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英搬个马扎靠着奶奶,也加入挑拣米粒的队伍。她边扒拉小米边跟玉山嫂子说:“我记得呢,那时候你和俺哥刚定亲。下雨的时候雪糕卖不了了,就往我家送,让我和弟弟吃。我和弟那时候最盼着下雨了。”
大家就都哈哈笑。大娘说:“这可不就是卖伞的盼下雨,卖扇的盼天晴嘛。这可就说着了。”
玉山嫂子就感慨说,“这才几年,以前一个冰糕都稀罕的不得了。现在的小吃零食多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刚来这的时候去批发火腿肠,我还看着这咋这么像我们家里用的勺子把?别是人家糊弄咱。”
玉英说:“可是呢,那时候就是冰糕、雪糕两三个品种的。现在的雪糕品种比以前可多多了。带巧克力脆皮的,麻酱的,还有冰淇淋,各式各样。以前的冰糕就是个冰块块,现在是橘子味的,山楂味的,好几种口味。”
奶奶就在一边说:“就去卖了一天雪糕,咱玉英也说得头头是道的。拐来拐去就说到这上头。”
毫无疑问玉英是高兴的,自打出了家门,玉英就觉得能呼吸了,天都蓝了。
她喜欢这样说东说西、毫无边际又溢着温馨的家庭谈话,虽然说玉山嫂子还没正式嫁进来(也可以说当地风俗吧,男女双方订过亲,就可以住一起了,可正式婚姻差一个婚礼而己),婆媳关系处于友好试探阶段,不知道以后如何走向,但是谁知道呢,当下就是很好啊,她喜欢这种氛围啊。
不像家里从来都充斥着父亲的呵斥和母亲的不休的抱怨,压抑,满是负能量。
她喜欢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得金钱,不欠谁的情分谁的施舍。
她决心以昂扬的精神面貌来过这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
高姐盯了一星期,发现玉英这姑娘确实来得,就像是对卖货这个行当天生的自来熟,对顾客比她都热络。
就见玉英一手拿袋子库库往里扔雪糕,嘴里还不停的和人推荐:“这个卖的好,要不多拿两支吧。放心,有时候都卖断货的。”
“你那边不是有个新建的工地?那得多拿些这种老冰棍,干活下大力的就爱拿这种老式的冰棍和那种冷饮解暑,便宜又解暑。”
“学生爱吃这个呀,这个在学生中可流行的。”
拿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价钱,“一共八十六块七呢,再拿个皮皮狗凑个整吧?”
收钱找钱的工夫不忘招呼下一位,“叔,你这次拿什么?那边这几天卖得怪好,你先看着。”
玉英上学的时候读过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故事,对其人著名的“称一问二招呼三”、“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佩服之至,心向往之。如今,有这个实践机会,自然不知不觉就用上了。
玉英自己也是才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有这么热情外向的一面。
是啊,我才14岁,还有无限可能,成天老气横秋没有拼劲怎么行?我要加油!玉英给自己默默打气。
看玉英在这里颇应付得来,高姐对这边的买卖就放了心。
她对玉英说:“我那边那几个点也挺忙的,平时就你自己在这我看也能应付的来,我就不大过来了。有事的时候你打电话就行。你也会做饭的,我给你拿点米面来,中午你就自己在这做着吃,也能松快些。”
高姐从此后就每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过来拢下账,顺带给玉英带点菜啥的。
这个店里就玉英独当一面了。
上午店里忙,中午打点收拾好,下午就零售或者有几个来打公用电话的了,也算忙中有闲。
玉英有时候也会用电话和洪霞聊几句近况。
通过洪霞,玉英了解到她们学校这一届学生上高中的有八个,上中专、技校的五六个,还有一个王超当了兵,其余的竟大多数都出来打工了。
还觉得自己年龄小,差不多的进入社会了啊。玉英感慨。
晚上回到大伯家,奶奶戴老花眼镜正拿鞋样子在袼褙上裁鞋垫。目光从眼睛上方透过来看见玉英,就把剪刀递了过来,“正好你回来了,你眼神好,来比着绞几双鞋垫。”
玉英就接过剪刀,坐过来,“绞鞋垫干嘛?”
“你玉山哥和嫂子不是就要结婚了?你当妹子的,又在大伯家住着,多少得表示下心意。没有多还有少,给你哥嫂纳几双鞋垫吧。你也得学学针线活。”
玉山嫂子大名叫于惠兰,也是本村的,和玉山哥差了一岁年纪,俩人都是初中没上完就辍学的,经人撮合成了一对。两年前定了亲,就进城帮着玉山哥打理生意的,算着还有个把月就结婚了。
“奶奶,你要把我培养成全能人才啊。”玉英和奶奶开着玩笑。
奶奶轻拍玉英胳膊一下,“姑娘家不知羞。你这才哪到哪,搁学问上说,这还是文盲来。以前你上学怕乱了心,耽误学习,这些家务活不让你学。以后可不得拾掇起来,要不十几岁的大姑娘啥也不会干,可找不到婆家。”
玉英拉长声音叫:“好来——,你就请好吧。保准干像样。”
玉英还挺愿意学活的。玉英娘粗笨,做的饭食、针线都受吴忠信嫌弃。两个人每日里都是因为馒头不宣软、针脚太粗大吵吵闹闹。吴忠信常常说他老婆蒸的馒头扔出去能打死人,狗都不吃,他吃了整日在肚里不消化,中了胃病。
玉英不想和娘一样,有朝一日在夫家,因为活计做的不好被人嫌弃。
一会工夫,玉英就按奶奶的要求剪出十双鞋垫样子来:“好了,十双,十全十美。”
奶奶拿过来细看,挺满意,“不错,剪得齐整。我再教你给鞋垫上沿子和鞋面。学好了都是本事,有本事的人不受拿捏。”
上鞋垫的面很简单,就是拿一块白布用打好的面粉浆糊粘鞋垫上,再沿鞋垫边减下来就可以了。
上鞋垫沿子,则是先将白布剪二公分的布条,用布条沿鞋垫西周包边,需要不时调整宽窄大小的。玉英按照奶奶的指点一点点做,竟也做的很是像样。
奶奶不停夸玉英:“干啥像啥的,真不错。今天上完这些沿子,明天就开始画花样了。花样子也是你自己画吧。”
玉英就扭头问玉山嫂子:“嫂子,你喜欢啥样子?”
嫂子在一边一首看俩人忙活,也没上手:“俺打小针线活就不好,拿这个小针还不如让我拿锄头锄二亩地去。”这边听玉英问,就说:“我看那牡丹花挺好,富贵。还有花开月圆啊,并蹄莲啊,连枝梅啊,都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借我一抱火(http://www.220book.com/book/TC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