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后妈"的流言风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章节无错乱精修!
 

蓝光消散后,桑宁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陌生的街道上。柏油马路两侧是整齐的六层居民楼,远处高楼上闪烁着"XX纺织厂"的霓虹灯牌——这分明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城市景观!

"妈妈,你看!"向阳指着路边报刊亭的日历:1985年6月17日。

他们被时空跳跃送到了十年后!

桑宁急忙检查随身物品:铁盒还在,但陀螺不见了。更糟的是,向阳手腕上的电子表屏幕裂了,只剩下一串乱码。

"先找地方落脚。"她抱起孩子,却发现自己的衣服变成了当时流行的确良衬衫,向阳也换上了海魂衫和小凉鞋——时空跳跃自动调整了他们的着装。

路边电线杆贴着房屋出租广告。按地址找到一栋红砖楼时,桑宁愣住了——这正是2023年会被拆迁的老家属院!

"三楼左手间。"房东大妈嚼着瓜子打量她,"押金二十,月租八块。带孩子住?男人呢?"

"出差。"桑宁随口编造,掏出铁盒里藏的十元钱。这些三十年前的老版纸币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房子只有十二平米,但采光不错。桑宁刚安顿好向阳,就听见楼下大妈们议论纷纷:

"听说新搬来的是个寡妇?"

"带着孩子找相好的吧?我在纺织厂见过她..."

桑宁"砰"地关上窗。这个年代对单身女性的恶意,比七十年代更甚。

夜里,向阳发起了高烧。孩子浑身滚烫,不停说着胡话:"爸爸说...机器吃掉了周叔叔..."桑宁用冷毛巾敷着他的额头,突然发现电子表残存的屏幕上闪过一行字:

"坐标己锁定,72小时冷却期。"

难道还能回去?她急忙翻出铁盒里的资料,在煤油灯下仔细研究。那些公式她看不太懂,但最后一页的示意图很清晰——时空定位器需要三个锚点:过去、现在、未来。他们阴差阳错完成了第一个跳跃,但要想回到2023年,必须找到另外两个时空锚点!

天蒙蒙亮时,桑宁轻手轻脚出了门。街角的国营商店刚开门,她买了退烧药和两斤挂面。往回走时,突然看见电线杆上贴着张泛黄的告示:

"XX纺织厂技术科招临时工,熟悉进口设备者优先。"

告示日期是三天前。桑宁心跳加速——这或许是她接近设备的契机!

回家喂向阳吃完药,孩子沉沉睡去。桑宁翻开从垃圾堆捡来的旧报纸,在招聘版发现了更惊人的消息:

"归国专家许晏清同志出任省机械研究所所长"

配图上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虽然多了些白发,但分明就是当年的许晏清!报道说他1980年赴M国进修,今年刚回国。

"妈妈..."向阳突然醒了,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许叔叔老了。"

桑宁手一抖,报纸滑落在地。孩子从未见过许晏清三十多岁的模样,却能认出中年版的他?

"向阳怎么知道这是许叔叔?"

孩子困惑地眨眨眼:"就是知道...像认识爸爸一样。"

这个回答让桑宁毛骨悚然。难道穿越者的血脉真有特殊感应?

下午,向阳退烧了。桑宁带他去纺织厂应聘,门卫却拦住了他们:"带孩子上班?你以为这是托儿所?"

"同志,我是来应聘技术临时工的。"

门卫狐疑地打量她:"有介绍信吗?"

桑宁正为难,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是我推荐的。"

刘慧芳!十年过去,她眼角多了皱纹,但眼神依旧犀利:"小桑从县城调来,手续后补。"说着塞给门卫一包大前门。

走进厂区,桑宁差点认不出来——原先的手摇织布机全换成了自动流水线,墙上刷着"改革开放"的标语。

"你怎么..."刘慧芳刚开口,就被广播打断:"全体职工注意,明日外宾参观,做好卫生工作!"

刘慧芳压低声音:"许所长今天要来验收设备,你趁机把东西给他。"她塞给桑宁一个饭盒,"夹层有你丈夫留下的数据。"

桑宁震惊地看着她。这个刘慧芳怎么会知道...

"别问。"刘慧芳捏了捏她的手,"记住,无论听到什么流言都别回头。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最新章节随便看!"

技术科门口挤满了人。桑宁远远看见许晏清被厂领导簇拥着,正在检查新进口的纺织机。他西装革履的样子与记忆中截然不同,只有推眼镜的小动作还和从前一样。

"听说许所长在国外离过婚..."

"前妻是华侨资本家的小姐..."

闲言碎语飘进耳朵,桑宁抱紧了向阳。突然,孩子指着许晏清大喊:"叔叔!"

全场瞬间安静。许晏清转过头,目光落在向阳身上时明显一震。他快步走来,却在距离两米处猛地停住——因为他看见了桑宁。

"这位是..."厂长疑惑地问。

许晏清很快恢复镇定:"我以前在县城带过的徒弟。"他伸手想摸向阳的头,孩子却躲到桑宁身后。

"孩子怕生。"桑宁趁机递上饭盒,"师傅,您爱吃的腌黄瓜。"

许晏清接过饭盒时,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划——是当年那个"相信孩子"的暗号!

参观结束后,桑宁被分配到资料室整理图纸。傍晚收拾东西时,发现抽屉里多了张字条:"明早八点,省图书馆科技阅览室。带上孩子和电子表。"

她刚把字条塞进口袋,资料室门突然被推开。张红梅穿着时髦的连衣裙,烫着大波浪走进来:"哟,真是你啊!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是许所长的徒弟?"

桑宁低头整理文件:"有事吗?"

"装什么清高?"张红梅猛地拍桌,"十年前你勾引许技术员,现在又带着野种来认爹?"

桑宁浑身血液瞬间冻结。向阳明明长得像陆建军,怎么会...

"大家看看!"张红梅高声招呼走廊上的人,"这孩子眼睛跟许所长一模一样!"

人群议论纷纷。桑宁抱起向阳就要走,张红梅却拦住门:"十年前你突然消失,现在又突然出现...该不会是特务吧?"

"让开!"桑宁声音发抖。

"心虚了?"张红梅得意地掏出张照片,"认识这个吗?"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许晏清抱着个婴儿站在纺织厂门口,背后日期写着"1976.5"。而那个婴儿的襁褓,赫然是桑宁当年用蓝格子布亲手缝的!

"这不可能..."桑宁踉跄后退。向阳出生于1970年,比照片日期早了六年!

"妈妈?"向阳不安地搂住她脖子,"这个阿姨好凶..."

张红梅突然伸手来抢孩子:"让我看看这小野种..."

"住手!"

许晏清的声音如炸雷般响起。他大步走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许所长,我正揭发这个..."

"张红梅同志。"许晏清冷冰冰地打断,"你涉嫌窃取技术资料,保卫科正在找你。"

张红梅脸色刷白:"你血口喷人!"

许晏清不再理她,转向桑宁:"徒弟,我送你回家。"在众目睽睽下,他一手抱起向阳,一手虚扶着桑宁往外走。

厂区鸦雀无声。首到吉普车开出厂门,许晏清才长舒一口气:"抱歉,我来晚了。"

桑宁死死盯着他:"照片是怎么回事?向阳明明是1970年出生..."

"因为那是另一条时间线上的我们。"许晏清握方向盘的手微微发抖,"1975年你们本该死于那场爆炸,是我强行改写了历史节点。"

车停在省图书馆后门。许晏清从后备箱拿出个皮箱:"里面有新身份证明和钱。明天我会启动最后的锚点,送你们回2023年。"

"那你呢?"

"我必须留下维持时间线稳定。"他苦笑着摸了摸向阳的头,"记住,回去后立刻销毁电子表。"

回到家,桑宁打开皮箱,最上层是两张去深圳的火车票。箱底却藏着份泛黄的报纸——1985年6月18日的《科技日报》,头条是《归国专家许晏清同志不幸车祸身亡》!

报道旁边还有张照片:许晏清的遗体旁站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虽然画面模糊,但那分明是向阳的模样!

桑宁手一抖,报纸飘落在地。电子表残存的屏幕突然亮起血红的光芒:

"警告!历史线变动检测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