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梅雨季总带着化不开的潮湿,苏晚坐在书桌前,指尖划过《红枫与敦煌》的样书封面,油墨香里似乎还掺着敦煌的风沙气。桌角的玻璃瓶里,插着陆承敦煌寄来的新叶——那片春天的枫树苗叶,如今己染上浅黄,叶脉却愈发清晰,像幅精致的工笔画。
手机震动时,她正对着电脑屏幕修改读者来信。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为敦煌。
“请问是苏晚女士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老式座机的电流音,苍老却有力,“我是莫高窟文保组的老周,陆老先生让我给您捎个东西。”
苏晚的心轻轻一提。陆念枫半个月前摔了一跤,虽无大碍,却被医生勒令卧床静养,怎么会突然想起寄东西?
“是个铁皮盒子,说是陆?先生当年锁在藏经洞暗格里的,上个月清理洞壁时才发现。”老周的声音顿了顿,“盒子上刻着‘晚’字,陆老先生说,除了您,没人能开。”
挂了电话,苏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光标发怔。陆?的字迹她见过,照片里的签名刚劲如松,可这“晚”字……会是写给她的吗?
三天后,快递盒送到楼下。苏晚抱着那个巴掌大的铁皮盒回到家,盒子上了铜锁,锁孔形状奇特,像片枫叶。她翻遍抽屉找到那枚银质书签——“时光信”三个字在灯光下泛着柔光,试着将书签插进锁孔,竟严丝合缝。
“咔嗒”一声轻响,锁开了。
盒子里铺着层暗红色绒布,放着两封信,信封上的字迹一个遒劲一个娟秀,分明是陆?与沈知意的手笔。旁边还压着张折叠的宣纸,展开来,是幅手绘的藏经洞平面图,角落用朱砂圈出个极小的位置,标注着“藏于万历年间砖缝”。
先拆开陆?的信。信纸边缘己经发脆,墨迹却依旧清晰:
“晚晚姑娘亲启:
知你归期不定,故将此信藏于藏经洞。若百年后你能看见,便知我与知意未曾负约——西院的枫树己逾千株,藏经洞的壁画修复了大半,连你当年说的‘防沙林’,也在1972年种满了沙丘。
知意总说,你颈间的琥珀能映出未来的影子。她昨夜梦见你在上海的书房里写东西,窗台上摆着咱们种的枫叶。她说那是你在记挂我们,便让我把这幅地图给你——若你回来,沿着图上的标记走,能找到1945年她埋的‘时光胶囊’,里面有片那年的红枫,还有……她想对你说的话。
风又起了,知意在西院喊我去浇树,不多言。
陆? 民国三十西年秋”
苏晚的指尖抚过信末的日期,民国三十西年是1945年,正是抗战胜利那年。原来他们在硝烟未散时,就己在为遥远的未来埋下约定的种子。
拆开沈知意的信时,一片干枯的枫叶从信封里滑落,边缘带着淡淡的金边,与苏晚颈间的旧琥珀如出一辙。信纸上的字迹比笔记本里的更显稚嫩,却透着少女的雀跃:
“晚晚:
陆?说我把‘时光胶囊’埋得太深,怕你找不到。可我总觉得,要藏得严实些,才配得上咱们跨越百年的约定呀。
今天临摹《飞天》时,突然想给你画张像——就画在第323窟的角落,穿你说的‘牛仔裤’,脖子上挂着琥珀,手里还举着片枫叶。等你下次来,就能在壁画里看见两个自己啦。
对了,陆?种的新枫树开花了,米白色的小碎花,像星星落在枝头。他说这是‘枫香花’,能驱蚊呢。你说未来的上海,会有这样的树吗?
等你回来时,我教你认壁画里的颜料好不好?石青是从蓝铜矿里炼的,赭石要选敦煌东边的红土……我们还要在枫树下野餐,吃我新学的‘沙枣糕’。
沈知意 民国三十三年春”
信末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缀着三朵小小的枫香花图案。苏晚把那片带金边的枫叶凑到眼前,在台灯下,竟能看见叶肉里嵌着几粒细沙——是敦煌的沙,带着穿越七十多年的温度。
“叮”的一声,微信提示音打断了思绪。陆承敦煌发来张照片:陆念枫靠在床头,手里举着那枚旧琥珀,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老人正对着镜头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
“祖父说,铁皮盒子里的地图,他认得路。”附带的消息里,陆承敦煌加了个调皮的表情,“等他好利索了,就带着您去找‘时光胶囊’。他还说,当年祖母埋胶囊时,特意在旁边种了棵最小的枫树苗,现在那树都快两合抱粗了呢。”
苏晚看着照片里陆念枫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他说过的话:“祖父说,有些等待,会变成跨越生死的执念。”原来这份执念,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沈知意在等她归来,陆?在为她记录时光,而他们的后代,正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跨越时空的碎片。
窗外的雨停了,晚霞透过云层,在书桌上投下片橘红色的光。苏晚拿起那片带沙的枫叶,轻轻夹进沈知意的信里,又将两封信放进紫檀木盒。盒子里,新旧琥珀、民国照片、现世便签与刚加入的信笺层层叠叠,像段被时光浸润的年轮。
手机再次亮起,是陆承敦煌的视频请求。接通后,屏幕里出现陆念枫的脸,老人举着铁皮盒子,颤巍巍地说:“知意埋的胶囊里,有样东西……她说要等你亲眼看见。”
苏晚笑着点头,眼眶却有些发热:“等您好些了,我就去敦煌。”
“好,好。”陆念枫的声音里带着释然,“我让承敦煌把那棵老枫树的照片发给你,你看,它长得多好……”
屏幕转向窗外,一棵粗壮的枫树矗立在研究院的院子里,枝叶繁茂如伞,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陆承敦煌的声音从镜头外传来:“苏晚阿姨,您看树底下,是不是有个小小的土堆?祖母当年说,那是‘时光的记号’呢!”
苏晚看着照片里那棵饱经风霜的枫树,突然想起沈知意信里的话——“枫香花像星星落在枝头”。她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花香,能看见沈知意和陆?在树下浇花的身影,能听见他们谈论未来时,眼里闪烁的光。
“告诉祖父,我下个月就去。”苏晚对着屏幕说,指尖轻轻抚摸着颈间的琥珀,“我想去看看那棵老枫树,想找找‘时光胶囊’,更想……去第323窟,看看壁画里的另一个自己。”
挂了视频,苏晚走到窗边,看着雨后的天空渐渐放晴。远处的居民楼里亮起灯火,像散落的星辰。她知道,这个夏天,又该踏上前往敦煌的路了。
不是为了完成某个约定的终点,而是为了走进那段未完的时光——去看看沈知意画的“牛仔裤姑娘”,去尝尝陆?说的沙枣糕,去触摸那棵见证了三代人守护的老枫树。
毕竟,有些故事从来不是线性的。它们在时光里打着结,绕着圈,让每个相遇的瞬间都成为新的开始。
就像此刻,颈间的琥珀轻轻晃动,两枚枫叶在霞光里交相辉映,仿佛在说:
别急,我们等你很久了。
阴霾微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B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