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1章 送富绍庭给王小仙陪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http://www.220book.com/book/TB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81章 送富绍庭给王小仙陪葬

一连七八天,王小仙一直在孔家审案,判案,并且真的是直接动用兵卒大规模的抓人,除了衍圣公府本身的大院之外,更是大量出击,下到了村子里去,下到了乡的下面去。

谁说什么皇权不下乡的?他这次来京东的一个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来让皇权下县的。

曹诗诗这七八天自然也是忙坏了,好多次下乡都是她来安排,甚至是亲自领队的。

因为这一次他们抓出来的里正,豪强,大抵上也是姓孔的,下边的村子也有好多都是姓孔的。

这是京东路这个地方的地方特色,地主豪强的剥削几乎都是掩盖在宗法这个特殊的体系之外的,而按照目前现有的大宋律法,皇权确实是管不到宗族内部的一些小事。

比如,强行把宗族里的女人给卖了的这种行为,就象阿云案一样,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如此的一个宗法观念。

这种时候王小仙作为宪司反而是无法动作的,自然就只能是让曹诗诗的妇联,这个“民间组织”来动作了,这本来也是他让曹诗诗成立妇联的初衷,几天的功夫,倒是也闹出来了好大的事,火并了二十多场,光是杀人就杀了足有一百多人。

妇联的势力,实力,自然也在这样的火并之中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还开始收到了民间的大额捐赠,光是靠捐赠,倒也基本上足以维系组织运转的花销了。

“整个兖州,稍微大一点的地主大院,几乎都有问题,附近的都已经打遍了,再这么继续下去,不止是兖州,恐怕连密州也得如此,你打算什么时候停下?”

这一天,曹诗诗从乡下回来,又救下了百十来个妇女,手上还拿着一杆长枪,枪尖上还滴滴答答地滴着血呢,问王小仙道。

“停?没打算停啊,也没什么停的时候,我用阿云案来着,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曹诗诗叹气道:“轻儒,蔑礼,你这个家伙,是真的铁了心的要做天下公敌啊。”

王小仙笑着道:“有么?我怎么觉得,我做的事情才是对的,这世道本来就应该如此啊,你也觉得宗族的族长,有权力去决定全族的婚姻,甚至是可以行私法,这样的事情是对的么?那当国家的利益和宗族的利益不致呢?至于我己么,呵呵,所谓了。”

还是那话,王小仙这一次的京东路之行,是希望把所有能作的死全都给作齐了的,死活就看这一把了。

曹诗诗不无忧虑地坐下道:“我当然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一个——一个很伟大的人,不过宗族治理乡村,虽然确实是会有多种弊端,但是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吧,这本来就是基层的秩序,不管这秩序好还是不好,有秩序,总比没秩序好,再怎么糟糕的宗族治理,也比没人治理要强,你说呢?再这么搞下去”

显然,是这曹诗诗杀得似平是有点怕了。

宗法么,这东西最主要的恶几乎都是体现在女人身上的,对女人的生杀予夺大权本来就是宗族权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根基。

搞女性解放的本质就是在搞宗族,只要宗族还有宗法权,女性就永远也别想解放,事实上王小仙搞这个女性解放本来也不是他的目的,大宋的工业发展现在还在蹒跚学步呢根本也用不着解放女性劳动力,他搞女权的皮儿,搞宗权才是他的瓤。

甚至他搞孔家,本质上也只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

很显然曹诗诗愈发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她自己也意识到现在这事儿办得已经是有点太大了,以至于即便是她已经有了点自毁倾向,即便她自己本身也是女性,这会儿也不由得胆怯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是错了。

“我其实这次来京东之前特意进宫见了一趟官家,当时我就已经跟他说得很明白了,这次来,我就是要向士大夫阶级拔剑的,你怕了的话可以退出。

“我怕什么?我就是怕你搞砸,也怕我自己搞砸,到时候搞得一团糟,真要是盗匪遍地,纲常崩坏,又该如何呢?”

“不会的,其实你今天不找我,我也是想跟你商议这个事情的,你下村比我多,比我更有经验,来,今天我也不办案了,咱们专门说一下这些下边各个村,乡的书手,要如何进行选派的问题吧。“

“什,什么?你说什么?”

“选派,村书手和乡书手啊。”

“你先等一下,且不说选派这两个字,乡书手,我还是理解的,这个村书手,这是什么意思啊?”

“乡书手就是负责全乡的户籍人口钱粮帐册的胥吏么,这应该是咱们大宋目前制度下最基层的治理单位了吧。“

“对啊”

“那就再往下延伸一层,不可能做到村村都有村书手,至少让那些人口数量超过一千的村,每个村都有个村书就好了啊。”

“这,你的意思是,这个村书,乃至于乡书,以后将由朝廷进——派遣?”

王小仙点头。

“这样的大村子,每个县都要有数十个,甚至很可能会有上百个,全大宋很有可能会有数千,乃至一万这样的大村,如果你不是只打算在京东路进行推进的话一万个村书手?这怎么可能呢?

又上哪弄这么多的村书手去?这个书手和里正又是什么关系,谁听谁的?不重叠么?

还是说你想要搞个考试之类的,将里正——变成村书手?”

“我打算用一些老兵来担任村书的位置。”

“兵?”

曹诗诗有点听不懂,但却觉得大受震撼。、

“汉唐以来,从来都是重县而轻郡,尤其是汉代,不管是东汉还是西汉,无一不以下乡作为皇权最为强盛,国家最为昌盛的像征,当朝廷在县令之上另设太守的时候,就已经是王朝转衰的转折点了,即便是如此,两汉朝廷也都是在尽可能的轻郡权而实县权,太守的权力膨胀和朝廷衰弱失控是几平同时进行的,等朝廷连太守都控制不住,刺史成为实权,乃至于最后都设了州牧的时候,那就该东汉末年分三国了。”

“可咱们大宋呢,自始至终,都是重州郡轻县,真正的基层更是完全没有,唐朝时,尤其是初唐时之所以国力强大,最内核的原因就在于朝廷对基层的管理,唐朝时的里正,是由县衙任命的,属吏,享有免役之权,县衙对里正是有考核的,非如此,哪来的初唐强军,初唐时有什么皇权不下乡的事情么?”

“可咱们大宋是什么情况呢?里正,基本由村里最大的富户地主担任,是役,而不是吏,至于更下边的户长、耆长、保正等等,更是乡村富户轮差,无俸禄,无官方身份,甚至需代垫赋税”

“对于小的普通富户地主来说,做这些村官屁的好处都没有,往往还要成为被官府剥削的对象,需要想方设法的贿赂胥吏来逃避责任,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地方豪强而言,这里正之职我就世袭罔替了,我在我们村,乃至我们乡,更甚至我知道有些豪强的势力是横几个乡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了土皇帝了,朝廷根本管不着,你看咱们现在处理的这些孔家的人,就几乎都是后者了。”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朝廷的基层治理,回到初唐的时候来,你看,这是我目前拟列的一个名单,全是三衙推荐的,这个事情我们已经谋算很久了,他们全都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兵。

,“官家和我那岳父不是一直想要裁撤军队么?我也想啊,谁不知道大宋要想强军就必须要先裁军呢?可还是那个问题,裁下来,他们能去哪。”

“青壮年兵卒裁掉了也无所谓,也好裁,那么多的工厂呢,直接转做一些全职,不方便军人来做的工匠就行了,再不济给他们一块职田,总能有办法自己养活得了自己。“

“为难的到底还是这些老人,老兵,军中五十多岁,六十多岁的老兵并不在少数,甚至七十岁以上的,也不是没有,这些老兵一旦离开了军队,几乎就只能等死了。”

“朝廷当然也考虑过创建专门的赡养院,不过我敢肯定,赡养院真要是建出来,到时候里面养着的一定是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老人,而如果是拨付退休金的话,且不说朝廷没有这样的财政能力,就算是咬着牙硬把这笔钱给挤出来,恐怕这笔钱最终也不会有多少落到他们手里。

“所以我想,让他们成为村书手和顶替原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乡书手,原本的乡书手可以转职为乡正,你觉得如何?

全国的村书手和乡书手加在一块的话,大概能腾出来一万个左右的位置,这一万左右的位置几乎是刚好可以用来安顿这些退下来的老兵。”

“如此一来,朝廷还可以极大的加强对国家的基层控制管理,由府县定期对这些书手进考核,你觉得如何?

初唐的时候其实差不多就是这么做的,这也是初唐强盛的关键,让军队中的将士们有军功的拼军功,没军功的熬资历,如果一万个左右书手的位置不够,将来的户主、保正等职位也可以考虑开放。”

曹诗诗想了想,问道:“这些老兵,都识字么?既然都是老兵了,是否还有能力来管理一个村子,甚至是一个乡呢?如果让他们学习的话,他们还学得动么?

王小仙:“应该都有儿子,侄子的吧,如果实在没有,从军中认养一个也就是了,嗯,这种老兵就算是有儿子,十之八九也和他们一样都在军中效命,这样的话相当于一口气裁撤掉两个。嗯,有些甚至可能已经有孙子了,相当于裁撤掉三个。”

曹诗诗:“在我大宋,里正可并不完全是个好差事啊,要负责承担朝廷的税赋和徭役的,往往还总要贴钱,垫钱,这一万多人,甚至是两万,三万多人,朝廷难道要给他们开饷么?

如果没有的话,他们又要如何生计呢?他们的权力又有哪些,朝廷要如何保障他们的权力呢?乡,甚至是村里啊。”

王小仙点了点头,道:“发俸禄问题倒是不大,一共就一万多人,每个人每个月发五贯钱,也举五万多贯,一年也就六十几万贯,这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问题不大。”

“不过纯靠俸禄的话在我看来还是下策,你也说了,这是在村里,光是要保障这个钱不被克扣就很麻烦,所以我打算只给他们发两贯钱的基本俸禄,其馀部分用奖金来算。”

“开垦荒地,清查田亩,隐户,都可以算他们的功绩,乃至于发展村里的工商业,以增加商税,都可以算他们的成绩,所有的隐田新增税赋,五年内,朝廷和他们可以五五分帐,十年内三七分帐,十年之后,他们也差不多该老死了,要是真能活到十年以后,也可以跟他们九一分。”

chapter_();

曹诗诗:“所以他们的职责,就是整理鱼鳞册喽?清查隐匿人口,田亩,以及—监督里正的宗法,对么?朝廷发徭役,征粮税,这些实际上具体的事务工作还是要里正来做?”

“不错,你悟性很。”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村长和村书记的区别。

宋代的里正,朝廷已经管不了了,也不太可能管,基本上就是村里谁的势力最大谁当,亦或者是由本乡势力最大的豪强指派,朝廷基本插不上手,增加一个书手,主要起个监督制约的作用。

里正负责管事儿,书手负责管里正。

那么很自然的问题就来了:

“有些小的富户里正也就罢了,有些里正是豪强啊,家丁打手数十人,甚至是上百,有些还是个宗的族长,朝廷派的村书要如何制衡他们呢?”

王小仙笑着朝外边那些阿拉伯商人和福建商人那边抬了一下下巴:“那就只能靠他们了。”

“啊?”

“乡书手也好,村书手也好,若只用一些常规的手段,至多只能对豪强里正进行一定的制衡,不可能真夺了村里大权的,朝廷也没那个能耐,当然,哪怕只是稍有制衡,那就都已经很好了。”

“真要想让空降的村官压得住地头蛇,彻底掌控一个大村,那就必须得引入外部势力压制本土势力了。“

“两个办法,其一是拉拢这些商人带着钱去他们村投资,只要有投资,有收益,有商税,他们自然势力就会变强,当然,如果能忽悠本村地主自己掏出钱来建工坊,只要能收得上来商税,这也算他们的业绩。

“其二便是送本村的人在农闲的时候进城打工,农忙的时候再给接回来,他们这些村书手得负责帮村里的劳动力在城里找工作,找的着工作,再加之背靠朝廷,自然也就不怕他们了。”

“乡里的书手再搞点义勇,团练之类的,真要是非常之时还可以让乡里跟县里求援求兵,能做到这一步的话,那就很好,很舒服了。”

“我这段时间一直带着这些南方来的商人就是为了如此,都知道我打算让他们在登州开造船厂,整编军队改做海军发展海贸,可是海贸贸什么,总得有货吧,总得有分销吧,他们也需要这样的个深入到村的络啊。”

“总之我理想的模式下,我大宋的兵卒和大商贾之间会是强绑定的一个关系,军队要靠工业,商业来养,商人也要倚仗军队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军人立功或者退休之后,还可以跟这些商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尽可能的拉投资或是帮忙提供作来养农民,朝廷则从这些商业活动中收商税。”

“当然,这都是很理想的状况了,真要是全国都能做得到这一点,那我这大宋变法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我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完全实现,一点点来么,哪怕是只能先实现百之一二,那也是极好极好的一件事了。”

说着,王小仙情不自禁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看在曹诗诗的眼里似乎整个人都有点流光溢彩的了。

“我怕你不等做完这些事,你就要先死了,你——虽然我也知道官家一定会支持你的,可是——只怕是声势太大,官家也不一定保得住你啊。“

说白了这不就是在掘士大夫的根么。

哪会是这么好掘的呢?

“喏。”

王小仙递给了曹诗诗一本奏疏。

“你的奏疏?”

“恩,请死的。”

“啊?”

曹诗诗打开来看,就见那上面写着:

“臣京东路提刑官王小仙,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今冒昧上疏,向陛下请罪。

臣本微末小吏,蒙陛下隆恩,委以京东路提刑重任,当奉公守法,尽职尽忠,以报圣恩于万一。然臣近日所行诸事,实乃大逆不道,罪不容诛。

其罪一也:破门缉凶,践圣裔之庭,实乃僭权之罪。

其罪二也:擅调禁军,移圣象于尘,实乃乱法之罪。

其罪三也:越分代庖,裂道统之序,实乃悖礼之罪。

伏诛之请,甘鼎镬以正纲纪,臣今窃威福而渎圣道,虽万死岂足赎哉!惟愿陛下念臣初志在锄奸,赐臣全尸,使臣得酹血于孔林阶下,则九泉暝目矣。”

“你看有了这个,官家,是不是就好交代一些了呢?”

“你疯了啊!你这是求死啊!你死了,那你在这里搞出来的这么多事,又有什么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呢?变法这种事,本来就是难做的,不过我变法,倚仗的是军,商,只要开了个头,便是没有我了,想让它停下来又谈何容易?

只要京东路做起来了,见到效果了,我相信就算是我死了,早晚,这样的模式是要扩散到整个大宋的,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刀把子里面出政权的世道。”

“我死不要紧,只要变法能被证明是对的就行,自古以来变法功成无有不流血者,今日,便从我开始又有何妨,我死之后,自有后来之人,一个王小仙倒下去,早晚,会有千千万万个王小仙站起来的。”

说着,王小仙笑呵呵地将自己这奏疏交给了随从,让他加封火漆,直递有司。

这一次,二八开吧,八成得死,赵顼想留自己都留不住的那种。

剩下的二成—

那就是赵顼死保呗,他都不太好猜得到赵顼要怎么保得住他,只不过他穿越过来之后几次求死都求不成,留两成馀地谦虚一下罢了。

“俟?你怎么哭了,我死了,你不应该很高兴么?”

王小仙看着曹诗诗泪流满面一脸懵逼。

“了。”曹诗诗突然站起来。

“干嘛去,你不刚回来么?”

“我去洛阳一趟。”

“啊?去哪?京洛阳?你去洛阳嘛去?”

“王小仙。”

“啊?”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现在要死了,本姑娘的心中只有无尽的痛快!“

“啊,我知道啊。”

“但你做的事情,本姑娘钦佩至极,不为你做点什么,我心里到底是难以安稳,不管这次你到底是死是活,我送个下去给你陪葬,以安我。”

“陪葬?谁啊。”

“洛阳,富绍庭,要么我送他下去陪你,要么——我下去陪你。”

“哈?富绍庭?什么鬼啊,喂,喂,你说清楚点啊。”

却见那曹诗诗也不理他,居然真的扔下这京东路的妇联,一个人,骑着马跑远了。

“不是,什么情况啊,她不会真要去杀富绍庭吧,富绍庭不是流放了么?杀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啊,神经病吧这女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http://www.220book.com/book/TB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http://www.220book.com/book/TB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