入骨。秦淮河的水汽氤氲着,给江浦码头蒙上一层灰蒙蒙的薄纱。恒通南京分坊巨大的坩埚窑群,如同蛰伏在雾气中的钢铁巨兽,日夜吞吐着焦炭燃烧的蓝白色火焰,将潮湿的空气炙烤得扭曲变形。新铸的铁质模具在窑火旁排列整齐,炽热的澄璃熔液浇入其中,冷却后脱模,发出清脆的声响。吹塑工坊里,“呼呼”的吹气声与旋转模具的嗡鸣交织,一支支圆柱形的玻璃灯罩如同雨后春笋般被制造出来。整个分坊笼罩在一种高速运转、充满力量感的喧嚣之中。

然而,这喧嚣的热浪,却无法驱散一股悄然弥漫的寒意。

一顶不起眼的青布小轿,在数名便装护卫的簇拥下,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分坊戒备森严的大门外。没有衙役开道,没有鼓噪喧哗,但那小轿的样式和护卫们沉稳内敛的气势,却让守门的恒通伙计心头一凛,不敢怠慢,立刻飞奔入内通禀。

彭敏智正在澄明场督造一批赶工的“流云”镜,听闻通报,心头猛地一跳。他快步迎出,当看到轿帘掀开,走出的那位身着常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老者时,饶是彭敏智心性沉稳,也不禁呼吸一滞!

工部尚书,吴中!竟然亲自驾临这小小的江浦分坊!

“不知尚书大人亲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彭敏智连忙上前,深躬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心中却警铃大作。刘郎中索贿的风波刚平息不久,吴中这尊大神就亲自南下,来者不善!

吴中脸上并无愠色,反而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如同邻家老者。他随意地摆摆手:“彭管事不必多礼。老夫此番南下公干,顺道听闻恒通南京分坊气象一新,炉火旺盛,特来一观。张东家不在?”

“回大人,东家尚在清河主持总坊事务。”彭敏智小心应答,引着吴中向内走去。吴中看似随意地踱步,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轰鸣的焦炭窑,扫过炽热的澄璃熔炉,扫过那些在铁模中成型的澄璃板,最终落在那吹塑工坊里一个个正在成型的、晶莹剔透的玻璃灯罩上。他的脚步在吹塑工坊门口停住,看着赵陶土的徒弟们熟练地卷取熔液、吹气旋转、套模成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

“化砂为晶,吹气成器……恒通技艺,果然巧夺天工。”吴中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带着由衷的赞叹,“有此等巧匠,实乃我大明工部之幸事啊。”

彭敏智心中警惕更甚,连忙谦逊道:“大人谬赞,不过微末小技,糊口而己。”

“糊口?”吴中呵呵一笑,目光转向彭敏智,那温和的笑意下,却渐渐透出一股无形的、属于上位者的威压,“彭管事此言差矣。张东家于清河纵论匠道,言‘竞争’促精,‘标准’立本,‘理论’传承,其志高远,岂是‘糊口’二字可蔽之?工部统御天下百工,正需此等心怀高远、技艺精湛之俊杰!”

他话锋陡然一转,如同钝刀切入要害:“老夫观此分坊,匠人云集,流民归心,蒸蒸日上。然,商贾之道,终非长久。工部匠作局,掌天下营造重器,正虚席以待大才!张东家若肯携此澄璃秘法,入我工部匠作局,授‘匠作监丞’之职,掌一方官坊,督造军国重器。以张东家之才,假以时日,位列工部堂官亦非难事!届时,名利双收,光宗耀祖,岂不胜过商贾奔波百倍?”

匠作监丞!官身!工部堂官的前程!

吴中的话语如同裹着蜜糖的诱饵,带着令人难以抗拒的权势诱惑!周围的护卫和分坊的工匠们听得心头狂跳,看向彭敏智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羡慕与敬畏。一旦应允,张恒便是一步登天,恒通工坊也将纳入官办体系!

彭敏智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来了!这才是吴中此行的真正目的!收编!釜底抽薪!一旦澄璃秘法落入工部,恒通的核心命脉便被掐住!张恒那些关于自由竞争、技术革新的理念,更将彻底沦为泡影!他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脸上挤出恭敬而为难的神色:

“尚书大人厚爱,东家若知,必定感激涕零!然……此澄璃秘法,实非东家一人之功。乃是清河、南京两地数百工匠,耗费心血,历经千百次失败,甚至有人因此伤损,方摸索而得!此乃恒通工坊立足之根本,亦是这数百匠户养家糊口之依凭!东家曾言,此秘法若轻授于人,无异于断送这数百匠户之生计,于心何忍?此其一也。”

他顿了顿,观察着吴中脸上那丝看似温和实则冰冷的笑意,继续道:“其二,工部匠作局,执天下牛耳,技艺精湛,人所共仰。恒通区区商贾工坊,所制器物,岂敢与官造重器相提并论?东家亦常感佩工部之能,常思报效。”

“哦?”吴中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张东家既感佩工部之能,又思报效,却不肯献秘法入工部?此言……未免自相矛盾吧?”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

彭敏智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腰背,声音清晰起来,带着一种商人的圆滑与决断:“大人容禀!东家之意,秘法乃工坊匠户心血,实难轻授。然,报效朝廷之心,天地可鉴!工部若有所需,凡利国利民之器物,恒通工坊必倾尽全力,优先供应!譬如……”他目光扫过吴中身后护卫腰间悬挂的、用于夜间警戒的昏黄油灯,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比的诚意,“譬如,此澄璃银鉴!边关将士,瞭敌守城,常需于暗夜辨识敌情。寻常铜镜昏黄模糊,难当大用!而恒通‘流云’镜,澄澈如冰,光可鉴微!若装备于九边烽燧哨所,必使将士如虎添翼,明察秋毫!”

他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迎着吴中的视线:“东家有言:凡工部为九边将士采办之‘流云’瞭敌镜,恒通愿以成本价供应!不计工本,不求利润,只求为固我大明边陲,尽一份绵薄之力!此心此志,还望大人明察!”

成本价供应军需!

彭敏智此言一出,如同在紧绷的弦上投下了一颗石子!

吴中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成本价?这意味着工部能以极低的价格,拿到这足以改变边军瞭望能力的利器!这是巨大的政绩!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远比那虚无缥缈的“献秘法”来得实际!而且,对方姿态放得如此之低,甚至打着“报效边关”的大义旗号,让他一时间竟找不到发作的理由!

更关键的是,彭敏智话里话外,始终紧扣着“匠户生计”和“报效朝廷”两点,将张恒塑造成一个重情重义、心怀家国的商人形象,而非一个不识抬举、敝帚自珍的匠户头子。

吴中沉默着,锐利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在彭敏智脸上刮过,试图找出破绽。彭敏智强作镇定,手心全是冷汗。

就在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时,彭敏智仿佛忽然想起什么,用一种极其自然、又带着一丝“惶恐”的语气补充道:“哦,对了!东家临行前还特意交代,说……说这澄镜之业,皇庄黄公子亦参股其中,若涉及重大决策,恐还需……需与黄公子共议章程,方能定夺。小人愚钝,差点忘了转达东家此言,还请大人恕罪!”

“黄公子”三个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吴中心中激起无声的巨浪!

皇庄!黄太慈!

那位深居简出、却与太子殿下关系莫逆的“黄公子”!刘郎中索贿未遂后,吴中便己收到消息,知晓恒通与皇庄结成了紧密同盟。如今彭敏智特意在此刻点出“黄公子参股”,并暗示重大决策需与其“共议”,这分明是抬出皇庄,不,是抬出太子殿下这块金字招牌,进行最赤裸裸的政治威慑!

吴中的脸色几不可察地阴沉了一瞬。太子……这层关系,如同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无形屏障,让他投鼠忌器!强夺秘法,不仅吃相难看,更可能触怒东宫!而成本价供应军需镜,虽然利润被压缩到了极限,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更给了双方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他盯着彭敏智,那看似惶恐的眼神深处,分明闪烁着商人的狡黠和背靠大树的底气。良久,吴中脸上那抹温和的笑意重新浮现,却冰冷得如同这南京的湿雾。

“呵呵……”他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缓缓点头,目光却锐利如刀锋,扫过整个喧嚣的分坊,扫过那些在炉火映照下忙碌的工匠身影,最终落回彭敏智脸上,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张东家心系边关,实属难得。成本供镜,更是拳拳报国之心。老夫……代九边将士,先行谢过了。”

他微微拱手,姿态依旧优雅,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冰碴:

“至于匠作监丞之位……人各有志,老夫亦不强求。”

“只是……”

吴中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极其细微、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弧度,如同毒蛇吐信:

“望恒通此镜业,能如这南京冬日之炉火,长燃不熄,永如今日之……明。”

永如今日之明!

这看似祝福的话语,在彭敏智听来,却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它重复着刘郎中带来的那句警告,更在这分坊灼热的炉火背景中,透着一股冰冷的、随时可能扑灭一切的杀机!

说完,吴中不再看彭敏智一眼,转身拂袖,径首走向那顶青布小轿。护卫无声跟上。轿帘落下,隔绝了那张清癯却冰冷如铁的脸。

小轿在薄雾中悄然远去,消失在江浦码头繁忙的人流车马之中。如同一条潜入深水的毒蛇,只留下无声的涟漪和刺骨的寒意。

彭敏智站在原地,湿冷的江风卷过,他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后背的衣衫己被冷汗彻底浸透。他看着那远去的轿影,又看向分坊内那日夜不息的、象征着力量与希望的炉火,心中却沉甸甸的。

工部这条盘踞在头顶的毒蛇,从未离开。吴中那最后一句“永如今日之明”的警告,更如同悬在恒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本价军供,是护身符,也是沉重的枷锁。而海路,那条寄托着破局希望的出路,此刻显得更加遥远而急迫。

炉火熊熊,映照着前路的迷雾与杀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寒门粮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9S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