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仓石的闷响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野狗坡便一头扎入了河西走廊凛冽的寒冬。呼啸的北风卷着砂砾,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着光秃秃的坡地,刮过窝棚的缝隙,发出凄厉的呜咽。天空是铅灰色的,沉甸甸地压在头顶,偶尔飘下稀疏的雪粒,落地即化,只留下刺骨的湿冷。
严寒与匮乏,是荒原冬季永恒的主题。但今年的野狗坡,与往年又有些许不同。那几块沉重的压仓石下,深埋着活命的希望;角落里封存的陶瓮中,是珍贵的豆种和改善伙食的盼头。这份沉甸甸的“有”,让刺骨的寒风似乎也少了几分绝望的意味。
守护粮仓,成了高于一切的任务。
* 李婶亲自掌管钥匙——其实就是一块形状独特的硬木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她每天雷打不动,早晚两次带着孙寡妇和王伯,顶着寒风去检查压仓石是否松动,木板缝隙是否被鼠类啃咬,坑沿的泥土是否有异常翻动。每一次检查,都如同朝圣般郑重。
* 窝棚区周围,王伯带着石头和几个半大小子,用荆棘、碎石和收集来的废弃陶片,设置了几道简陋却有效的障碍和警示带。夜里,安排了汉子轮班守夜,篝火彻夜不熄。守夜人裹着最厚的破皮袄,抱着削尖的木棍,耳朵支棱着捕捉寒风中的任何一丝异响。每一双眼睛都熬得通红,但没有人抱怨。守护的不仅是粮食,更是整个野狗坡熬过寒冬、迎接春天的命脉。
* 周玉则利用相对“清闲”的冬日,开始系统地整理她那几块记录着从开荒到丰收全过程的石板。她用尖石在石板上刻下更清晰的符号,将风沙观测、蝗虫防御、套种搭配、灾后恢复、乃至救火护粮的关键点,分门别类,力求形成一套可以复现的经验体系。意识的清明让她对过往的细节记忆尤为清晰,甚至能推演出某些环节的优化可能。她深知,郑参军的认可只是开始,里正贪婪的目光并未远离,想要真正立足,甚至将“新法”推向更广阔的荒原,这些记录就是最坚实的基石。
食物的配给,在李婶的铁腕下,精确到了苛刻的地步。
每日的口粮,主要是往年积攒的、混杂着麸皮和沙砾的陈年杂粮糊糊,勉强果腹。只有最冷的几日,或者有人明显体力不支时,李婶才会咬咬牙,从那宝贵的豆瓮中舀出小半碗豆子,混在糊糊里煮了,给众人添点力气和暖意。那一点点豆香,在寒冷的窝棚里弥散开来,便是无上的慰藉。
新收的粟米,是绝对的“禁脔”,除了周玉记录所需取过几小把做样本,一粒都未动用。那是明春的种子,是开荒的本钱,是野狗坡未来的根。
王伯的角落,炉火比往年烧得旺了些。除了修补破损的农具、编制更耐用的荆筐,他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研究那几块新开垦出来的、相对肥沃的洼地土壤上。他收集了不同深度的土样,在破陶片上细细碾碎、观察、甚至用舌尖尝味道(辨别盐碱度)。他比划着,用炭条在木片上画着奇怪的图形,似乎在琢磨如何改良整地的工具,让来年的深耕更省力、更有效。
石头成了王伯最忠实的影子。他帮王伯收集土样,递工具,看王伯在木片上画图,虽然大多看不懂,却学得异常认真。王伯偶尔会指点他如何分辨不同土壤的黏性和墒情,如何用简易的水平法判断地块的平整度。在寒冷的冬日里,这一老一少围着炉火的低语和比划,成为窝棚里最沉静也最富有生机的角落。
小书虫papa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周玉也经常加入进来。她将记录中关于土壤改良的模糊想法与王伯交流,比如尝试在深翻时混入更多腐熟的草木灰或收集到的牲畜粪便(极其有限),或者在特定区域尝试堆肥。王伯浑浊的眼睛里会闪烁思考的光芒,有时点头,有时摇头,用最简练的词句提出实际的困难或改进的建议。这种基于实践的交流,让周玉的记录变得更加务实和可操作。
一日清晨,雪终于大了起来。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很快覆盖了坡地,将那些焦黑的火灾痕迹、蝗虫的残骸、以及深埋的希望一同掩埋在一片纯净的素白之下。窝棚里,众人围坐在难得的、烧得旺旺的炉火旁(得益于王伯用新收的坚韧豆秆和部分荆棘捆成的耐烧柴捆),喝着滚烫的、飘着几粒珍贵豆子的糊糊。
李婶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世界,又看看炉火映照下众人虽清瘦却不再死气沉沉的脸,突然开口,声音在风雪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开春……咱们不能光守着这点地了。”
众人一愣,目光都投向李婶。
李婶用木勺搅动着陶罐里的糊糊,眼神锐利:“这点粟米豆子,是咱们的命根子,也是咱们的本钱!可要养活更多人,要真正在这野狗坡扎下根,光靠洼地这点田不够!坡顶、坡后,还有大片荒地!开春,雪一化,咱们就得动手!用咱们的法子,开更多的田!”
窝棚里安静下来,只有炉火的噼啪声和风雪的呼啸。开荒?意味着数倍于今年的辛劳,意味着要再次与坚硬的土地、无情的风沙搏斗,意味着要动用宝贵的存粮作为开荒期间的口粮和种子……风险巨大。
“开!”一个汉子瓮声瓮气地打破沉默,他搓着粗糙的大手,“守着金疙瘩饿死,不如拼一把!今年能活下来,明年就能活得更好!”
“对!开荒!咱有力气!”又有人附和。
孙寡妇看着李婶,又看看周玉,用力点头:“听李婶和周家妹子的!开!”
石头也兴奋地攥紧了小拳头:“开荒!我也能挖土!”
周玉感受到众人目光中的热切和信任,心中暖流涌动。她迎着李婶的目光,坚定地点点头:“李婶说的是。存粮是为了更好的活路,不是守着等死。开春,不仅要开荒,还要选育更好的种子,尝试更多的套种搭配。咱们的法子,要在更广的地上试!”
她走到窝棚门口,推开一条缝。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外面是银装素裹的荒原,一片死寂。但在这片纯净的白色之下,她仿佛能“感知”到被冰雪覆盖的土壤深处,那蛰伏的生命力。意识深处,那50.0%的能量如同不熄的炉火,温暖而坚定。
“风雪过后,便是春耕。”周玉的声音不大,却带着穿透风雪的力量,“这个冬天,咱们不仅要守好粮仓,更要养好力气,磨快家伙什儿,算好田亩,为开春的硬仗,备足‘本钱’!”
窝棚里,炉火更旺了。众人脸上的忧色被一种跃跃欲试的斗志取代。风雪在门外肆虐,窝棚内,关于开荒的议论声、工具打磨的沙沙声、王伯和石头对着木片土块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寒冬里特有的、蓄势待发的蓬勃力量。
埋藏的种子在冻土下沉睡,新的疆域在风雪后等待开垦。野狗坡的冬天,不再仅仅是熬,更是在为一场更大规模的生存之战,默默地积蓄着锋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TA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