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杏坛埋剑镝

小说: 烽火甜园   作者:南枫玖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甜园 http://www.220book.com/book/TCH1/ 章节无错乱精修!
 

---

**废墟之上,能否响起读书声?**

连枝学堂,就坐落在宛平城东,一片相对完整的废墟边缘。它曾是城中有名的米铺,三层高的砖木小楼被炸塌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如同被巨斧劈开,狰狞的断口着焦黑的木梁和断裂的红砖。残存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昔日“裕丰米号”斑驳的金漆招牌,以及被烟熏火燎的米袋图案。

此刻,这座半毁的危楼,正经历着一种近乎悲壮的蜕变。凌骁麾下的士兵和自发赶来的青壮百姓,如同忙碌的工蚁,在废墟间穿梭。他们用炸毁房屋的梁柱加固摇摇欲坠的墙体,用烧焦的门板钉成简陋的课桌,用从废墟里刨出的、相对平整的青石板铺成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木头锯屑的清香、石灰水的刺鼻气味,以及永远无法彻底散去的淡淡焦糊味。锤子的敲击声、锯子的拉扯声、汉子们吆喝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粗糙却充满生机的重建乐章。

静姝站在学堂入口处的断墙边,这里将被改造成临时的讲台。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阴丹士林蓝布旗袍,外罩一件半旧的灰色毛线开衫,左臂上依旧戴着象征治丧的黑纱(为那些在空袭中逝去的无辜者),但她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专注。她手里拿着一张用旧报纸背面绘制的简陋图纸,上面是她构思的学堂布局。她的左肩,在连日操劳和阴冷天气的侵袭下,酸痛感如同附骨之蛆,一阵阵袭来,让她不得不时常停下,用右手轻轻按压着左肩胛骨的位置,眉头微蹙。

“夫人,您看这样行吗?”一个断了右臂、用左手熟练地挥舞着刨子的老兵,指着刚钉好的几张长条课桌问道。桌面粗糙,木刺都未打磨干净,但胜在结实。

“很好,赵叔。”静姝走过去,手指拂过桌面,感受着那粗粝的质感,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结实就好。孩子们磕碰不怕,只要桌子不倒。” 她的目光扫过那些忙碌的身影,士兵们汗流浃背,百姓们神情专注,一种共同的目标感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夫人!” 一个带着明显南方口音的清脆声音响起。静姝回头,只见一个穿着蓝布学生装、剪着齐耳短发、约莫十八九岁的姑娘快步走来,她叫林秀,是静姝从流亡学生中招募来的第一位教员。她手里捧着一摞旧书,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您看!我们在西城倒塌的图书馆废墟里又翻出来一些!虽然大多烧了边角,但还能用!有国文,有算学,还有一本残缺的《声律启蒙》!”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烧焦了封面的《三字经》,内页虽泛黄卷边,字迹却还算清晰。

静姝接过那本《三字经》,指尖抚过“人之初,性本善”几个墨字,心头涌起一股暖流。知识,如同废墟下深埋的种子,只要还有一页残存,就有破土而出的希望。“太好了,秀儿。小心收好,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她叮嘱道。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辆军用卡车卷着烟尘,停在了学堂外的空地上。凌骁率先跳下车,他依旧穿着军装,但没戴帽子,额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额角,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倦色,眼神却锐利如常。他大步流星地走向静姝,目光扫过热火朝天的工地,微微颔首。

“东西找到了?” 静姝迎上一步,眼中带着期盼。她几天前提过,需要一口声音洪亮的钟来作为上下课的信号。

凌骁没说话,只是侧身让开。几个士兵从卡车后斗里,合力抬下了一个沉重无比、用油布严密包裹的圆柱形物体。那东西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咚”一声,震得地面似乎都颤了一下。士兵们解开油布,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一颗哑弹!

巨大的弹体锈迹斑斑,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铁灰色,表面布满了泥土和刮痕。它足有一人合抱那么粗,长度接近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尾部扭曲的尾翼如同怪物的爪子,狰狞地伸展着。即使明知是哑弹,那庞大的体积和冰冷狰狞的外形,依旧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和死亡气息。抬它的士兵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动作格外小心。

周围忙碌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锤子声、锯子声、号子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颗象征着毁灭和死亡的战争残骸上,脸上写满了惊愕、恐惧和茫然。几个正在附近玩耍、被大人带来帮忙的孩子,更是吓得躲到了大人身后,只敢露出惊恐的眼睛偷偷张望。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风吹过废墟缝隙发出的呜咽声。

“少帅…这…这是?” 断臂老兵赵叔的声音带着颤抖。

凌骁走到哑弹旁,伸出他那布满疤痕的手,毫不避讳地拍了拍冰冷粗糙的弹体,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他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亵渎的坦然。

“找它可费了点劲。” 他的声音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件寻常事,“城北雷区清出来的。引信早烂了,芯子里的炸药也潮解板结了,就是个铁疙瘩。” 他抬眼,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最后落在静姝脸上,带着一丝询问。

静姝看着那颗巨大的哑弹,心脏在最初的震惊后,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她明白凌骁的意思。她走上前,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学着凌骁的样子,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冷坚硬的弹体。触感粗糙、沉重,带着铁锈的腥气和泥土的阴冷。她甚至能想象出它曾经呼啸着从天而降,意图带来毁灭的场景。但此刻,它只是静静地躺在这里,一个失去爪牙的巨兽。

“好。” 静姝抬起头,看向凌骁,声音清晰而坚定,打破了死寂,“就用它。把它悬起来,挂在学堂门口那棵…那棵幸存的歪脖子枣树上。以后,它就是连枝学堂的上课钟!”

人群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用…用鬼子的炸弹…当钟?”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声音发颤。

“这…这能行吗?多不吉利啊…” 有人小声嘀咕。

“怕什么!” 断臂老兵赵叔突然吼了一嗓子,声音洪亮,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少帅说了,就是个铁疙瘩!鬼子想用它炸死咱们,咱们偏要让它给娃娃们报时辰!这叫…这叫废物利用!呸!叫它给咱们赎罪!” 他的话糙理不糙,带着老兵特有的混不吝和血性,瞬间冲淡了不少恐惧。

士兵们在凌骁的示意下,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找来最粗的麻绳和铁链,在哑弹中部捆扎结实。然后搭起高高的木架,利用滑轮组,在众人紧张而复杂的注视下,喊着号子,一点点将这沉重狰狞的战争残骸,艰难地吊离地面,最终悬空挂在了学堂门口那株在炮火中奇迹般存活下来、树干扭曲却依旧顽强伸展着枝桠的老枣树最粗壮的横枝上。

锈迹斑斑的巨大弹体,悬挂在同样饱经风霜、枝干虬结的老树上,在冬日的寒风中微微晃动。这幅画面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象征意味——毁灭与新生,死亡与希望,暴戾与文明的奇异共存。阳光穿过树枝的缝隙,在哑弹冰冷的表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

**第一课,能否驱散心头的阴霾?**

开学的日子到了。清晨,薄雾笼罩着废墟中的连枝学堂。

那颗悬挂在枣树上的巨大哑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个沉默而威严的哨兵。几个穿着各式各样、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衣服的孩子,在学堂门口探头探脑,小脸上混杂着好奇、胆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们身后,跟着更多的大人,多是些老人和妇人,眼神复杂地望着学堂门口。

静姝早早站在了讲台的位置——那块断墙被清理平整,刷上了一层粗糙的白石灰,权作黑板。她今天特意换了一件半新的月白色旗袍,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沉静的眉眼。左臂的黑纱依旧刺目。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左肩隐隐的酸痛和心头的忐忑。林秀站在她身边,怀里紧紧抱着那摞来之不易的旧书,紧张得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凌骁也来了。他没有靠近讲台,只是抱着手臂,斜倚在学堂入口处一根相对完好的廊柱旁,深青色的军装衬得他身姿挺拔。他沉默地看着陆续聚集的孩子们和人群,目光深邃,看不出情绪。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和威慑。

老神父也拄着拐杖来了,他换上了一件干净些的旧法袍,站在人群稍后的位置,双手交叠放在拐杖头上,沟壑纵横的脸上带着悲悯和平静。他的那副圆框眼镜依旧架在鼻梁上,镜片在晨光中反射着微光。静姝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他的眼镜,那道细微的、不规则的裂痕边缘,在光线下似乎更清晰了一点。她心头那根警惕的弦,无声地绷紧了。

时间到了。

静姝的目光扫过下面二十几张稚嫩却带着战争烙印的小脸,以及他们身后那些饱经沧桑、眼中带着期盼又藏着忧虑的大人。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清晨的薄雾和废墟的寂静:

“孩子们,乡亲们。今天,连枝学堂第一课。”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懵懂又带着怯意的眼睛上,声音放得更柔缓,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我们不急着认字,不急着算数。今天,我们只学一首歌谣。一首属于我们宛平,属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歌谣。”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学堂门外,那颗悬挂在枣树上的巨大哑弹,在晨雾中显露出它狰狞而冰冷的轮廓。

“看那颗大铁钟。” 静姝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引导,“它以前,是鬼子用来杀人的铁疙瘩。它想炸毁我们的家,炸死我们的亲人。” 孩子们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小脸上露出本能的恐惧。大人们的神情也更加凝重。

静姝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如同金铁交鸣:

“可现在!它挂在这里!它杀不了人了!它成了我们学堂的钟!”

她的目光变得异常明亮,扫过每一张脸:

“我们要让它响!让它为我们报时辰!让它告诉那些还想害我们的魑魅魍魉——”

“我们宛平城的孩子,要读书了!”

“我们脚下的土地,炸不垮!烧不尽!”

“只要人还在,只要书声在,希望——就在!”

她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人群中激起巨大的波澜!孩子们眼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懵懂的热血所取代;大人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认同的泪光;连柱旁的凌骁,抱着的手臂也不自觉地放了下来,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激赏。

静姝深吸一口气,面对着那颗悬挂的战争残骸,面对着这片饱经蹂躏的土地,面对着劫后余生、渴望希望的同胞,用尽全身的力气,唱出了第一句。她的声音清越而坚定,带着江南水乡的温婉底蕴,却又融入了北地烽火的铿锵与力量:

“山——河——血——沃——棠——!”

林秀立刻跟上,带着南方姑娘特有的清亮嗓音:

“春——风——渡——寒——荒——!”

孩子们被这简单却充满力量的韵律感染了,一些胆大的开始跟着小声哼唱。大人们也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点头。

静姝的歌声继续,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滋润这片干涸的土地:

“铁——甲——铸——书——案——,” (她指向那些用门板、梁柱钉成的简陋课桌)

“烽——烟——化——墨——香——!” (她的目光扫过林秀怀中那摞沾着烟灰的旧书)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稚嫩的童声汇聚在一起,虽然参差不齐,却带着一种破土而出的蓬勃力量:

“连——枝——生——废——土——,”

“钟——鸣——震——八——方——!”

歌声在废墟上空回荡,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整齐。那悬挂在枣树上的巨大哑弹,在歌声的震动下,仿佛也在微微共鸣。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孩子们仰起的小脸上,洒在静姝带着泪光的笑脸上,也洒在老枣树虬结的枝干和那颗冰冷的战争残骸上。

就在这时,静姝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再次投向了人群后方。

老神父依旧站在那里,双手交叠放在拐杖上,似乎也在专注地听着歌谣,脸上带着悲悯和感动的神情。然而,就在他微微侧头,仿佛被旁边一个妇人怀中的婴儿吸引注意力的瞬间——静姝清晰地看到,他那副圆框眼镜镜片上,那道细微的裂痕边缘,在某个角度折射阳光时,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那不是玻璃裂痕应有的、不规则的漫反射光,而是一点极其微小、却异常锐利的、如同针尖般的反光点!一闪即逝!

静姝的心脏猛地一缩!那道反光…绝不寻常!它像极了某种微型光学镜片在特定角度下的反光!一个可怕的念头瞬间攫住了她:那不是裂痕!是伪装!那副眼镜的镜片,很可能被动了手脚!是监听装置?还是…瞄准镜?!

她的歌声有了一瞬间不易察觉的迟滞,但立刻被她强行稳住,继续唱了下去。她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看向孩子们,脸上维持着温和的笑意,后背却瞬间被一层冷汗浸透!寒意顺着脊椎爬升,比左肩的旧伤更让她感到刺痛。

这个神父…他到底是虔诚的牧羊人,还是披着羊皮的豺狼?他的目标,是学堂?是孩子?还是…凌骁?!

歌声还在继续,充满了希望的力量。但静姝的心,却沉入了冰冷的深渊。学堂的第一缕读书声,驱散了废墟的阴霾,却未能驱散她心头的疑云。阳光下的阴影,似乎更加浓重了。

作者“南枫玖月”推荐阅读《烽火甜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CH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甜园 http://www.220book.com/book/TCH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