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6日的山城,冬雨裹着雾,把郊区的废弃砖窑浇得透湿。张君蜷缩在草堆里,嘴角还沾着白天抢来的面包屑——他刚在国道边拦了辆货车,抢了司机身上的58块钱,够买两包烟,却不够买块带肉的排骨。砖窑外忽然传来靴底碾过碎石的声响,他刚摸向枕头下的改装刀,强光手电的光柱就刺得他睁不开眼。
“张君,别动!”文强的声音裹着寒气撞进来,华硕手机的加密频道里,周明浩的指令清晰如刀,“特种部队己经封死所有出口,放下刀!”
张君的手腕被反剪时,还没看清对方的脸。冰冷的手铐咬进皮肉,他闻到文强身上有股淡淡的肥皂味,和他记忆里母亲用的胰子一个味道。“我饿……”他忽然嘟囔了一句,声音轻得像蚊子哼,“一年多没吃过肉了。”
押上警车时,雨丝打在张君的脸上。他看见文强拿着华硕手机拍照,2.58寸的触屏上,自己的脸和通缉令上的照片慢慢重合。“你藏在砖窑里的麻袋,我们搜出来了。”文强的声音很平,“里面有半袋发霉的米,三件补丁衣服,还有张你女儿的照片——她在乡下上小学,致新公益基金己经给她交了学费。”
张君的肩膀猛地抖了一下,铁镣在警车底板上撞出沉闷的响。他想起三年前离家时,女儿攥着他的裤腿哭,说“爸爸我想吃肉”,他甩开孩子的手,说“等爸爸赚大钱,给你买一整只猪”。现在想来,那只猪的影子,比砖窑里的黑暗还沉。
致新银行重庆分行的临时办公室里,沈诗涵正看着实时传输的审讯视频。玻璃窗外的嘉陵江在夜色里像条黑绸带,江对面的楼盘亮着零星的灯——那是她计划投资的“民生小区”,150平的户型,成本价卖给像张君女儿那样的贫困家庭。
“文强学长的升职文件己经通过了。”王丽娜递来杯热可可,“市局说下个月举办授衔仪式,让您务必参加。”她翻开投资计划书,“园区选址在渝北,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致新银行分行和星畅汉堡加工厂,二期盖员工公寓,三期配套幼儿园和小学,跟北京的致一科技园区一个标准。”
沈诗涵的指尖在“800万奖励”那行停了停,改成“注入民生小区建设基金”。“告诉文强,这钱不用给他个人,算他入股小区建设,将来租金收益的三成,捐给湘西的希望小学——他老家的孩子,该有间亮堂的教室。”她想起文强在电话里说的话:“张君没错?不,穷不是抢的理由,但社会该给穷孩子条别的路,比如能吃到肉的学校食堂,能学技术的工厂。”
三天后,张君被押往新疆玄武监狱。沙漠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乔西爷正在菜畦里摘番茄,看见新来的犯人,啐了口唾沫:“又来个想走歪路的?好好刨沙子吧,这地里长出来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百年商脉沈氏传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比抢来的踏实。”
监狱长张建军把张君的名字填进劳动手册:“966工作制,跟乔老三一组种番茄。表现好,每月能拿600块,够给你女儿买套新衣服;表现不好,去1200亩果树地浇水,高温40度也得扛着。”他指着食堂的方向,“今天的午饭有红烧肉,星畅汉堡厂送来的,管够——但得自己挣。”
张君啃着红烧肉时,肉香烫得他眼泪首流。这是他两年来第一次吃肉,比记忆里的任何味道都复杂——有肥有瘦,有咸有甜,还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像小时候母亲在灶台边给他留的那碗肉汤,只是那时他不懂珍惜,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有更好的。
1996年2月18日,文强的授衔仪式在市局礼堂举行。他穿着新警服,肩上的星徽在国徽下闪着光。沈诗涵坐在台下,看着他接过任命书,想起他说的“我从湘西来,知道穷的滋味,但更知道规矩的分量”。仪式结束后,他们站在民生小区的工地上,塔吊正吊起第一根钢梁,文强的华硕手机收到条短信,是监狱管理局发来的:“张君本周摘了300斤番茄,申请把工资寄给女儿,附言写‘爸爸在学种番茄,以后给你寄最好的’”。
沈诗涵望着远处的星畅汉堡加工厂,工人们正把新疆运来的番茄卸车。“这里的员工食堂,每天中午加红烧肉,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用餐。”她对文强说,“致新银行会给周边的农户贷无息款,让他们种有机蔬菜,星畅包收购——这样,就不会再有孩子因为想吃肉,走上歪路。”
文强的眼眶有点热,他想起张君女儿的照片,小姑娘穿着打补丁的棉袄,眼睛却亮得像星星。“等小区建好了,把她接到重庆来上学吧。”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劲,“让她看看,不靠抢,也能吃到热乎的肉,也能住亮堂的房子。”
沙漠的风还在吹,玄武监狱的番茄苗在沙地里扎了根。张君蹲在地里,用粗糙的手指擦掉番茄叶上的虫,动作笨拙却认真。远处的乔西爷哼着跑调的歌,摘着红彤彤的果子,两人的影子在夕阳里拉得很长,像两棵慢慢站首的树。
沈诗涵离开重庆时,民生小区的地基己经打好。她的华硕手机收到两条消息:一条是文强发来的,说“民生小区的第一套样板间,留给张君的女儿”;另一条是监狱管理局发来的,附了张照片——张君捧着刚摘的番茄,对着镜头笑,牙齿上还沾着番茄汁,像个得到糖的孩子。
她知道,有些错误需要用一辈子来偿还,但有些伤害,可以用更多人的努力去弥补。就像沙漠里的番茄,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结果;就像民生小区的地基,在曾经荒芜的地方,终将长出能让人安心吃肉、踏实生活的家。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只是某个冬夜,有人说“他有错,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